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高颖文集

专题栏目

赤峰地区回族民俗语汇研究
作者/来源:高颖 点击数:4635 更新时间:2013-02-06

【字体:缩小放大

伊斯兰教认为:“万物无主,唯有真主安拉,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赤峰清真北寺大殿前悬挂着光绪年间一块写着“独一无二”四个金字的匾额表示的就是这个意思,所以信奉伊斯兰教的人,俗称穆斯林,或简称穆民,或尊称高穆,这是阿拉伯文MUSLIM的音译,它的原意为“顺从者”指顺从真主安拉的人,后来就成为伊斯兰教徒的通称。回族的“回”字,是沿用伊斯兰教在中国的旧称“回回教”中的“回”,字“大口里有小口”,取该字意在告诫人们要言行一致,而且这与伊斯兰教的信仰——“口舌承认,心里诚信(穆罕默德奉安拉之命的宣教)”是相符合的。所以从文字的演化上讲,回族的“回”在意思上其范围缩小了。“回族”一词做为民族称谓,目前有据可查的是出现在清乾隆时代。回族在赤峰地区定居迄今已有二百七十多年的历史。明末清初,一部分回族为生活所迫,当山东、河北一带汉族涌入蒙地之时,也从山东、河北等地迁来赤峰。约在雍正末年(一七三五年),有十户回民族来赤峰定居,自称“占山户”。现在的张、马、白姓坐地户都是其后裔,以后逐渐迁来,繁衍,发展为数千人集聚的地方。回族的语言中必然要凸显出回族的文化属性。这需要回回民族自己进行保护,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下面仅就赤峰地区回族民俗所涉及的一些专用语汇加以考注、研究:
        一、回族的节日:
       尔代节  俗称大开斋,每年伊斯兰教历九为斋月。当月,凡回民十岁以上健康者都应“把斋”。 “把斋”即黎明以后不得饮食,到落日见星后方可进食,更不准吸烟饮酒、有房事。从九月封斋到十月初二或初三日,见月开斋。开斋日即为尔代节。
斋月期间,每日晚和开斋日清晨凡回族都应到清真寺沐浴净身,做礼拜。开斋日礼拜完毕下殿后,互相“拿手”(握手)祝贺,即便平常互相有隔阂,拿手后也算自此消除,重归于好。斋月,阿拉伯语有“练”的意思。因此,回族的把斋,有磨练意志,思想,身体和体验穷人饥饿之苦的含意,同时,也有时刻提醒本民族的教徒们不要忘本之意。这一天,家家做油香,互相馈赠,以示庆祝。按伊斯兰教义,每日五个时辰都应做礼拜,称“五功”,但一般人都有固定职业,很难做到。回族很重视开斋这一节日,一般都要参加节日礼拜,不仅可以弥补未能做礼拜之憾,而且也是共庆节日,增进团结的联会,所以在回民族中有“十里赶主麻,百里赶开斋”之说。解放后,国务院把尔代节这一天作为法定假日固定下来,可见党和国家对这一节日的重视。
        古尔邦  于大开斋节后七十日举行,亦称“宰牲节”,俗称“小开斋”。此日回族皆沐浴净身,着盛装,到清真寺做礼拜。富有之家可宰牛羊,一般家庭可宰鸡鸭,做油香,互相馈赠或自食,但肉不外售,以济贫为最高尚,此举为“拿乜贴”(施舍之意)。
       圣纪节   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日为圣纪节,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诞生日,又称圣纪。相传,这一天也是穆罕默德的逝世日,因此,又称此日为圣纪。中国穆斯林习惯将“圣纪”与“圣忌”日合起来,所以又叫圣会。这天早晨,回族群众集于清真寺,由教长开念天经,并介绍穆罕默德的生平事迹。
