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柴春泽文集

专题栏目

柴春泽的信是怎样写出来的?(历史资料)
作者/来源:本站 点击数:271 更新时间:2009-03-12

【字体:缩小放大

柴春泽的信是怎样写出来的?

一九七四年一月六日《辽宁日报》

    辽宁省昭乌达盟翁牛特旗玉田皋公社玉田皋大队下乡知识青年柴春泽,给他父亲的那封敢于反潮流,敢于同旧的传统观念彻底决裂的信,是怎样写出来的?最近,我们访问了玉田皋大队和柴春泽同志。他下乡两年来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哺育下,在党组织和贫下中农的教育下,刻苦锻炼,迅速成长的事实是最好的回答。“我们的理想离不开历史发展的方向”

    打开柴春泽的笔记,一篇抒发革命豪情的短文,立刻把我们吸引住了。

    “震撼世界的伟大的红卫兵运动,在我国青年运动史上谱写了雄伟壮丽的新篇章。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伟大红卫兵运动的继续和发展。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滚滚向前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洪流,必然犹如奔腾的长江水冲破上流峡谷而展现为浩瀚的江面一样,彻底摧毁旧世界遗留下来的陈腐观念的阻拦,奔向共产主义这一最崇高的理想。”

    柴春泽扎根农村干革命的思想为什么那样坚定?他那满怀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心胸为什么那样广阔?从这篇短文,不是可以看得很清楚了吗!

    柴春泽下乡前是赤峰市红代会副主任,赤峰六中红卫兵团团长。一九七一年十二月,中学毕业时,这个红卫兵运动的带头人,又成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带头人。在学校里,他第一个贴出了上山下乡的大字报:“横下一条心,扎根在农村,勇挑革命担,志做新农民!”

    这年的毕业生是“四个面向”,柴春泽选择了面向农村。到什么地方去呢?当时他们学校下乡的地点有两个,一个是赤峰县,一个是翁牛特旗。柴春泽说:“我要选择风沙大、离城远的翁牛特旗玉田皋公社插队落户。越是艰苦的地方,越能锻炼人。”

    一九七一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是毛主席关于“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发表三周年。就在这个光辉的日子里,柴春泽和他的战友们踏上征途,开赴三大革命运动的第一线。

    到玉田皋公社,柴春泽看到的第一个镜头,是贫下中农拉着骆驼,赶着大车,热烈迎接的场面,第二个镜头是一位生产队长因为分配给他们的知识青年少,和公社干部争得面红耳赤。柴春泽心想,贫下中农是多么欢迎我们哪!他决心不辜负党和贫下中农的期望,象红柳一样,在玉田皋的沙窝子里扎下根去,为建设玉田皋献出自己的青春。

    新的生活开始了,新的斗争也同时开始了。

    柴春泽首先和他的战友们访贫问苦,了解这里阶级斗争现状和贫下中农的生活现状。老贫农给他们忆苦思甜,讲玉田皋的村史、两条路线斗争史,激励他们接好革命的班,早日让玉田皋变大寨。柴春泽听了这些心里热乎乎的:“我们在这里真是大有作为啊!”

    不久,他们和贫下中农一起修“团结渠”。开工的第一天,大自然好象故意要考验一下这些青年,狂风卷起的白沙遮天蔽日,刮得人们浑身上下简直成了“沙子人”。柴春泽看看贫下中农毫不在意,决心向贫下中农学习。他也脱下棉袄,抡起大镐,迎着风沙,不停战斗。手磨出了鲜血,他缠上手绢,还是不声不响地干。

    一连十几天风沙不止,有的人有点顶不住了:“这地方风沙这么大,一天两天咬牙坚持还行,长了什么时候是个头啊!”不久,青年点就出现一股“转点风”。有的青年找柴春泽,想要转到条件较好的地方去;有的青年拿着家长来的让他转点的信,找柴春泽商量怎么办?柴春泽和这些同学一个个谈心,少的六、七次,多的十几次。有一次他和战友王忠一直谈到深夜。开始,他们共同回忆了生产队长薛建青给他们讲述的革命先辈为解放玉田皋这块土地,流血牺牲,英勇奋斗的业绩,末了,柴春泽语重心长地对王忠说:“小王,革命先烈为之奋战的共产主义,他们没能亲自看见,我们应该努力实现他们的理想。”王忠越想越惭愧,他立刻悔恨地把想要转走的信撕碎了,坚决地表示,“好!我一定要在玉田皋扎根!”

