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知青文学》
《知青文学》第四十五期
作者/来源:《知青文学》编辑部 点击数:2321 更新时间:2017-01-10

【字体:缩小放大

                              2017.1.7星期六(45)

      柴春泽日记

    

    作者:柴春泽(天津)

 

 1974年3月20日

 原计划3月15日大会后回赤峰,因当  晚中共天津市委主要领导接见,要求延长在津时间,继续参加几个报告会。

3月16日上午,团干部、红卫兵干部、教师座谈,地点是天津市革委会四所会议室。下午,天津市总工会和市知青办在天津市工人第一文化宫召开2 400人大会,安排我发言,讲下乡经历。知青楷模邢燕子的父亲,天津知青张勇烈士的母亲,老工人李长茂等出席大会。

3月17日,上午中共天津市河西区委在中国大戏院召开1 800人大会,安排我做大会发言,讲下乡经历;下午,参观天津手表厂。

3月18日,上午到天津新港参观学习;晚上,天津市革委会事务局团委在天津饭店召开服务人员300人大会,安排我讲下乡经历。

3月19日下午,天津市妇联、市知青办联合在天津市人民礼堂召开1 300人大会,安排我做大会发言。

今天上午,天津市一纺局在工人剧场召开800人大会;下午天津河东区、河北区联合在天津市工人第一文化宫召开2 100人大会。两个会分别安排我做大会发言。

计划明日回赤峰。

                       

1974年3月22日

昨晚,乘火车离天津到沈阳。

近日日程:3月23日上午与沈阳市一百二十一中学全体教师座谈,下午一百二十一中学党支部、革委会在中华剧场召开全体毕业生家长大会(主会场2 400人,分会场4 000人),大会后听课,由沈阳一百二十一中学语文教师为学生讲我给父亲的回信;3月24日上午,到沈阳变压器厂参观并参加该厂召开的6 000人大会,接着,应辽宁省京剧团邀请参加该团350人大会。

                                     写于沈阳东北旅社

 

1974年3月29日

本月25日回到赤峰,当天向盟委领导汇报外出情况。盟里安排我27日去父亲工作单位“五七煤矿”参加大会。

昨天,到乌丹向旗委汇报去津、沈等地参加会议情况。下午,盟知青办主任王汉青和我父亲一同到玉田皋。

今天在玉田皋三队参加修渠劳动一天。

摆在大队面前的困难真不少:张口没钱,闭口缺人民币。

大队会计于庆云谈大队缺款情况:

1.化肥12万斤,每斤0.155元,需人民币1.86万元;

2.2 600亩机播,缺油钱1 650元;

3.种子3 830斤,借供销社900元;

4.办电钱2 345元(已占用青年队款)。

 

怎么办?找信用社贷款吗?旧账未还,再加新账?青年点建房需要木料,委托韩世荣到公社支取我的每月15元补助款,用于青年点建房。另韩世荣、孙志敏去旗里开会,大队无钱,仍从我的补助中支出6元,给他们用。千难!万难!大队无钱真是大难啊!

 

1974年3月31日

3月29至31日,公社党委召开深入批林批孔会议

  今天,玉田皋大队青年点出现一件怪事,机井筒被一块大石头卡住。大家分析是人为的,知青又得罪了谁?广阔天地是战场,果真如此。

春耕生产缺钱。玉田皋大队借供销社种子钱,用卖马钱还上。办电钱1 000多元,用卖羊毛钱交上。机播地2 000亩,需30 000斤化肥,只有22 000斤,缺款3 410元,需贷款解决。机播缺柴油1 000斤,机油200斤,合计1 600元,需货款解决。(待续)

 

 

玉田皋知青琐记

 

  作者:王忠(内蒙古)

 

6.车祸

   

