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李继明文集

专题栏目

谈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对农村发展所起的
作者/来源:本站 点击数:2623 更新时间:2014-04-15

【字体:缩小放大

       谈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对农村发展所起的

          作用和意义

                    

         李继明

 

我是一名北京老知青,当年在农村插队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七年,我亲身经历了那个火热年代,很想用这个题目,发表一人对“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对农村发展起的作用和意义”的认识。

 

   我先从自己插队时的局部谈这个问题,我是1968年9月从北京到内蒙昭盟克旗红光公社光明大队插队,我们一起到光明大队插队的北京知青一共18个人,9个人为一个青年点,被分到两个生产队。我们都是老三届毕业生,有四位是老三届高中生,其余都是老三届初中毕业生。我们68届初中毕业生人数比例又占18名知青的三分之一。68届初中毕业是什么概念呐?我们是65年9月踏进的中学校门,66年6月北京各学校掀起红卫兵运动,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学校一直在停课闹革命,68届初中毕业生正式在校上课时间不到一年,我们名义上属老三届初中毕业,文化程度实际只是小学6年级。

 

     当时我们两个青年点18个人文化层次就是这样,这样文化层次的一群青年到了农村后也都成了当地高学历的人,可见当时农村普遍文化程度都很低,农村那时非常需要有文化的人。我们这18名北京知青到农村插队后,当时大队又是如何安排使用呐?这些人在农村生活轨迹又是如何呐?下面我简叙一下。

   

      我们18个人当中有3个人,因为不适应克旗的高寒和艰苦环境,1人因病回城,2人转插到其它地区去了。还有我们15名知青,其中有4名知青在生产队劳动不到一年,就被安排到大队学校任民办教师,当时大队学校很缺老师,知青插队救了急,正好派上了用场。文革结束后,国家恢复高考制度,当地也有考上大中专学校的农民子弟,这些学生中有些就是我们知青老师教的学生。知青下乡为农村基层教育输送了力量,促进了农村基层教育的发展,这一点毋庸置疑。 我们青年点还有一名知青在北京学校时就是体育特长生,在生产队干活时间不长,参加旗里篮球赛脱颖而出,被旗相关领导看中抽调走了。后来被昭盟体校录用,做了一名体育教练老师。

 

     我们两个青年点其余10名知青,有2名知青被抽调出来参加当时的贫宣队,归旗和公社领导,主要参加当地的斗、批、改运动,工分由所在生产队记,后来也招工选调离开了农村。还有两名知青被选送上学成为工农兵学员。其余知青都是陆续招工选调进城的。说进城那时是少部分知青分在了克旗街里工作,多一部分知青被选调到赤峰市城里工作,后来有些人还成为单位领导和行业骨干,为边疆和国家落后地区建设也做出了贡献。80年代以后我们北京知青又开始陆续返城,回到北京工作。

 

     当年的知青,现在已全都退休了,有1人在正处职领导岗位退休,有2人在正科职岗位退休,有3人在教师岗位退休,有1人在工程师岗位退休,其他人都在事业编和工人岗退休,没有人违纪犯错误,现在都过着幸福的晚年。总体上来看,我觉得知青在农村经过艰苦锻炼,磨练了吃苦耐劳的精神,树立了知足常乐的人生观,吃过苦,珍惜甜,对农村和农民有着深厚情感。下乡不是毁了我们一代人,准确地说是锻炼了我们一代人。

 

     当年, 我们在生产队参加劳动的知青,和老乡关系都相处的很不错,劳动同工同酬,当地社员没有冷落和排斥我们,那时农村基层学习小靳庄,工余时间农村也组织开展自导自演,自娱自乐的文艺活动,知青是演出的核心,知识青年和农村青年劳动在一起,排演节目也在一起,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

 

      我们知青最初干农活时有些笨手笨脚,不会干或干得慢,很多热心的社员都会主动上来教和帮助我们,我们也很快适应了农村的劳动生活。时间长了,知青们对农具使用和如何种植也看出些门道,和社员讲毛主席制定的“农业八字宪法”,土、肥、水、种、密、保、管、工,按这八个字的要求去做,粮食肯定能增产。队长听了觉得有道理,春天播种时,注重选种优良品种,合理密植,改进老祖宗传下来广种薄收的种植方法,粮食收成逐年增加,队长对知青还是很称赞的。

 

      每当我们过年回家,当地社员也会让我们从北京给他们带买一些物品,例如;围巾、鞋、药品等等,姑娘们求捎带的东西多些。村里姑娘们看见女知青穿着打扮大方得体,也受影响,所以知青回家她们也要捎一些城市时髦的衣服,那时铁姑娘队”的姑娘在地里干活并不土气,男青年和她们一起干活也增添了不少欢乐。

