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综合资讯
于建设写《万岁赤峰》(之十三)
作者/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186 更新时间:1970-01-01

【字体:缩小放大

于建设写《万岁赤峰》(之十三) 
              霜冷高原
    清朝入关前的中国存在着四大政治和军事集团,除了努尔哈赤为首的后金,还有崇祯为皇帝的大明
王朝,林丹汗为首的北元政权和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事实上是满蒙联合入关的,并迅速统一了中原,
将中国的封建时代推到了一个辉煌的极至。
    三百年前康熙皇帝号召这里的蒙古王公报效了大片荒山,设立了木兰围场。在王爷们进京值班的路
上有一个叫做热河泉的地方营建了避暑山庄。康熙大帝写到“丽草金莲涌,浓阴碧树高。““重岭叠云
烟,旌旗拂塞天。草香熏翠幄,花暖接红川。”当时的塞外一望无际,平地松林千里,金莲花如潮水般
地涌动。远山近水笼罩着青纱般的薄雾,绿草鲜花馨香暗涌,秋弥大帐中也浸满了山野的香风。奇花异
卉竞相开放,万里山川都变成:了万紫千红的海洋。可见当时的塞外是何等的奇伟、瑰丽,康熙大帝的
心情是多么舒展,多么豪迈。中国的封建王朝确实到了一个辉煌的顶峰。随行的文人高士奇也描写过散
猎的情景:“夕阳下西岭,平楚升荒烟,旌旗散晚猎,万马奔前川。”一年一度为时三个月的皇家围猎
行动可谓规模浩大。每次秋弥少则一万多人,多则六七万人,狼旗大纛,万马奔腾,气势如虹。郎士宁
曾经用他的画笔细致又生动地描摹过当时的盛大场面。康熙的一生中曾经发动了48次秋弥大典。
    规模盛大的木兰秋弥,要保持八旗弟子的强劲武风,不废鞍马射猎;一年一度在这里召见草原上的
诸位王公,笼络蒙古上层人士的情感;随时可以监控草原上的动静;康熙皇帝深知在蒙古高原上曾经卷
起过横跨欧亚大陆的狂飙。在一系列的重大政治、经济和军事的部署中,一座避暑山庄和一处木兰围场,
竟然让人感觉到是那样山水葱茏,慈眉善目。在康熙时代看来修筑长城的事情仿佛成了笑柄。中国历史
上一直困扰中央政权的南北方问题在木兰秋弥的活动中化成了辽远的陈年旧事。
    不过,满清入关尘埃落定后,朝廷的目光还是盯着北方,“分封以治其性,崇释以治其生,”是终
清一代在草原地区的基本国策。推行满族八旗制度,划地而治,中央理藩院直接署理各旗王公。朝廷拨
款资助各旗王公营建了草原上的王府,划地封王世袭罔替。盟旗制度为草原带来了秩序和宁静,同时极
端的秩序和宁静,又为草原地区带来了二百年的经济和社会的停滞。事实上,晚清王公中的志士仁人也
看到了这一政策的严重弊端。以贡桑诺尔布为代表的进步力量,下决心革故鼎新,打破禁锢,推动蒙古
地区经济和文化的进步。清代营建了多如牛毛的喇嘛寺庙,限制了草原地区的人丁繁衍,麻 醉了人们的
斗争精神,喇嘛教成了全面渗透到草原深处的主流文化。关公老爷成了喇嘛教中的迦兰神,其教化和象征
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满族是大哥刘备,蒙古族是二弟关公,“忠义”二字是时时不可忘记的。皇帝笑日:
一座喇嘛庙,胜过十万兵。事实上康熙在乌兰布统游刃有余地平定了噶尔丹的战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