    就在这时,柴春泽也接到父亲一封来信,让他转到赤峰县去。这件事对他触动比较大。他从父亲的来信,联想到社会上一些人头脑中存在的“官贵民贱”、“重城轻乡”的旧思想,深深感到,我们生活在尖锐激烈的路线斗争中,单凭朴素的阶级咸情和实际行动影响同学不够了。可是如何从理论上说服这些人呢?“我们的斗争需要马克思主义。”在那些日子里,他白天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夜晚如饥似渴地学习马列和毛主席的书。常常是深夜了,他还坐在自制的小木凳上,守在煤油灯前,一遍又一遍地学习《共产党宣言》、《青年运动的方向》……。通过学习,他逐渐从纷纭复杂的现象中看出了两个阶级争夺青年一代的斗争。刘少奇和林彪,一个鼓吹“下乡镀金”,一个污蔑下乡是“变相劳改”,都想借助于旧的传统观念,把青年一代引向修正主义道路,复辟资本主义。青年点出现的这股“转点风”,则是人们在旧的传统观念束缚下,受了这种反动观点的影响。这是一场思想领域里尖锐的两条路线斗争,要牢固地扎根农村干革命,必须实行《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的“两个彻底决裂”。革命导师的教导,打开了他的心窍,他在日记中写道.“我要做决裂旧观念的先锋,当敢于反潮流的闯将。”

    谁想帮助动摇者,自己首先应当不动摇。柴春泽给他父亲写了回信:“爸爸,我是响应毛主席的指示来到农村的,您是一个具有二十七年党龄的共产党员,我建议您考虑一下您的意见是否符合党的利益。”他在信中再一次表示要和贫下中农一起共同建设玉田泉,为实现共产主义当一辈子农民的决心。几天后,父亲回信作了自我批评,支持柴春泽的志愿。柴春泽很高兴,在农村扎根的信心更足了,干的也更出色了。

    柴春泽从父亲的回信中,得到这样一个启示:家庭,对知识青年能否“扎根”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有些家长本来就是农民出身,却担心子女当农民,他们自己在党和毛主席领导下解放了,却忘记了世界上还有千千万万没解放的农民,所以总是暗暗地对子女灌输“镀金回城”思想。柴春泽想,我应该把眼界放宽,到社会上去,帮助家长同旧的传统观念决裂。他给自己定了一条规矩:回赤峰第一件事是“家访”。有一次,他回赤峰十二天,走访了五十八家。他向家长汇报同学在农村的成长和进步。他恳切地向家长们说:不要只管子女的吃和穿,要关心子女的世界观,“总开关”出毛病了,机器就要出故障。他还利用在赤峰熟人多的好条件,广泛和他们谈心、通信,交流上山下乡的收获,批驳各种错误论调。一九七二年春节回家,他和青年点同学一起,在母校举办了家长路线教育座谈会,有一位家长说:“玉田皋那地方不平常啊!不少先烈牺牲在那里。你们要建设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地方。我们不是关心你们挣多少工分,是希望你们成为革命事业的接班人。”革命前辈的谆谆嘱咐,使青年们激动得热泪盈眶,扎根农村干革命的信心更加坚定了。“我们的幸福是争当坚持斗争的闯将”

    柴春泽和他的战友来到农村后,在大队党支部领导下,积极投入了批林整风运动。他们和贫下中农一起,口诛笔伐林彪反党集团的滔天罪行。柴春泽还多次参加了大队、公社、旗委举办的批林整风学习班。在学习班里,他挤时间读了《国家与革命》、《无产阶级革命和叛徒考茨基》等马列著作,进一步认清了我们党同林彪反党集团的斗争是围绕着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还是颠覆无产阶级专政,复辟资本主义这样一个根本大事来进行的。怎样防止这伙丑类把复辟的希望变成复辟的行动呢?柴春泽下了决心,一定按毛主席教导,把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落实到农村。他要在农村阶级斗争、路线斗争的风口浪头上摸爬滚打,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而献身。