 

     当地农村农民上茅厕有个很不卫生的习惯,先找一块小石头进茅厕,大便后不用纸擦用石头蹭,今天人们听后是笑话,当时农民确实这样。知青就把自己破书废报纸,放在茅厕某处一些,提供社员公用,也和社员交流,讲一些基本的卫生常识,上茅厕不卫生现象还是有所减少。 那时生产队社员晚上也经常开会学习读报纸,读报的任务自然也是知青。知青插队确实促进了当地农村文明,增添了知识活力,对农村不卫生的状况起到了改善作用。

 

   当然知青也给生产队带来很多负担,例如我们青年点住的房子都是生产队无偿提供,而且是生产队较好的房子。我们初干农活时不适应,活干的比社员少,质量差,但仍执行同工同酬,工分记的一样多。秋天分口粮我们知青按国家规定,口粮标准要高出当地壮劳力。知青点留人做饭生产队也要给记工分等等。知青在农村的这些特殊待遇,给农民增加了负担,但农民兄弟没人跟知青斤斤计较,因为那时毛主席说了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农民非常听毛主席的话。现在回忆起来,应该说我们插队的地方知青政策落实比较好,全国其它地方也有知青政策落实较差的,那时全国有上千万知青在农村,农民的问题,知青自身的问题,知青政策落实不到位的问题等等肯定都存在,这不是否定知青运动促进农村发展功绩的借口。

 

    1971年以后城镇用工人数逐年增多,国家有政策,城镇用工基本从下乡和回乡知青中选调,我们北京知青也开始陆续离开农村,我们15名知青从插队到全部离开农村,在乡下生活时间4年到7年不等。

 

    我在青年点坚持到了最后,大家都陆续选调走了,我一人在青年点又坚持干了两年。我当时也有想法,就是想好好干,争取在农村解决组织问题。我16岁插队,18岁在农村加入了共青团,后担任了生产队团支部书记。我带领队里的团员和青年利用空余时间植树、肥。在队长的支持下我们搞了青年试验田,小麦亩产创了村里的纪录。我们利用团活动搞的创收,办了小图书室,活跃村里青年的文化生活,自己动手伐树,请木匠做了篮球架,又买了篮球在村里开展体育活动现在回忆起来还是有滋有味,有声有色的。那时总觉得身上有那么一股劲。我们团支部曾多次被公社团委评为先进团支部,我被评为优秀团干部。我也成为大队党支部发展党员的培养对象,已经进入党员重点培养对象的阶段,我经受住了招工的诱惑,但我最后没有经受住上学的诱惑,1974年我被贫下中农推荐为工农兵学员离开了农村。我的问题在农村没能解决,但工作后我很快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我们知青在农村吃了很多在城里吃不到的苦,受了很多在城里不到的罪,但我认为很值得,我感悟到,吃苦是人生的一堂必修课,人生需要在学校学知识,也需要在社会实践的大学校中磨练,增加阅历,增长才干。书本和实践好比人的两条腿,两条腿交替迈,人才能走的快,走得远。只注重书本,不注重实践,或者,只注重实践,不注重书本,都是单腿蹦思维,持这样思维的人不成熟,难自立,更不要谈谋大事,创大业了。这是我对下乡插队生活的一点体会。

 

   我再从国家的层面谈题目设定的问题,知青运动对农村发展起的作用和意义。我认为回答是肯定的,知青运动对农村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意义深远,有经验也有教训,很有必要回顾历史,认真总结。

建国初我国国情是一穷二白,国家要振兴离不开工业建设,搞工业建设离不开钱,国家当时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烂摊子的家难当。那时国际上只有苏联那一点有限外援,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上还在卡中国的脖子我认为;毛主席是中国最有气魄,最有胆识,最有智慧,顶天立地的伟大领袖,他提出需要外援,不依靠外援,自力更生,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国家建设方针。国家当时没钱,但中国人民有志气,有干劲,毛主席当年充分调动的就是人的积极因素。国家当时经济积累主要指望农业。发展农业,加强农业建设是国家搞建设的基础,农业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源,这一点大家都清楚。建国初期我国人口平均文盲率是80%,如去除城市人口,农村文盲比例就更高了。当时冠名”知识青年”实际就是中小学文化的青年群体,我68年插队,实际就是高小文化程度,当时在农村已是高学历了,可想建国初期,农村文化的落后程度。大概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政府号召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支援农村,建设农村。这是国家建设两全的选择一是可以缓解城市青年就业压力可以通过城市知青下乡为农村输送人力资源,部分解决农村严重缺少知识人才的问题。实践证明,知青下乡后对农村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也涌现了邢燕子、侯隽、柴春泽、吴献忠等一大批知青先进典型,他们为当地农村的发展做出来突出的业绩。也带动了那个时代一大批知青在农村战天斗地,建设美好农村,无私奉献。可以说,建国后我国在农业战线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当之无愧地也有知青这道靓丽的彩虹悬挂在祖国雨后的碧空上!