  大概是1974年的中秋节前。我去参加旗里召开的“三干会”,会议结束时,公社黄珍书记安排我顺路陪同公社养路道班的拖拉机驾驶员高峰,驾一辆满载农用高压线、电杆横担等重器的手扶拖拉机,从旗所在地乌丹回玉田皋。当时我既无驾照又没参加过专业培训,竟敢从城关区开出30来里。驾驶员高峰,是我和柴春泽的同班同学,也是同一天插队到玉田皋的知青。此人聪明过人,长得黑不擦儿的,个儿不高,办事很是干练。他说我开车太慢,公社等着这些东西急用,像你这速度何时才能开到玉田皋,何时才能奔向共产主义!我自认驾技不高,交给他来驾驶。快到潘家窝铺时,是一段较长的下坡路,也许高兄想为集体节省点燃油,也想快点儿把这些东西送到公社,他竟把变速杆放到空挡位置,任其无束溜行。车速立刻加快,我只觉两耳生风,接着,车象离弦的箭,飞一般顺坡射出,我意识到危险已经到了身边,告诉搭车的女知青王丹群,让她小心。她还开玩笑,说高师傅开车没问题。此话刚落,失控的车一个九十度急转向,一头撞在左侧的山坡上。

  不知过了多久,我睁开双眼,头下枕着一圆盘儿高压线,全身哪儿都不会动弹,视线内却能看见高兄还在驾驶座位上,引擎部分已经与驾驶座位部分折断分离,水箱里的水,油箱里的油都在滴滴答答地流,还冒着热气,发动机传动三角带已断成几截。更可怕的是车箱已经侧立,差一点点就扣在我的身上。还是我先有了知觉,挣扎站起来去拽高峰兄,他也刚刚反过神来,想下却下不来,细看时才发现大腿被夹住。我们一起费了好大劲儿才把他的一条腿在一堆烂铁里抽出。

  这时就想起了王丹群,寻觅半天,见她在七八米外俯卧在地。跑过去连呼带叫,她起来却安然无恙,只是上身穿的旧军装前襟被挫成了布条条,像饭店里挡苍蝇挂的门帘儿。见大家无甚大事,心里平静了许多,这时我才觉得右脚鞋子里湿叽叽地好象进了些热水,脱鞋才发现全是殷红的鲜血,顺流上找,发现膝关节处有两个圆洞,一个在流血,一个凸出一些黄乎乎油状的东西。我一下子便瘫坐在地。高兄也发现左腿大面积脱皮,摘去手套,又发现三个手指根处都露出了白花花的骨头。后来是王丹群徒步走了十来里路,到潘家窝铺道班找来一辆同型号的手扶拖拉机,把我们送到旗医院。各自缝了几针,没住几天医院,就又急冲冲返回玉田皋参加革命和生产了。

  记得在住院期间我写了一首日记诗,时隔30多年,大部分都忘记了,还记得其中几句,好像是“钝器穿破膝盖骨,难友血泪湿衣衫,不幸之中有万幸,总算灵魂未归天……”(待续)

 

        知青村

 

  新闻报道,展现知青老有所

 

  为的风采。

 

图:总部设在河南郑州的知青家园联谊会员大都是年过花甲自身尚需社会关照的老人,然而,他们却自掏腰包买些适时衣物捐赠给更需要关照的清洁工人和孤寡老人。

 

 

 

 

 

  辽宁知青竹卿来信说:《知青文学》编辑你好:今天,我的发小和老同学来我家看望我,我很高兴,我们开怀畅饮,欢聚一堂,很开心!如有机会我也邀请你来和我们一起开怀畅饮。紧握你的双手。谢谢你的温馨问候!