除上述三大节日外,回回民族还把“白拉太日”“阿舒拉日”“穆重登宵日”“法图麦会”“主麻日”等做为节日来庆祝或作为经常性的祈祷活动日。如:登宵节(阿拉伯文意译)亦称登宵日,为伊斯兰教节日之一。穆斯林根据《古兰经》第十七章第一节,认为穆罕默德五十二岁时,于某夜晚由天使陪同,乘“天马”由麦加到耶路撒冷,又从那里“登宵”,遨游七重天,见过古代先知和天国、大狱,黎明重返麦加。此后穆斯林将耶路撒冷视为“圣地”,并以每年希去拉历七月十日为登宵节。赤峰地区回族也在这一天夜晚举行礼拜、祈祷,以示纪念。
      主麻  也叫主麻拜、聚礼等。伊斯兰教认为真主造化“七日周复”,为“答真主化成之恩”,故行此礼。穆斯林称星期五为主麻日,一周一个主麻。主麻由成年男子参加,内容包括礼拜,诵读《古兰经》和阿訇在礼拜前后宣讲教义等。从古至今,穆斯林都把主麻日看成是吉袢之日。所以婚丧嫁娶、外出办事都愿定在这一天进行,以讨吉利。
       二、回族的婚俗:
       回族男女婚姻,过去均由父母做主。当儿女到了迁婚年龄,就要请媒人提亲。回族的结亲:第一主张同民族之间婚配,如与不同民族结婚,对方必须服从回族的一切风俗习惯;第二,禁忌骨血倒流。姑娘可嫁到姑姑家,而不可嫁到舅舅家,在回回民族之间早就有“姑做婆两结合”的说法。
婚礼前,由男家请媒人到女家去求婚,如果得到女家的同意,男家要在本家族或朋友中间,挑选一位同女家相识并富有经验的人作为主亲,沟通婚事。定亲时男方要给女方过定婚礼,男方家要在礼拜五给女方家送去装着龙凤喜饼的喜盒、斗米、斗面、一只羊(无羊可给四十斤羊肉),这是必办的礼仪。另外还去姑娘出嫁时穿的衣料戴的首饰等,有的把这些衣物折成现款送上。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下定礼”,即算订婚。下定礼日,男女双方家长,都要宴请亲朋和媒人,以表贺喜感谢之意。
订婚后,由男方家请媒人去女方家商定结婚时日。回族的婚礼一般选在礼拜五“主麻日”进行。结婚的前一天,男方家要做油香,过“乜贴”,意为感谢真主的恩赐和纪念故去的老老少少。下午,迎接女方家送来的嫁妆,并设宴招待之。
      结婚的前一天或当天,男方要请阿訇写“依扎布”(意为确定),作为宗教内法定的结婚证明。其礼仪由男家操办,参加者沐浴盛装,请来阿訇、司礼,并迎接女家来客。待宾客到齐后,互相拜见“拿手”就座。阿訇上座,主婚人侧陪,新婿跪在毡毯上,向众人宣布某人之子与某人之女婚配,所用财物等事宜。结婚的男女双方表示同意。阿訇向新郎扔红枣,连扔三次,以示祝愿,并将用阿拉伯文写在红纸上的“依扎布”发给新婿。这时,双方家长、亲朋再次“拿手”道喜。并陪阿訇一起接受新婿九大碗的款待。
迎亲要在黎明进行。男方要备彩车一辆,彩灯四盏,提灯两对。新婿拜告尊长,受父训,乘车迎娶。女受训于母,拜辞父母上车。婿出前行,女车随后,绕道而行,意在不走回头路。车至,新妇步红毡入新房,不燃鞭炮。
     掌灯时,闹喜开始,男家要备糕点茶糖招待。并由通教典者,对新婚夫妇教授教义及互敬互爱之礼。夜深客去,全家吃“子孙饺子”,还特意为新妇包几个大饺子(一个大饺子里包着几个小饺子),以示新妇多生贵子之意。新房彻夜掌灯,俗称“长名灯”。
次日,新婚夫妇鸡鸣而起,沐浴,新妇携洗喇水、茶饭以奉公婆,并拜见堂尊,接受款待。第三天,新婿备礼品同新妇“回门”,拜见女方父母尊长,当日返回婆家。
        三、回族的葬仪
       一般地说,回族的葬仪亦有繁简详略之分别。但总地说,回族的葬仪要求从速、深埋、省俭、简便。这是其特点,也是其优点。因为,《古兰经》弘扬勤勉、整洁、真诚这些美德。而奢糜则是穆圣所对的。所以,即使“无常”(死)的是回族富翁,也绝少崇尚哀荣、大操大办的。
全国各地区的回族民俗均有差异,下面仅就赤峰地区的回族葬仪加以考注:
嘱  留下遗嘱,俗称“口换”。病人对自已的亲人、信赖的人留下嘱托,请其代办,以了却最后的心事、尽到最后的责任。例如,缺了“斋拜”,欠别人的财物情份,以及其它挂心的事情,都可以写下来或说明白,让受嘱的人办理。病危弥留之际,室内外要保待安静肃穆。受嘱人还可在病人咽气前请来阿訇为病人作“讨白”(忏悔),使其排除杂念,安详地归顺真主。
