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综合资讯
李俊义写红山文化国际研讨会亲历记之四
作者/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674 更新时间:1970-01-01

【字体:缩小放大

 八月八日      星期六     晴

    今晨五点三十分,李宇峰先生手拿一本很厚的书,高兴地对同室的贾鸿恩先生说:“《大南沟——后红
山文化墓地发掘报告》出版了,这是杨虎先生从北京捎来的样书,给编者每人一本,他让尽快提出修改意见,
反馈给出版社,以便大批付印。”我翻了翻这本书,此书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资料翔实,文字简洁,图片清
晰,构图准确,装帧精美,价格合理,编写者(按姓氏笔划为序)为王建国、苏赫、李宇峰、李恭笃、项春
松、郭大顺、贾鸿恩。看罢此书,我对贾先生说:“将来书印出来我买一本。”他说:“到时候我送你一本。
”后来他实践了玉诺。
    翁牛特旗解放营子乡二道杖房村大南沟墓地是一九七七年发掘的,《大南沟——后红山文化墓地发掘报告》
一九九八年才得以出版,考古资料发表滞后的现象虽然是考古界的通病,但像大南沟这样滞后二十馀年的还不多。
在“有钱才能出书、有了钱谁都能出书、为了钱甚么书都出、出了书未必有人读、读了书未必有益处、五花八门
千奇百怪的书报杂志大泛滥的今天”(高云华先生语),学术著作的出版实在太难了!好在书已出版,李、贾二
人感慨万千,回忆当年在一起工作战斗的岁月,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
今天的会议日程是学术研讨,采取大会发言形式。
    上午大会主持人为刘观民研究员、秋山进午教授。发言人都是大会指定的,每人发言限二十分钟。
    第一位发言人为吉林大学考古系张忠培教授(已故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的弟子),他主要从考古学的角度阐
述了以赤峰地区为中心的辽西地区的辽河、西拉沐沦以及京津地区的考古学文化的历史地位及作用,讲得很深奥,
言犹未尽,时间已到,发言被主持人强行中止,老先生显出极不情愿而又无可奈何的样子。
    第二位发言人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徐光冀研究员,他阐述了对辽西(赤峰)地区文明的看法,并向
大会提交了他与朱延平先生合撰的题为《辽西区古文化(新石器——青铜时代)综论》的学术论文。
    第三位发言人为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内蒙古考古博物馆学会副理事长田广金研究员,其
中心议题为环带海史前聚落的发展过程。
    第四位发言人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乌恩岳斯图研究员,主要谈中国北方青铜文化的界定、发
展序列及相互关系。
    第五位发言人为原辽宁省文化厅副厅长、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名誉所长郭大顺研究员,中心论题为论东北
文化区及其前沿。
    第六位发言人为台北故宫博物院玉器专家杨美莉研究员,她讲了存在于红山诸文化中的细石器传统,并投放
了制作精良的玉器、石器图片。
    第七位发言人为日本国中国考古学会会长、黑川古文化研究所所长、大手前女子大学文学部秋山进午教授
(水野清一的学生),徐光辉任翻译,主要谈了中国东北地区早期的考古,提到了夏鼐、李逸友、孙守道、郭大
顺、刘观民、刘晋祥、杨虎等人的学术成果。
    第八位发言人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总编辑、历史系博士生导师詹子庆教授,他对中国上古史的重建、游牧文
明与农业文明等问题的研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第九位发言人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杨虎研究员,内容是夏家店下层文化药王庙类型城址的发现与探索。