长弓赋诗道:

 

同学情谊深

作者:长弓(辽宁)

 

同学情谊深,

一生一条心。

历久醇香浓,

永远抱团紧。

 

            

        

 

              枫树林

 

  人物传记,叙述知青老有所乐的故事

 

                                     从零开始,一路修为

  ——记大姐肖向红(图)

   “生下来就会骑风火轮的那是神话,没有谁不学就会。”肖大姐也不例外。

   我和肖大姐相识在老三届知青文化交流会群(总部:黑龙江伊春),虽从未谋面但她“从零开始,一路修为”的性格让我感受颇深。

   下乡时,面对农活,她把“满腹学问”归零,率先学会农活,被推举为优秀知青、排长、付主任。回城后被分配到林业科研单位当了一名摄影师。她再度把业已养成的从风风火火归零,从细致入微做起,工作出色,作品获奖。退休了,她在一路走来若干个零的基础上,再次从零开始,首先学会用电脑对照片进行后期制作,使照相机如虎添翼,又学会了写故事、写诗歌、写散文。她身边的人对我说:“肖向红变了,变得能耐了!”林科院史志有她拍摄的图片,她曾受邀进京为两个院校拍摄人像,作品遍布全球,也曾参加过影展并获得二、三等和优秀奖,在《林城晚报》、《乌苏里江》、《绿岛风知青专号》、《东北诗苑》等媒体刊载作品40余篇,在《今日头条》上发表的作品点击率达23.4万!

   她为人厚道,朋友颇多,家庭幸福,儿女双全,孙子孙女绕膝,收获着天伦之乐。

   “她唯一没变的,还是她豪爽助人的性格。”她身边的人还向我透露:“你要是来伊春,可千万不要和肖大姐拼酒,别看她年近古稀,六十度的老白干喝个斤八的,照样唱歌跳舞,连走路恐怕你也追不上!”

 

雪,冬  天  的  歌

 

  作者:肖向红

 

天上舒卷的白云

似一群牛羊行走

似一座座小山移动

寒冬的飞雪润亮了她的歌喉

 

一阵云海飞舞

化作寒冬的大雪

覆盖上山峦大地

诠释了苍茫的冬季

 

风吹着银花飞舞

追逐着戏耍着

伴着自由的节拍

雪和风的协奏曲在天地间放荡

 

北国独有的风光

晶莹剔透的树挂

银白的胡须随风摇曳

是神斧雕塑的奇迹

 

雪落树上压弯了枝

歌儿唱响大江南北

欣赏大自然的恩赐

享受在这清新的美幻里

 

踏在雪上

雪的歌声吱咯吱咯

唱个不停

雪,冬天的歌

2017年元月6日

 

       大家谏言

  论坛,大家即你我他涵名家之谈。

 

  题图《午餐》,油画,来自网络,署名潘蘅生,其他包括是否允许我借用则一无所知。

   有人说,从今以后再没有人能够看懂画中的知青为何能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中忘我劳作!作为知青,我们有资格也有义务和责任告诉未来:为了共和国!为了共和国赢得更加美好的未来!如今,共和国更加美好的未来就在身边!我想,伸出手来,关心关注呵护那些曾用青春血汗和生命搬动共和国前进齿轮的人不外乎也是一种美德!

   请为知青养老和有尊严的晚年生活鼓与呼。

             

              人间有爱

      

       作者:王为仁(辽宁)

 

  抚顺的昭盟知青,是重情重爱的群体。

 

  这种情和爱,不仅体现在与昭盟那片故土、乡亲们的交往里,也不仅体现在与知青们的情谊上,而集中体现在宏大的社会环境中……

杨艳梅,1976年下乡到宁城县大城子公社瓦北青年点,回城后先后在市商业系统、新抚区工作,退休前为新抚区招商局副局长。1993年5月9日,她被下派到临江路商店任经理期间,结识了店员陈福玲和她丈夫卞凯声,从此结下了不解之缘。陈福玲是1963年生人,因为患有侏儒症,个头只有1.32米,所以每次卖货要站在凳子上;她丈夫卞凯声,1957年生人,眼睛和腿都有残疾,行动不便。看到他们的情况,杨艳梅动了恻隐之心,一直把他们当做亲人一样关怀和照顾。不仅在钱财上帮助,而且经常为他们买电器、食物和生活用品。为了使他们有稳定的生活来源,她在1994年改制时,为他们上下沟通,把商店承包给他们经营。同时,她还为他们申请办理了“低保”,并且每年自己代替他们去检证。每逢年节,她都把他们请到家中,好吃好喝地招待他们。在她的感染下,儿子和弟弟、妹妹等亲属都参与到帮扶他们的事情中。如今,在她的帮助下,陈福玲已经摆脱贫困的状态,而且享受到了劳保工资。看着已经10岁的女儿,一家人快快乐乐地生活着。