      正寝  病人咽气后,当即派人去清真寺取“留子”(安放遗体的床板,男女有别)。同时对亡人暝其目,撮其颔,理其须发,须其手足,脱去衣服,将遗体安放在留子上。可根据房屋的方向,头北脚南或头东脚步西,仰卧,脸稍偏右,双臂平伸贴身。尔后在遗体上盖上一个长约六尺,宽四尺的白布衾,外挂上一个白布帘。设炉焚香,全家举哀。
     易服报孝  依“教规”“冲头”(沐浴)后换上丧服。服色青黔,取幽阴之仪。男女戴孝帽子、扎孝带,皆白色;女人白布包头(戴首披),长辈不为晚辈穿孝。平辈则可。然后,由亡人的平辈和晚辈直系亲属讣告亲友。凡是宗亲族戚,比邻僚友,都要登门跪拜以告,俗称“报孝”。以便被通知者参加丧葬活动。
立主丧 即确定主持丧事人。按亲疏远近依次选出“执丧”的人。“执丧”,就是掌理丧事的。一般需要四个人。一个是“相礼”,掌丧的礼仪,身份等于总指挥;第二个是“司宾”,负责迎送前来吊唁的宾客;第三个是“司书”,记录出入之事;第四个是“司用”,掌理各样用具和出入之财物。
       居室 亲丧居室不得超过三日,身入土为安。这期间,不宴客,禁娱乐,但对理事、帮忙、刨坟的要管饭。
      亲众吊 吊慰,以言语宽慰亡人的亲人,叫他(她)们不要过分的哀毁了,并表示自已对亡人的哀思。凡来吊慰的,都有助丧的仪称,有的封“经礼”(用白纸包少许现金),有的送挽帐(用可做衣服的素色布料)。
     备殓  回族亡人不穿殓衣,净身后以白布裹而代之。此布通称“凯帆布”(阿拉伯语译音),一般用白布四十尺。男子使用“凯帆布”是三件:一是“大卧单”,由比亡人身长上下各长出一尺五寸的两幅白布缝制。二是“小卧单”,与亡人身长相等的一幅半白布缝制。三是“日罕”(阿拉伯语音),用与亡人身长相等的一幅白布,在上面二尺中间开圆口,从亡人头部套下,前面遮至膝下,后面压在身下。然后,加冠巾,用“小卧单”包一层(露头脚),再用“大卧单”包一层,入殓完毕。女人裹胸布(长三尺宽一尺)、兜裆布各一块(均是白布)。女人的冠巾与男人的不同,包好头部和颈部,只露面部。
挖圹  俗称“创坟”。回族历来主张土葬深葬,但深不及泉。坟穴呈长方形,南北方向。通用的坟穴有三种形式:一是“穿堂”,在坟穴北侧穿洞:二是“拉哈”,在坟穴西侧开西口,是南北走向的:三是“砌坟”,用砖、石砌璇而成的墓坟。无论那种形式,遗体都要安放在土上。
       备浴、净身   亡人净身,统称“洗  买  依  招  ”(阿拉伯语译音)。在为亡人净身前,要将温水、唐瓶、樟脑、卫生香等物备齐,谓“备浴”。净身时,请司浴者三人,男人浴男,女人浴女。按遗体三部,先上后下,从左至右,循环三遍。净身后,用“手巾”擦上体,用“脚巾”擦下体。尔后,将樟脑、卫生香少许散于亡人的体周,用“凯帆布”把遗体包裹,俗称“穿布”。
   净身开始时,阿訇即在窗外开经,念“托哈”。子女跪经至诵经完毕,这时亡人“达正”亦完,即行向亡人遗体告别,通称“见面”。后将遗体安放在“净匣”里,置于庭院中,子女亲守在院中一侧跪待传经。
     占者纳载和传经  即追悼仪式。大体顺序:先是传香炉,用点燃的安琪香(卫生香)以传递形式,围绕“净匣”转三遍,以示焚香去腐、调节空气之意;接着“占者纳载”,由于阿訇带领乡老占班,为亡人默衣、祈祷;最后是传经,由执事人按亲疏长幼次序排列进行,传经次数不等,以示子女或直系亲属承奉亡人生前未尽之事(如施舍等)。
    迁匣就兴  追悼仪式结束后,将匣放置抬架上送往墓地,一边是在下午一点多钟“发送”。儿子或侄子“顶架子”,引匣前行,焚香不绝,疾走勿奔。匣至墓,止哀哭,坐者起,行者立,主人同亲人知事者立即请阿訇“下买匝”(阿拉伯语音译),即安放遗体入墓,不论贫富均无陪葬物。尔后,用砖或土坯封上门,阿訇诵经,填土筑坟。坟筑长形,坟头向北,前高后低,中间呈鱼背形。葬在公墓内的可立即碑碣取识。