整整一上午,听了几位专家教授的发言,使我大长见识,“听君一席言,胜读十年书”,我边听边记录。
    下午大会主持人为徐光冀先生与杨美莉女士。
    第一位发言人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徐蘋芳研究员,他主要讲了五个问题:(一)辽代考古研究的基础
工作应分级、分区与分期。(二)重视契丹早期考古,探索契丹文化及其发展。(三)辽代城市考古应从辽代城市
功能(都城、地方城、奉陵邑、头下州)区分类型。(四)对辽陵墓的研究,契丹人墓与汉人墓要分别研究。(五)
关于辽代佛教及其研究,包括佛经、佛寺、塔基的研究。他的发言颇受辽史研究者的欢迎和好评。
    第二位发言人为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塔拉副研究员,他介绍了航空摄影考古技术的优越性和科学性,
并展示元上都、辽上京、辽祖陵、祖州、辽庆州、辽中京、宁城县汉代黑城、孤山子石城、三座店石城、池家营子石
城、金界壕、大山前考古发掘工地等多幅航拍投影片。
    第三位发言人为日本京都产业大学池田哲郎教授,讲英语,旁有中文翻译,主要讲的是赤峰地区的语言结构,讲
得很琐碎,可能是术语太多,那位翻译译得很吃力,耽误了很多时间,与会者很不满意,有人说他这是故弄玄虚。而
他的英语水平实在糟糕,且口吃得很。
    第四位发言人为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郑绍宗研究员。郑先生曾主持河北省张家口地区宣化辽墓的发掘工作,这
次重点介绍了宣化汉人壁画墓,并展示了二十八宿图、十二生肖图、散乐图、出行图、茶道图等几十幅壁画投影照片,
使我首次看到辽代汉人墓壁画,大开眼界。
    第五位发言人为辽宁省博物馆馆长徐秉琨研究员,主要介绍了慕容鲜卑墓葬的考古发掘情况。
    第六位发言人为韩国全南大学人类学科教授、博物馆考古部长、全罗南道文化财专门委员林永珍博士(徐光辉讲
师任翻译),他讲了韩国马韩时期青铜器文化与中国北方历史的关系。
    下午发言的时间长,人数少。很多人想发言,但没轮上。主要原因是当发言人已经到了时间,主持人没有及时中止,
耽误了时间,很多人不高兴。
    正当人们议论纷纷的时候,会务人员向每位与会学者发放了《今日内蒙古?赤峰分册》、《今日赤峰》画册和一件
礼物,打开一看,是赤峰巴林石收藏家于占武赠送的一枚巴林石章与他的赤峰市祥宝工艺有限责任公司巴林石珍品馆简
介图片,虽然有点作广告的意味,但毕竟是免费赠送。于占武此举引起了与会人员的极大兴趣,他们回嗔作喜,拿起石
章仔细端详起来,刚才的烦恼顿时抛至九霄云外。
    这时,于占武先生准备了文房四宝,请与会专家学者签名留念,并打算将其刻在一方巴林鸡血巨石上 ,赠给赤峰市
博物馆永久保存。会后,高云华先生应于占武之请,拨冗挥毫,代作《中国北方古代文化第二届国际学术研讨会志铭》一
篇,其辞曰:公元一九九八年八月五日至二十日,中国北方古代文化第二届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赤峰举行。北京、台湾、日
本、韩国、美国、德国等国家和地区的百馀名专家学者和友人荟萃于塞外名城、人文胜地,共襄盛举。宣读论文,交流学
术,探涉遗存,考检文物,研判赤峰境内西拉沐沦、老哈河流域在华夏民族乃至东北亚近万年古代文明中所占的重要地位
和所起的重大作用。规模超过首届,收获大于期望。其识见之冲深,影响之广泛,如采采流水,若蓬蓬远春。余有幸以巴
林石收藏家之身分恭逢其盛,深领教益,感刻之至,不胜喜慰。伴随红山文化、辽文化的走云连风,声名远播,巴林美石
亦如蕴山之玉、藏蚌之珠,熠熠闪光于海内外。嘉会难期,因缘殊胜,应余之请,与会中外方家大雅欣然命笔,或题词志
感,或签名留念。吉光片羽,弥足珍贵。余乃捧心奉献所藏巴林名贵鸡血巨石一方,精工镌刻诸家手泽于其上,以为传远
垂久之纪念也。公元一九九八年九月五日。
    十八点三十分,赤峰市政府在赤峰宾馆设宴款待,副市长汪雅轩、秘书长于永泉出席宴会,汪雅轩代表市委、市政府
讲了话。

 李俊义写红山文化国际研讨会亲历记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