  2000年,杨艳梅在新抚区财政局工  作,接触到一位刚从监狱放出来的大龄问题青年。他没工作,思想复杂,杨艳梅就主动和他结对子,除了帮教,还在生活上帮助他,帮助他开展自己的事业,最终使他有了明显的转变。现在,他不仅成了家,有了孩子,而且创办了一家自己的公司,有了比较丰厚的资本。2006年,杨艳梅参加市慈善总会活动做义工时,结识了残疾人赵丽华,并开始在生活上帮助她,基本上做到了有求必应。她还拿出6000元钱,为赵丽华无业的儿子买了商业保障性保险;拿出20000元钱,资助其丈夫开办了小碳厂,使这个家庭走上自食其力的道路。

 

说起这些,杨艳梅心态淡然,因为她觉得:“帮助别人是件快乐的事儿。”

 

 

 

       金色殿堂

 

     展示知青才艺。

 

  知青或关注知青者均可把好看的看法,好玩的玩法,好吃的做法等等来此一展才华。

 

 

 

 

 

 

 

 

 

 

 

          金色殿堂

 

知青或关注知青者均可把好看的

好玩的好吃的在此共享。

右图:上海知青元旦晚会集锦

 

                        

                    蜓恋荷

 

         作者:金色海洋(辽宁)

 

         红莲正盛开,驾雾美蜓来。

        

         

         起舞闻香蕊,悄悄诉恋怀。

                   

       荷塘情趣(国画)

     

      作者:张虎臣(山东)

 

 

 

                    秋水共长天一色

                     

                        诗歌集。

   

   图为重庆知青当年栽种而今已参天蔽日的知青林。

   王勃在《滕王阁序》里倾半生积淀而鸣响“秋水共长天一色”之千古绝唱!知青不负夕阳西下,碧空尽染,无比醇厚之时节,定当畅响时代强音!

   知青格律诗人曹锐冲,男,北京出生,天津读书,下乡内蒙古,现居天津。

  他把坎坷写进诗歌,用诗歌鼓满风帆。

  他说:“我要投稿。”我问:“哪篇?”他说:“全部!”

 

  知青自由体诗人马红岩,女,曾由沈阳插队到内蒙古,回城后在沈阳煤炭设计院工作,退休后,2014年9月开始动笔写诗。先后在众多家网络媒体发表作品。柴春泽国际知青村联盟网、中国知青人网、内蒙古知青网、旭日文化和晚晴四合院网等分别建立《马红岩诗文作品专辑》、《红岩诗集》和《马红岩文集》。

   2016年8月6日获得全国首届“七夕.华源杯”大赛桂冠十佳作家称号;9月28日获得全国第二届“孔子文学作品”、“孔子艺术作品”大赛,孔子文学一等奖,签约诗人。

  

       我的诗集(五绝)

         

            随记

   

    作者:曹锐冲(天津)

   

   难熬夜漫长,寂寞泪流汪。

   思友亲情想,心宽享乐尝。

 


贺新岁

作者:马红岩 

新年到,
爆竹声声响,
送走旧岁,
 迎来曙光妖娆。

 新年到,
 钟声响云霄,
 辞去旧岁,
 幸福朝我们笑!

 新年岁首,
 新年开端好,
 崭新未来,
 便是阳光明媚照!

 文人墨客,
 斑斓的画轴,

文学与艺术,
再为文豪呈天骄!