老烧饼和下土油香  赤峰地区回族在“发送”人时,丧家散给送葬者少量烧饼,呈“老烧饼”,有长寿之意。这已成为民族传统。因为回族发送人都在中午一时左右进行,送葬的人为不误时,往往不就午餐而往。丧家在家里和墓地散发一些儿烧饼,既照顾了没就餐的送葬者,按“教门”来说也体现了小小的“施舍”,“芝麻粒的回赐,人人均沾”,可谓是很好的民俗。
     “下土油香”,是把亡人“发送”出去之后,家里人即着手做“油香”,称“下土油香”。此习惯一是为亡人祈祷、寄哀;二是有入土为安之意;三是为从墓地回来的阿訇和送葬者准备的食品。
九大碗  一般回族逢年过节或婚丧嫁娶时,设“九大碗”席以待阿訇、宾客,葬仪也不例外。
“九鼎大吕”,象征尊贵。“九”代表多数,九大碗表示筵席丰盛。
九大碗的摆放一般如下图:
炖白菜 炖 鸡 木耳肉
肉  丝 肉 丸 炖  肉
杂  碎 炖 鱼 金针肉
       以肉丸为中心,示意和谐团结。这道菜的位置不可移易。别的菜例不必拘泥旧例。“鸡”(凤)头、“鱼”(龙)尾表示吉祥如意和富足有余,这一点和汉族相同。一碗杂碎,五内俱全,表示主人全心全意。素心白菜片,寄寓着纯洁的感情。总之,多少都有点象征性。
制作九大碗还有些说道,首先主人要“举义”(办这个席是为了什么,如:“发送人”、“四十日”“百日”等);制作前要“冲头”(按伊斯兰教进行沐浴);所用的肉食(牛、羊、鸡、鱼)要精选,以肉为主,佐料要齐全,配菜一般都选用精干菜(如金针、木耳、口蘑等),方便四季食用。最明显的特点是九个碗一起端上桌,每碗菜即热乎又烂乎,吃起来有特别浓厚的“回回味”。
     唐瓶  是一种有把儿的壶,是一种象浇花的喷壶一样的器皿,用它来洗涤和沐浴。有铜制的,有薄铁做的,回族叫它为“唐瓶”,它是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在过宗教生活(包括葬仪)时以及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沐浴器具,有“洁净的化身”。 回族人有不用“回头水”的常规,这样的水瓶使用起来既卫生又方便。过去,不管贫富,家家都有。清真寺的沐浴室里备有很多把唐瓶公用。
回族人特别讲究清洁卫生,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传统和习惯。其实,回族的讲干净,常沐浴(亦叫“冲头“)是和宗教信仰有直接关系的。《古兰经》上说:“真主是喜欢清洁之人的。”做礼拜,参加各种宗教仪式(包括葬仪)活动之前,都必须沐浴。沐浴有小净与大净的分别。大净叫“乌苏里”,小净叫“挖布代思”。沐浴不能用浑水,用过的水不能再用。不能盆浴。小净(也称“洗小水”),只用唐瓶里的清洁的温乎水冲洗手、脸、腕、脚等部位。大净则是用一种特制的吊罐进行沐浴,按部位将全身洗净。
对宗教信仰中有一定积极意义的方面,回族是比较重视家教的,特别是母亲对女儿,女儿长大出嫁时,母亲要陪送一把唐瓶,一是表示要女儿注意修身,二是要在双亲去世时用这把唐瓶给遗体净身,让死者安详地归真。亲人未了的心愿要由女儿给了结。一把唐瓶世代相传。
       最后,需要明确的是:研究、传承、普及本民族语言文化,对于增进赤峰地区各民族之间的了解、沟通、进而实现赤峰地区各民族的和睦相处,共同发展,共同建设美好的家园---赤峰,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4参考文献:

1、霍达的长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
2、张承志的长篇小说《心灵史》。
3、高云华主编的《红山文史》、《赤峰文存》。
4、赤峰市政协编写的《赤峰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