    一九七二年秋,生产队分配他和6个知识青年护秋。人家告诉他:“这是个得罪人的差使。”柴春泽说:“要想逃避斗争,除非別出生,既然出生在世,何必怕斗争。”柴春泽担任护秋任务后,坚持原则,敢于同损害集体利益的坏人坏事进行斗争,受到贫下中农的热情称赞。但是,生产队一个一贯偷盗的坏家伙气坏了,他恶狠狠地咒骂柴春泽:“不用你瞎跳躂,早晚把你掐死!”这话传到柴春泽的耳朵里,他一笑说:“革命者就是在咒骂声中成长,为共产主义奋斗死都不怕,还怕威胁和恐吓!”柴春泽他们同贫下中农一起坚决斗争,揭发了坏家伙的一切罪行,公安机关依法逮捕了这个罪犯。

    五队的领导班子成员曾一度不团结,柴春泽很关心,认为这个问题直接影响无产阶级专政任务的落实。他根据平时的调查了解,分別找这些同志三番五次谈心。在一次会议上,他还直言不讳地批评了一个同志的不正之风。会后又耐心找这个同志谈。终于使同志们重新团结起来,不正之风也有所纠正。这时他欣慰地咸到尽了一个人民公社新社员的义务。

    有的人看柴春泽这样坚持原则、坚持斗争,担心地向他说:“小柴,你老是这样斗,不怕影响你入党啊!”柴春泽那时正在申请入党,他又习惯地打开《共产党宣言》,当读到“共产党人可以用一句话把自己的理论概括起来:消灭私有制。”心里一下子豁亮了。他想:“为了自己入党就不坚持原则,带着这样的私有观念能入党吗?不能。不能身拉革命车,脑里装着私字货。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决定了我们的哲学是斗争哲学。”

    有一次,他听生产队长委屈地抱怨:“黄书记太厉害了。”听到这种反映,柴春泽联系自己的感受,确实觉得公社党委书记黄珍同志应该讲究一点工作方法。于是他抽空从青年点跑到公社,找黄珍同志提出了自己的意见。黄珍是柴春泽尊敬的革命前辈,在柴春泽前进的征途上,给了他不少帮助,鼓励他,支持他,也教育他。现在黄珍听柴春泽直率地给自己提意见,心里不由得高兴地想:“‘政治课’上到我头上了,太好了!”他立即表示热烈欢迎柴春泽的意见,并鼓励他今后继续发扬这种大公无私,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

    党组织对柴春泽的一言一行,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一致认为这是棵好苗子,有志气,有出息。一九七三年六月,支部书记赵庆志亲自做了柴春泽的入党介绍人。柴春泽入党以后,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决心把玉田皋这个烈士鲜血染过的地方建设得更加美好。

    “重要的工作任务摆在我们面前,我们不能让它‘摆’在面前,而应当把它挑在肩上,前进!玉田泉还没有变大寨,我们知识青年要干起来。”柴春泽积极主张把知识青年小点合并成大点。在公社党委和大队党支部领导下,他们于一九七三年春天把青年点合并了,建立了青年队。在建队会上,柴春泽无限深情地向大家描述了青年队的发展远景。他说:“我们要在这里建立向大自然开战的前沿阵地。那一眼望不到边的沙丘,不正是威胁农业生产的大敌吗!那不也正如战争年代国民党反动派的一座座碉堡吗,开战!大干敢战天,要向沙丘开战,几年后,不就变成绿洲了吗!”建队的第一天,柴春泽带领大家开始栽树战斗。育苗,需要打井引水。沙窝能打井吗?有人怀疑。柴春泽请教了贫下中农。进点的老贫农说:“只要有决心就能打成。”在贫下中农的帮助下,柴春泽带领伙伴们日夜苦战,井筒终于挖出来了。为了防止沙帮塌落,得马上需要下并盘。谁下去?井帮的沙块哗哗地向水中倒着。柴春泽说:“我了。”他赤着脚跳在水里,连续战斗。別人要换他,他谢绝了。初春的昭乌达盟原野,穿着棉衣还打噤噤,何况赤着脚站在水里?可柴春泽以顽强的革命毅力,一直坚持干完。“知识青年打成井了!”这消息轰动了玉田皋大队。贫下中农个个赞扬说:有了这一代新农民,沙窝不愁学大寨。一春天,他们育了十亩树苗,栽了四十亩小树。

    一九七三年八月,柴春泽担任了大队党支部副书记的工作。担子重了,革命的责任感更强了。他认识到自己所处的地位,更加感到一步也不能离开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一天也不能脱离斗争实践。有一天,他安排完队里的木工活,已经快晌午了,炊事员叫他等着吃了饭再走。他说。同学们都没回来,我怎能呆下!走到地里,大家都在起胡萝卜,他让大家回去吃午饭,自己却留下猛干起来。他想,我必须自觉补上上午误的工,不让贪图安逸的阴影投到自己的身上。劳动的汗水糊住了眼睛,他顾不得擦,继续干着。等同学们上工,只见挖出来的胡萝卜比一个人一上午挖的还要多,大家十分感动。