  我们曾经年轻

   

    知青故事。

   

  诚然,我们老了,但是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把《我们曾经年轻》的风貌说给下一代,写进历史。

   诚然,我们不寄希望《我们曾经年轻》会成为史记,但那不可逾越的一页至少会成为研究历史的史料。

   感谢杨金会、幸运和王振国等把用心力作与知青共享。

   有了梧桐树凤凰自会来。

               

  讲完后,出席县里讲用的候选人集中到了这个女知青和我身上,可是这时公社主持会议的领导宣布:“这个名额最后由公社革委会决定,请听通知,散会!”

 

  会后许多同学和到会的一些知青找到我,都说我讲的好,公社应该决定我,说那个女知青讲了两年了,回回都是这点事,再说,大凌河镇跟农村差不多,什么都不认识,竟瞎扯!最后,公社还是把她的材料报到了县里。后来县里的大会并没让她讲,而是在下边的分组会上讲了一下,我想也可能是县里认为她的材料不真实的原因吧。

  在等候去县里开会的这段时间里,生产队也没安排什么活,我从老乡家借了辆自行车,去了我哥哥那一趟。从三家子到枣园子,大约有三十里地,骑十二里地到石山车站,沿着京沈铁路北侧的公路一直向东骑行,透过车站栅栏,一排排一堆堆的各种形材的石料,摆放在站台上,准备发往全国各地。这里是著名的花岗岩石料生产基地,石山的脚下就有一个县办的花岗岩矿,长年炸山取石,据说北京人民大会堂的所有花岗岩用材都是取自这里。通往石山的公路上,大大小小的机动车、马车,都装满了石材,周边方圆几十里的农村乡镇的住房、墙院的用石都是取自这里。往石山镇的西边看,一座山已经被炸去了三分之二,我想用不了多久,这座山将会被炸平消失。传说中的愚公,用锹镐木锨子子孙孙挖下去,要搬走王屋山。今天的现代化手段让一座山搬家还不容易吗?放眼望去,石山的阳面,已经一大片一大片的山体被炸掉,就好像一个美丽女人脸上的片片伤疤,长此下去,这个美丽女人的脸不仅要消失,恐怕最后连她的身躯也将一点点被挖掉。想到这里,再看看公路上来来往往运石的车辆,我突然想到了蚂蚁搬家,我不尽打了一个寒颤,不敢往下想了。看到花岗岩矿竖在山上的大字标语“抓革命,促生产”我陷入了迷茫。

沿着车站北边的乡村土路,沿着美丽的石山一路往东,美丽神秘的石山一直陪伴我前行,甚至快到了哥哥插队的村头,我也没有走出石山的怀抱。其实,我下乡的这个地方,是退海之地,在很早很早以前,这里是一片海洋,石山是海洋中的一片岛屿,它与其北侧的医巫闾山同属阴山山系,松岭山脉,由十三座山峰组成,独立于医巫闾山之西南侧,挺拔峻秀,傲视群雄,令人遐想。西南山脚下的石山古镇,依旁而建,是连接草原与大海,中原与山林的交通重镇。

  石山有很多传说,最著名的是《秦始皇赶山的故事》。(待续)

 

  到了田埂上我才知道,在这里干活的都是爷爷奶奶级的,主要实在田埂上种瓜种豆,一天能干多少就干多少,也没有人催,忙了一个月,秧插完了,田埂上的播种也大功告成。

(9.45.2017.1.7)傍晚,陈效富贴在我的耳边,商量中带着强势的语气说:“秀舫,咱俩是不是把手续办了?”

 

陈效富看着我,一本正经地说:“秀舫,咱俩结婚吧!”

我愣住了反问道:“什么?结婚?”

“咱们结婚吧!”他又重复了一遍。

我看着他足有一分钟,而后憋不住捧腹大笑,笑的我肚肠子都疼,我捂着肚子笑,笑起来没完。他仍然一本正经地看着。等我笑够了,他钻空子说:“我一说结婚就把你乐这样啊?”

“乐啥样?我乐你大白天说梦话,我刚来还不到三个月呢,你就提出来结婚?不是笑话是什么?我今天听到一个天大的笑话!结婚?怎么也得处处再结婚吧?”

