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谢春池文集

专题栏目

谢春池为了作家梦下乡10年
作者/来源:本站 点击数:5250 更新时间:2009-10-13

【字体:缩小放大

谢春池为了作家梦下乡10年

 时间:2008-12-16 作者:罗琳


  谢春池,951年出生, 1969年6月到闽西上杭插队,1989年8月回厦。现为《厦门文学》副总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过的知青文学作品有《我知道,我是一个永远的知青》等4部,主编的知青图书有《告诉后代》等7部(其中《触摸知青的血脉》、《我们的亲情》即将出版)。

  为了作家梦去下乡

  1951年生于厦门的谢春池,1967年初中毕业于厦门大同中学(四中)。他是家中的独子,完全有理由不去插队,但为了当作家,1969年6月2日他自愿到龙岩地区上杭县湖洋公社插队——他要到革命老区去写诗歌写小说。

  为了这个作家梦,他付出的代价是在闽西乡村一呆就是十个年头。直到1979年7月,他才调到泉州华侨大学,而真正回到故乡厦门,则是在1989年的8月。

  在插队漫长而又艰苦的岁月里,他坚持文艺创作,发表了一批作品,并且加入了福建作协、中国作协。如愿以偿当上作家的谢春池,和成千上万的知青不同,他说自己“青春无悔”,或许正是这段岁月成就了他,知青生活成为他创作的源泉之一,并且永远有汩汩的活水,没有因为岁月的流逝而淡漠。他把自己定位为“知青作家”,知青情结则成为他今生最深的情结,融入并导引他的生活和生命。

  为了同代人往后看

  1989年是厦门老三届知青插队闽西20周年,谢春池写了一篇散文《告诉后代》,“谨以此文献给20年前一同从厦门奔赴闽西的知青朋友们”,文章在厦门某报发表。此前,他发表过的所有的作品都没有这篇反响大。谢春池回到厦门后,除了融进家乡的老三届知青群体中,他所想到的是自己为这个群体说话做事,并以文学的手段为这个群体说话做事。“我觉得别无选择但我完全不需选择,多年之后发现,那样的言论和行为,正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谢春池用相当的精力来做与知青有关的事情,他不断地回到闽西那片土地——至今累计39次。“不仅仅是因为对那一片土地的感情,而是对自己对同代人的感情,这感情的分量很重。”谢春池说,回去不仅仅是去探望老乡,“也是去探望当年的自己,当年的我们”。他对葬送了一代人青春之地的感情是复杂的,有爱、恨、厌,不只是单一的,而是多层面多种味道的。

  在谢春池的策划组织下,厦门老三届和知青们从1995年至今,几乎每年都举行一次全市性的大型活动,这在国内知青群体中实不多见。《厦门文学》的中国第一本知青文学专号;1000多人参加的“厦门特区建设15周年老三届知青文艺庆祝会”;三次大规模的重返第二故乡;中国第一个老三届知青文化周;2004年厦门老三届·知青文化活动年……谢春池主编的知青图书《告诉后代》、《震撼与反响——我们和〈告诉后代〉》、《命定——厦门老三届知青人生纪实集》等……谢春池认为这些活动不是一般的怀旧与纪念,而是更注重人生体验的内涵,关键是要让这一代人的情绪有个发泄的通道,有个说话的机会,有个表现的空间。

  1995年3月,闽西的雨季,谢春池第一次踏上了寻找众多留在闽西的知青的路途。龙岩、上杭、武平、长汀、永定,整整20天,他探访了五六十个厦门知青。他们中的多数人生活困苦无助,除了他们厦门的亲人,他们几乎被遗忘了。谢春池是20多年来第一个专程从厦门来探望他们的人。不少知青希望谢春池能够用笔把他们的现状向有关部门反映,有的知青却表示怀疑。

  谢春池对做这件事情并没把握,但他觉得身为知青作家,有义务和责任为知青说话。于是,一篇8000多字的报告文学《寻找最后的知青——写给留在闽西的200多名厦门知青》发表了。一石激起千层浪,这篇文章成为解决厦门知青遗留问题的转折点,经过多方支持和努力,厦门市委、市政府的两个相关文件使闽西知青中凡有子女的人,都可以把一个子女的户口无条件地迁回厦门。厦门市委、市政府还开始两年一度去闽西慰问厦门知青。

  谢春池说,他十分愿意把老三届和知青的事当做这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来做,这个信念不会改变也不会动摇。面对一些质疑和忠告,他承认自己固执地留守在那个历史的层面,承认自己向后看,“但,这并不能说明我淡视迎面而来的生活。”

  他的创作动力和灵感本未停留在一处,他的文学创作并不囿于老三届和知青题材。当然,已过知天命之年的他,还会一次次踏上前往闽西的路,还会为知青的事情不遗余力。“值与不值,惟自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