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交流资讯

专题栏目

出国今昔谈(之十一)
作者/来源:本站 点击数:387 更新时间:2004-05-27

【字体:缩小放大

出国今昔谈(之十一)

                               机场送别  柴春泽
                                    

 圆满结束泰国的会议日程后,3月28日,上午,我们在泰国曼谷机场与前来送行的泰国朋友,依依话别。
    领队张女士:称赞泰国方面接待热情,服务周到,新疆两位少数民族代表感谢对他们的特别关照。宁夏罗女士参观时不慎扭伤脚,泰国朋友曾背她行走数百米。离别之际她眼含热泪真诚地邀请泰国朋友一定要去她家乡做客……此时此景真有“不及汪伦送我情”之感。
    我有收藏资料的习惯,即使是28年前那次访日也要把介绍各地自然风光的资料收藏,哪怕是…—张机船票,一张节目入场券。访日时有纪律,外国朋友送的礼品,10元以下归自己,10元以上——律交公,即便这样,属于个人的礼品也因太多无法带回。代表团决定由我和云南省的小金,把无法带走的礼品资料装成几大纸箱悄悄送大使馆销毁,舍不得销毁的资料太多了。“近水楼台”,一些资料被我收藏带回国内保存至今。
    这次来泰国也是如此,收藏泰国旅游资料,没想到,这些早被泰国导游知晓,她特地复印了泰国76府划分图及电话区码等旅游资料送我,我真感到如获至宝。我问导游,接待我们这个会议团有什么感想,她说以前接待的,中国团都是某一省区、某一单位,像这样来自十七八个省的团队,还是第—次。开始,心里没有底,没想到你们人人都有一颗善良的中国心。她风趣的回答更加深了大家难舍的情感。
    泰国华人社团客属商会的一位年近七旬的王姓旅泰侨胞,见我们打着“国际交流”字样的旗子主动过来攀谈。我向他了解泰国民间如何看待中泰关系。他说一般的民众,主要是关心商贸等经济效益,他们只是从个人获得的实惠中感到中泰发展友好对个人也有好处。他家从祖辈就到了泰国,有几个朋友是泰国政府部门的公务员,自己虽然是搞养殖的,但一直十分关心中泰关系。他告诉我们,早在1989年就知道邓小平会见泰中总理时说过“中泰关系是不同社会制度下国家之间友好合作的典范。”他的谈话给人以不凡之感。我便与他一起探究中泰两国何以成为友好合作的典范。
    中泰两国白汉唐时期就有友好往来。明代276年中,阿瑜陀耶王朝派遣到叫国的使臣竟达112次,特别是郑和曾两次出使暹逻国,加深了十泰两国人民的友谊;中泰两国还有一种天然的纽带联系,那就是旅泰华侨。拉玛三世肘,移居泰国的华人已近百万,现在泰国的华人约有600万,,占泰国总人口10%以上首都曼谷居民中华人占2/5,不少华人可在泰国国家机关中任职引并深受欢迎,两国有着共同的经济互补利益。
    登机时间到了:这时,我见泰国朋友拉住领队的手说:“到香港你们的双脚只要一踏地,就立刻给我打手机报平安。”这凝聚着中泰两国人民友谊的话音,直到我坐到飞机的舷窗旁时,仍在我耳边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