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综合资讯
曾经知青 *历史的选择
作者/来源:<时代人物周报> 点击数:2555 更新时间:1970-01-01

【字体:缩小放大

曾经知青 *历史的选择

    在新中国成长起来的这一代人很难绕过这个坎:文革开始后的“上山下乡”。
    现年53岁的福建省委书记卢展工就被称为“知青书记”,他在黑龙江的13年知青生涯成
为他个人在内都颇为看重的一段履历。有一次黑龙江省富锦市的知青慰问团到浙江开会时,
当时在浙江工作的卢展工说了这样一句话:“没有黑龙江的13年,就没有我的今天。”北大
荒的生活,塑造了这位浙江人“性格直率、办事果断、廉洁自律”的风格。
    文革结束后,于1977年和1978两次针对社会考生举行春季高考,知青是奋斗的主力军,
此时他们的年龄已经接近30岁。他们的成长虽然被耽误,但历史也给了他们一个不可多得的
契机。80年代初,正处在改革初期的中国急需各方面的专业人才和干部,邓小平倡导提出的
干部要“革命化、年青化、知识化和专业化”标准给文革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创造了机会。他
们包括辽宁省委书记李克强(北京大学78级)、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复旦大学78级)、青
海省委书记赵乐际(北京大学77级)、福建省委书记卢展工(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78级)……
43岁就成为河南省省长的“博士省长”李克强,善于先声夺人,他在主政河南期间,提出要
摆脱“妖魔化河南”的局面,引发了全国关于河南形象的大讨论。在河南形象得到改善后,
他又提出“中原掘起”战略,鼓励河南要成为“中原第一省”。2004年12月,他由河南省委书
记调任辽宁省省委书记,在施政学说中,他认为辽宁“不仅在东北振兴中,而且完全有可能在
中国经济新轮增长中走在前列,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区域中重要的增长极。”而由苏州市委
书记升任吉林省省长的王珉,在当选次日,即2005年1月30日的媒体见面会上慷慨陈词,要实
现吉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变“快走”为“快跑”,构建“南资北移通道”。
    一名叫葛焰的“老三届”不无自豪地说:“1977和1978年高考中能够考取的都是那时的优
秀人群,他们在校是出类拔萃的学生,由于缺乏背景或家庭成分不好,无法被保送到‘工农兵
大学’去念书,但一有机会他们便会蠢蠢欲动。”
    历史总是让适合的人去书写。改革开放使文革后的第一批大学生走上了为他们准备的舞台,
与后来者相比,他们的契机显然更好,许多人大学毕业后便进入省级各大机关,研究院校和大
型国企,位处一社会决策层,加之经历丰富,对中国问题认识深透,在决策时更能科学系统地
对待问题。
    继续的成长经历同时给了他们一份难得的经验,这一代人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同时锤炼
了自己的意志。“与年轻的干部相比,他们这代人更加乐意吃苦。生于50年代的这批领导,兼
有出生于革命年代的干部的群众工作能力和出生于六七十年代的这一批人所接受的良好教育,
可以说是吸取二者之长。”国家行政学院的姜平教授说。
    完整的学历和履历
    高学历和完整的个人履历,是这一代高官的突出特点。
    李克强在19岁中学毕业后即到安徽凤阳插队,担任过农村大队党支部书记,1982年在北京大
学法律系毕业后,翌年即成为共青团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时年28岁。10年后38岁时,出任团中
央第一书记。在此期间坚持学习获得了经济学博士学位。
    与李克强类似,李源潮也于1978年参加高考,在上海复旦大学数学系毕业后,曾在共青团系
统、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文化部等地任职。在此期间,他与李克强一道师从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
并一起合作出版了《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一书。
    有较高学历的还有:如杨传堂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市场经济专业研究生,浙江省省委书记习近
平大学时代是学法律专业的。
    除了在学历上比他们的前辈更高,“新生代”高官们还拥有更完整的履历。姜平认为,省长
的完整履历应包括以下内容:同时拥有基层工作经验和中央工作经验;拥有某个学科的专业素养
和某个领域的专业知识;做过副省级的某个行业的分管领导;还应该做过市级的一把手,知道如
何掌控全局。这其中,每一环都有助于他最后担当重任。姜平博士曾在江苏省组织部和中组部工
作多年,亲历了中国一二十年来干部培养机制的转变,现在则就职于专门培训中国中高级公务员
的国家行政学院。
    以出生于1950年的吉林省省长王珉为例,在他的履历中,这些必需的环节一个都不少:曾下
乡插队,当过工人,经过一番苦读,于1985年取得南京航空学院博士学位。他的身份在10年中由
大学教授转变为省长,其过程是这样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江苏省省长助理—江苏省
副省长—苏州市委书记—吉林省委副书记—吉林省省长。
    人文背景渐成主流
    50年代出生的干部走上前台之后,中国党政领导干部的专业结构也在悄悄地发生改变。与过
去十几年中技术类工程师出身的官员占多数不同,大批人文及社会科学专业人才开始在政坛崭露
头角。
    据本报不完全统计,在11名50年代出生的省级党政一把手中,人文类学科出身的就有8人,工
科专业的只有2人(另有1人专业不详)。变化显然不是突如其来的。在姜平看来,人为学科背景
的官员逐渐增多,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上世纪80年代正逢改革开放之初,那一批大学毕业生多数
都充实到了管理岗位上,其中尤其以经济管理和法律专业最受欢迎。
    中央党校的赵虎吉教授也曾经就领导干部发生的变化分析说:“随着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从经济
增长一边倒转向均衡发展,目前急需管理及调整型人才。”
    出生于50年代的人是近来在中国政坛调动最频繁、最活跃的群体。其中青海省省委书记赵乐际
年仅48岁,是中国目前最年轻的省委书记。50年代出生的官员集体登场,也可以看成是中国高级领
导层代际交替的前奏。
    可以预料的是,未来一段时间相应的人事调整还将继续,将有更多50一代走到台前。
    实干与创新
    灿烂的笑容背后,掩盖着严峻的考验,中央把当前中国最需要创新发展模式的地域交到这批中
国政坛最年轻的省部级官员手中:东北急需甩掉旧包袱,重新构建产业模式,王珉要跨越这个考验。
    “生于50年代这一批领导,与比他们更年长的那一批领导相比,不仅知识层面更高,更重要的
是思维活跃开阔,这对能否做一个好的领导来说至关重要。”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姜平说。在他看来,
生于50年代的领导人有许多优秀的共同特征,比如知识水平更高,经历丰富,对中国问题了解深透,
意志坚强,但他最推崇的还是这一条:敢想敢干敢闯,也正因为如此,中央把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新
路的重要任务交给了他们。
     ——引自《时代人物周报》本刊有删节
    注:习近平已于2007年3月就任上海市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