    柴春泽用实际行动影响着大家,大家也象柴春泽那样,自觉的为创社会主义大业不分昼夜地干。苦和累磨练了年轻人的意志,年轻人凭着结满硬茧的双手,换来了丰收的果实。十九个人耕种了四百多亩土地,一九七三年获得了好收成。“我们的家庭观离不开全人类的解放”

    柴春泽在农村广阔天地里所以能迅速成长,是因为他在党组织和贫下中农教育下,认真读了马列的书和毛主席的书。下乡前,在学校时,柴春泽就是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积极分子。下乡后,特别是经过批林整风运动,柴春泽向自己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们能不能接好这个革命的班,接过来能否承担得好?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他无数次地“解剖自己”,认为现在迫切的问题是在三大革命实践中,认真攻读马列的书、毛主席的书,改造世界观。两年来,他通读了《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学习了《共产党宣言》、《法兰西内战》、《国家与革命》、《自然辩证法》、《无产阶级革命和叛徒考茨基》等马列著作,选学了《反杜林论》、《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的有关章节,坚持写了二十八万字的学习心得和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体会的笔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哺育,使他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在农村扎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志更坚定了。

    就在柴春泽一心要在农村创社会主义大业的时候,战友们交给他一封家信,是父亲来的。父亲告诉他,有一个招工的机会,要他准备好。

    柴春泽看着家信,想了很多。看来,决裂旧观念是真难呵,爸爸思想的反复,说明了决裂旧观念这场斗争的长期性。怎么办?他毫不迟疑,立即动手给公社党委、旗委、盟上山下乡办公室写信,请他们在万一真有此事时,务必果断地做出“不同意”的决定。

    可是,怎么回答爸爸的来信呢?

    柴春泽打开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认真地读起来。他在日记中,写了这样一段读书心得。“我们的理想离不开历史发展的方向,我们的前途离不开共产主义的航向,我们的幸福是争当坚持斗争的闯将,我们的家庭观离不开全人类的解放。奔着这个大目标,我要冲破一切羁绊。”他动手给爸爸写了一封充满革命豪情的长信,抒发了他为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一辈子扎根农村的雄心壮志。

    这以后,在团支部大会上,柴春泽宣读了爸爸的来信和他的回信,请大家讨论。

    战友们被他的行动所感动,可是也有的同学认为:柴春泽这样做,是不是太过份了?

    是太过份了吗?柴春泽响亮地回答:“不!对于旧的传统.观念,就是要作彻底的决裂,不管它来自哪一方。在关系到执行哪一条路线的大问题上,我不明确表示自己的态度,就是对革命的背叛,对党性的背叛。”他还讲:用传统的宗法观念看问题,我的行动是“犯上”,可我们就是要用无产阶级新型的父子关系来和它对抗。

    柴春泽的行动对战友们是一次生动的路线教育,同学们都激动地表示要向他学习。他的父亲在儿子的革命精神鼓舞下,也改变了原来的想法。这位在旧社会苦大仇深的老共产党员,深感自己没有跟上革命的步伐。他手捧儿子的来信,语重心长地教育还在身边的子女,要他们好好地向哥哥学习。

    一九七三年十月,党组织调柴春泽到公社任党委副书记,并准备让他转为国家干部,挣工资。柴春泽听到这个消息,深为不安,玉田皋还没有变大寨,我怎么能离开自己成长的地方!他着急地给上级领导几次写信、面谈,满怀激情地表示:革命的重担我要挑,可无论如何别叫我离开玉田皋,我要坚持劳动挣工分,这样,有利于贫下中农对我再教育,更有利于培养我不忘艰苦奋斗的好传统。

    党组织再一次支持了他,柴春泽高兴地在全旗广播大会上表示了这样的决心:“广阔天地是战场,共产主义是理想,扎根农村干革命,誓把一生献给党。”此时此刻,在柴春泽的心里,又描绘出了建设玉田皋的新蓝图。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革命小将在继续革命的大道上,正在阔步向前!

    共青团昭乌达盟委员会

    《昭乌达报》记者

    《辽宁日报》记者

    (原载一九七四年一月六日《辽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