 

“那就依你,你说,处多长时间?”

“一两年吧!”

“咱们先结婚,后恋爱,抓紧时间,只争朝夕……”

“争啥朝夕呀?结婚又不是建设社会主义!我还没准备好呢!”

“准备啥?啥也不用你准备……”

“我没准备结婚!你听不懂吗?”

“你不结婚,那你来干啥?”

“是你让我来的!”我可不能让他占了上风。“我要不来,你就得上俺家,你说,你要是上俺家,那算咋回事?俺就是怕你上俺家,俺才来的。再说,你也没说让俺来结婚呐?你要说让俺来结婚,俺高低不能来,俺跟一个刚认识的人说结婚就结婚,再说了,结婚也得等俺抽回城呀!”

“啥时往回抽?抽回去有啥好?这地方比沈阳、抚顺强多了!全年吃大米饭,又有鱼,又有菜,世外桃源也就这样!反正我是看好了!”

“再好也是农村,一下雨泥啦吧唧的连门都出不去,要不是下雨能把我粘在这儿愣是回不去吗?”

“那是老天帮我,是天意,天意不可违!”

“你这是谬论!”

“不管什么论,反证你跑不了了,这回我看你还上什么内蒙不?去年你把我虎了,今年你虎不了了,你就是我的了!”

“你臭美去吧!你还不知道我的底细呢,我要把我的底细告诉你,一准把你吓跑了!”

“什么底细?说来听听!”

“你可听好了,别害怕,我应该早告诉你,现在说有点晚了,但还来得及……”

“你尽管说,我又不是泥捏的,扛得住!”

我把小时候大姑姥如何给我相面,如何说我命硬,克男人,得喝三口井的水才能好转的事一五一十地说给了陈效富。临了,我说:“所以我不想结婚,我不想坑人,我不想把你坑死,我要放过你!”

陈效富不假思索地叫道:“你这才是谬论呢!迷信!纯属骗人的鬼话!”见我并无回心之意,他好言相劝道“秀舫,你别信别人的……”

“那信谁的?”

“信我的,我会给你幸福的!这个婚我是结定了,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他越说越来劲,说着,说着竟把我搂在怀里,抱着我说“结婚!一定要结婚!能过一年美一年,能过两年美两年,能过四年过四年,能过五年过五年……”

我打断了的话:“我说你有完没完?”谁成想他和我结婚,还真就过了五年,早知如此还不如让他要“嘚嘚”下去呢!

  我见他心意已决就把话拉回来,说“你真想和我结婚的话,就得找我爸去,我爸同意,咱们就能成,我爸要是不同意你就是说出天花来这婚也结不了!”(待续)

 

 

  点种小粒的种子,如谷子、糜黍,则使用一种专门的点种工具———点葫芦。这种点种工具当地没有,祖父们就把老家手艺施展出来,做了几个点葫芦。

父亲经常给我讲起祖父们各种农活的硬功夫和技巧,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他举例说,就拿春种、夏锄、收割、冬场这四大套活计说吧,桩桩都得清楚,项项都得明白,样样都得精通,而且要做得实着,这样才能服众,东家才能用你。否则,只能当“跟做的”,吃下眼子食,受欺负。

先说这春种。“一年之计在于春,人勤地不懒”,东家都明白这个理。每年刚过了“破五”(正月初五),东家就催着上工了。打头的带领着伙计们开始忙春。春种是一年农活的开局,事关重大,而春种的关键环节之一是点种。这是一项精准、工艺也不复杂,但在当地却引起不小的轰动,人们像见了什么宝贝疙瘩似的,都赞不绝口。

点葫芦由种子筒和种子盒两部分组成。种子筒是一个正方形的长木筒,约一米二三,断面约十公分乘十公分的正方形,筒壁约为一公分厚的薄木头板,上下左右计四块板钉制或粘制而成。点葫芦头即种子盒,有几种做法,最简易的是用布缝制的,系在种子筒尾端头,长约一米五,直径约 15 公分,从末端灌进种子,

