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李继明文集

专题栏目

用“两个不能否定”理论
作者/来源:本站 点击数:4228 更新时间:2014-06-27

【字体:缩小放大

  两个不能否定理论

                     浅谈当今中国农村深化改革问题

                               

                                          李继明

   

    我认为,解决我国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根本问题,说到底是建立好农民经济组织问题。这个问题没有突破性的改革、创新措施,农村就不会有长期稳定的发展,农民也不会走上共同富裕之路。建立什么样的经济组织,才是维护农民利益的组织?才是农民致富靠得住、用得上、脱贫致富的组织?其实这个问题,从建国到如今的60多年时间里,党在农村就从没停止过探索和实践。由于我们在农村工作指导思想上出现的和,使这个问题至今没能很好解决。我们要用两个不能否定”的理论,认真总结建国后农村两个30年,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真正解决好今后的农村深化改革这个重大问题。    

   

    “两个不能否定”理论,是2013年1月5日,习主席在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习主席在论述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时,明确指出:“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我们必须从政治高度深入认识其重大意义。我理解,党在两个时期的探索和实践,为的是同一个远大目标,就是实现中国的强国梦。两个时期,同在共产党领导下,历史不容隔断。党在两个时期探索实践的好经验,我们都要传承和很好发扬。两个时期,出现的挫折、错误、教训我们都要认真吸取,并坚决纠正。经验和教训,同样来之不易,党和人民都曾为此付出过巨大的代价。我们今天要倍加珍惜和重视,只有这样,我们的中国梦才能早日实现。

 

      改革开放前农业合作化运动和人民公社化的30年。农业合作化运动是在人民民主专政条件下,通过农民走合作化道路,把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个体农业经济,逐渐改造为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集体经济。建国后农民分得土地不久,1953年个体农民开始走上合作化道路。初期农民加入互助组、后加入初级社、高级社、到1958年农村实现人民公社化。人民公社是农村政社合一、一大二公的集体组织。它既是经济组织,也是政权组织。以规模大、公有制程度高著称。60年代初,毛主席提出,“全国农业学大寨”。大寨精神和经验是,政治挂帅、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苦干实干、兴修水利、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创稳产高产田。农村基层干部参加生产劳动有困难、有问题主张“手心向上。全国农业学大寨,对当时全国农业的发展确实起到了很大推动作用。文革中,大寨经验加入了极左思想,全国农业发展也走了些弯路。农村集体经济践行30年,粮食出现连年增产,但始终没能解决全国人民吃饱肚子问题。

    那时党在农村工作上国家主席刘少奇同志提出的“三自一包”(自负盈亏、自由市场、自留地和包产到户)“四大自由”(土地租佃和买卖自由、借贷自由、贸易自由)没能贯彻。文革中受到党内外及农民群众的彻底批判。

 

    人民公社农村经济如能和刘少奇同志提出的“三自一包”,“四大自由”经济完美融合,取长补短,我认为就是今天理想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框架。但我国农村的很多问题就出在两种经济形式的互相否定上。过去的人民公社集体经济,容不得农村发展个体经济。对农村实行的“三自一包”“四大自由”进行了坚决批判。文革后,我们在农村基本是恢复践行刘少奇同志提出“三自一包”“四大自由”的农村经济政策。对人民公社成功经验同样采取了基本抛开、不予理睬的政策现在,农村暴露出很多严重问题耕地分散问题;农民有政府无组织形同散沙问题;农民贫富差距越拉越问题;农村留守老人,留守儿童问题;许农村干部私心重,农村非常缺乏好的致富带头人等等。这些问题,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严重地步都需要领导尽快拿出有效方法加以解决。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途径、答案,需到人民公社集体经济的成功经验中去找。我们为什么不用两个不能否定理论去分析这个问题,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哪?农村深化改革的路是明确的,我们农村工作需要坚持好的,改正错的,与时俱进,让三农工作进入持续、稳定、发展的正确轨道

     我认为人民公社集体经济的成功经验,不是让我们盲目机械地照搬,而是要与时俱进、灵活变通,这里的关键问题体现在一个“”上。     

     农民必须有集体组织,农民没有好的经济组织,长期下去会出很多问题而且问题会越来越严重。在乡(镇)成立“农业科技服务社”(拟名),村成立“农业科技服务队”,把农民组织起来,非常必要。我们在农村工作上,人民公社时对农民的“严管”和分田到户后对农民的“粗放”都是极端作法。建国60余年来,我们从来没有把服务农民的思想真正放在工作首位。只有想农民之所想,帮农民之所需,为农民之所用。这个思想端正了,我想农村很多问题会迎刃而解

      问题的症结不是出在农民身上问题主要是出在领导的工作思维和决策上。现在乡(镇)政府是行政事物、农业生产,眉毛胡子一把抓。农村建立“农业科技服务社”就是先把乡(镇)行政权利和农业生产权利分开。最大限度地压缩乡(镇)行政编制。把更多的农村干部安排到“农业科技服务社”农业第一线去。不懂农业技术的农村干部,或派出学习,或自学都必须要懂一门以上农业技术,农村社、队干部要评农技职称,定任务。为的是转变乡(镇)干部工作职能和作风,让社、队干部都有实际本领为农民服好务。  

      农村建立“农业科技服务社”,是在农村家庭土地承包制等一切现行政策不变基础上建立的。乡(镇)所辖农民和农民经济组织,入社后都成为“农业科技服务社”成员。也是被服务对象。出于农民自愿,农民可以先把需流转的土地,先流转给科技社。流转土地租金,执行当地通行标准。农业科技服务社要细化对农民和经济组织的服务项目,做好服务指导工作。要建制度,有计划,有任务、有监督。让农民真正得实惠。农业科技服务社还担负一大职责,就是替农民社员说话,维护农民利益,让农民有归属感。农民脱贫、脱困、脱盲要列入农业科技服务社的工作任务。缩小农村贫富差距也是农业科技服务社的工作职责。协助农民管好土地,协助国家看好土地防止土地流失和撂荒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为国家守好18亿亩耕地的这一条红线。

 

     在农村建立“农业科技服务社”(拟名)是我学习两个不能否定理论,联想农村深化改革现实有感而发写的一篇纸上谈兵”的文章,主要思路是人民公社成功经验不能丢。如今,为什么人民公社很多好处还深入人心,很多农民念念不忘?重要一点,人民公社是帮穷抑富。现在农村很多农民意见大,我看不他们看少部分人富起来了眼热,而是,他们切身受到的贫困户没人帮、没人管的一种怨、心寒、心痛。这会动摇农村改革的基础,不可视。农村贫困农民一定要有组织帮、有组织扶、有组织管。不要摆花架子,要实实在在。这个任务就要落实在“农业科技服务社”组织上。借鉴好人民公社成功经验,我们在农村深化改革的问题上会少走很多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