 

     最后谈谈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意义和经验教训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可以总结

 

   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由50年代中期的宣传、号召、自愿方式,发展到文革当中采用强迫、命令、一刀切的行动,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由正常发展为非正常,乃至极左,这是知青运动的败笔。邓小平同志在文革后总结知青上山下乡工作,说过这样一段话;“国家花了三百个亿,买了三个不满意,知青不满意,家长不满意,农民不满意”。随着文革的结束知青上山下乡也走到了尽头。

 

   二、在国家推动知青上山下乡运动过程中,国家也因此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全国上下,各行各业对农村的支持和援助也增多,邓小平同志有国家花了三百个亿之说,这些钱可能是个基本数,究竟因为知青下乡国家对农村加大了多少投入,现在我们不得而知。总之,国家因知青下乡对农村投入增加是肯定的,这也促进了农业的发展。由于文革期间,城市每个家庭几乎都有知青下乡,全社会都在关注农村,各行各业在农村还建有自己系统的青年点,各行业无偿支援农村物资和生产资料也很多,那时农民进城办事也变容易多了,农民的社会地位得到提升。这些也为当时农村发展产生了促进作用。

 

      三、毛泽东时代,国家提出要缩小三大差别(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我理解,当时三大差别的主要原因是不同人群所处位置的起点不一致,如;工人和农民,城市和农村,生在城市就可当工人,生在农村只有做农民。这个差别很难缩小,对农民不公平。只有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到农村去当农民,这样就把城市青年从高处拉到了低处,和农民放到了同一条起跑线上,那时下乡知青和回乡青年在城市招工、招生、招干享受同等待遇,这个政策使回乡青年走出农村的机会大有增加,进城人数也显著上升,显示了社会的公平,是国家缩小三大差别的实际步骤和有益尝试。

 

     四、当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实际也相伴教育革命的尝试。毛主席当时对教育有这样指示;“大学还是要办的,我这里主要说的是理工科大学还要办,但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走上海机床厂从工人中培养技术人员的道路。要从有实际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间选拔学生,到学校学几年以后,又回到生产实践中去”。大学招生不再校门对校门,而是面对工厂和广大乡村,要上大学,需先走下乡路。通过插队的实践,我今天仍认为;毛主席这个指示对快速培养农村本土有用人才仍有现实指导意义。我国农村是个缺人才,又留不住人才的地方,其原因有多种,我们农业院校办学方向守旧也是重要原因,农业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很多人不愿意去农村,也有些学生不喜爱本专业,改行做其它工作了,根源不在学生的选择,而在农业院校少有定向招生。在现市场经济社会这个问题更为突出,这是教育资源的浪费,有碍农业科技化人才教育。我国的农业要科学,稳步发展,必须要有不断壮大的农业科技队伍。这迫切需要农业院校进行“一校两制”改革,两制是;高考制和免试制。高考制班,生源走全国统一高考录取,四年本科学制,毕业后颁发大学本科毕业证,学生走市场择业之路。免试制班,生源主要从有实践经验,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种田大户中免试录取,缩短学制,一年或最多不超过二年学制。走专业性强,操作性强,重实践的教学之路,学生毕业后由农业院校颁发农业科技员证书,走从农村来回农村去的就业之路。免试班毕业生回到农村,国家在经济待遇上可以适当出台一些政策,让他们在农村干的有劲头,有奔头。加快打造我国具有一定农业科技知识和技能的职业农民队伍。这也是知青实践与今天三农工作相结合与时俱进的一些构想,可能对加快新农村建设有所帮助。

 

    我们看问题要有历史观,不能离开当时农村现实,“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指示是毛主席1955年发出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在中华大地经历了20余年,文化革命10年间只是知青下乡高潮期,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首先不能看成是文革产物,不能同文革一齐否定,界限很重要,必须严格区分,这是原则问题,关系着知青下乡运动的性质问题,不能有丝毫含糊。愿知青文化大放异彩,知青精神世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