然后搭在肩上,用小木棍敲击种子筒下种。还有一种做法是用牛皮或驴皮割制的。将牛皮或驴皮卷成大肚葫芦状,上面开出圆口,灌满沙土撑上,待干透定形后倒出沙土,在肚的中间前后对着挖两个孔,将种子筒从二孔中间穿过,末端头留出 5—8 公分。在葫芦头里面的种子筒部分要开一个天窗,以便种子流进种子筒。最漂亮的是一种用花条系的点葫芦头,手法像系水斗子。

种子筒前头断面也要开一个小天窗,约 8 公分见方,筒头用板或其他东西堵死。天窗要均匀地别上扫帚篾子棍,或非常细小的木棍。要根据播种量的稀稠确定小棍的多少,粒大的三四根,粒小的五六根即可。靠堵头天窗下的三面筒壁,用笤帚篾子梢编系个帘片围上。点葫芦头里的种子,通过小木棍敲打种子筒震动后,蹦出天窗,落到帘片上,再撒落到垄沟里,起到均匀散落的功能。

种子灌得多少,要根据垄头的长短而定。一般能一个来回就可以,使用种子袋式的点葫芦,要将种子袋扛在肩上。使用盒式的点葫芦,一手握住种子筒与葫芦头的衔接处,点种人用一根小木棍有节奏地敲击种子筒,来控制下种的均匀程度。要根据不同种子来决定敲击的频率和速度。敲快了种子都淌下去了,敲慢了天窗里蹦不出种子来,这种技巧是靠多年的经验积累来把握的。祖父们都是老把式,他们点下的种子,出来的青苗基本上都不用间苗了。可见,“泰山不是堆的,牛角不是揻的,车里胎不是吹的”,这叫真本事。

(46)东北农村每年一季庄稼。整个夏天大田劳作,基本上是以耪地为主,棒子、高粱、谷子........从出苗开始到覆垄,一遍又一遍地轮番锄去。

锄地,东北话叫耪地或铲地。耪地的作用是疏松土壤,加强土壤的毛细作用,保墒储水,除灭杂草,以利于庄稼茁壮生长,增产增收。

坝南这个地方,从春种到秋收前,基本上要经过“三耪两蹚一放垄”。春起定苗,夏季除草,耪地起码要三遍。蹚,就是用犁杖为垄沟除草,起垄保墒;放垄,就是收割前最后一次除去大草。因为庄稼抽穗灌浆,长得一二米深,犁杖进不去地,只有靠人工去耪。

耪地是农民一年四季耗时最多的一桩农活,更是农作物田间管理的关键环节。

耪地,首先要有一把好的锄头,像当兵打仗离不开枪,锄头是农民离不开的常用生产工具。各地方锄头的形状不是统一的,锄板有梯形的(前宽后窄),有马蹄形的(前面的唇刃半圆状),也有两头尖、唇刃宽的鱼肚形的。(待续)

 

知青博物馆

 

展出与知青相关的

 

图片和艺术作品、

 

藏品。

 

  图片由青岛知青耘心提供,尚不知作者姓名,作为题图也未经允许。

   知青李济青,青岛知青文史馆中大部分图片均由他花费三十余年心血搜集而成。我要在《知青文学》开办《知青博物馆》他便欣然允若将继续提供图片资料。

   《知青博物馆》籍此开馆。

   展品未经本刊和作者藏者允许不得下载复制牟利,否则依法责罚。

 

   青岛知青文史馆礼赞

    

     作者:李济青

一件件熟悉的物品,

散发着青春的气息,

遥想当年意气风发,

上山下乡史无前例。

 

一张张时代的照片,

牵动着幸福的回忆,

啊!一代知识青年,

始终捍卫国家利益。

 

一件物品,一个故事,

一张照片,一段历史。

残冬按捺不住四季,

虚假掩盖不了真实,

啊!中华民族复兴,

迎来一个伟大的新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