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天津知青

专题栏目

天津知青情牵第二故乡
作者/来源:本站 点击数:5043 更新时间:2010-03-28

【字体:缩小放大

(核心提示)40年前,10万天津知青从海河之滨来到内蒙古草原,从呼伦贝尔到阿拉善,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40年后的今天,他们怀着对父老乡亲的感激之情,回到曾经留下青春和梦想的这片热土。不论离开多久,他们心里依旧满怀对草原的深情眷恋,对第二故乡的无限感激之情。

    40年后再聚首

    7月22日,30多名天津知青齐聚一堂,再次回到了第二故乡——内蒙古草原,共同回味当年那段蹉跎岁月。记者随同前往。
当汽车驶近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红格尔苏木乡时,正在田间地头忙碌的村民,挥舞着手臂,从不同方向向我们致意。村委会门前悬挂着的“热烈欢迎天津老知青回乡探亲”的标语让车上老知青们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直往下掉。

    从车上下来,老知青们的手被老乡们一双双布满老茧的大手紧握着……天津知青佟阜功激动地告诉记者:“看到老乡们的这种热情,感觉到更多的是亲情和温暖。”老乡们已经为知青准备好了丰盛的饭菜,知青们吃着猪肉炖粉条、酸白菜、山药熬豆腐、油炸糕,回味着当年结下的深厚友情,情感的闸门再次被撞开了。当年的老支书、老队长如今已是满头白发,回忆起当年带领知青们战天斗地的往事,仍如数家珍般激动不已,就像在谈论昨天的经历。

    老知青佟阜功对记者说:“知青时代已经成为过去,是对是错让历史评说,我们只想说,我们将青春奉献给草原,无怨无悔!”


    老知青合唱团为乡亲们献歌

    这次回来,老知青们带着他们唱了一辈子的草原歌曲,为第二故乡的父老乡亲献上了精彩的演出。在乌拉特前旗、武川县、四子王旗的3场演出中,这只由老知青组成的“草原情合唱团”受到老乡们的热烈欢迎。

    在现场观看演出时,不时会有观众用衣袖擦拭着脸上的泪水。武川县70岁的老人王二宝含着眼泪告诉记者:“台上的这些老知青曾经是和我一起奋斗过的老朋友,这么多年了,他们能再次回到这里,并带来这么优秀的演出,我感到非常高兴。”
老知青张世成告诉记者:“此次能为第二故乡的父老乡亲献上我们所喜爱的草原歌曲,我感到很荣幸。同时,也感到弘扬草原文化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美德。之所以用这样的形式弘扬草原文化,是因为我们这些老知青对草原充满着无限的感激与向往,希望草原的明天更加美好。”

    据了解,天津老知青“草原情合唱团”成立于2004年11月,成员以曾在内蒙古地区插队的老知青为主,共同的生活经历以及对第二故乡的挚爱,促使他们自发成立了这个合唱团。目前该合唱团有团员110人。
毕业于天津音乐学院的车列雷和吴季麟分别担任该合唱团的团长和指挥,他们也都是在内蒙古插队的老知青。经过几年的排练,该合唱团可以演唱近30余首曲目,他们曾多次参加演出和各类比赛。


一个快乐的大家庭

天津老知青“草原情合唱团”在乌拉特前旗、武川县和四子王旗演出时,很多人都慕名赶来观看演出,最多的时候现场观众达到上千人。

合唱团里洋溢着老知青浓浓的情谊,在这里他们又回到了那个无拘无束、同甘共苦的年代,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来到这里就好像又找到了组织,找到了家,找到了精神上的寄托,也找回了当年的记忆。”

合唱团的成员有的已经下岗,有些还在班上,他们的生活大多并不轻松,上有老下有小,为了唱歌,他们要把家里家外的事情都处理好。

老知青胡国振告诉记者:“合唱团就是一个快乐的大家庭,在这里大家少了很多烦恼,交到了不少朋友,精神上得到了很大的满足。最重要的是提高了个人的文化品位,生活更充实,更有意义了。今后,我们要用美好的歌声展示那个特殊年代中产生出的特殊群体——老知青的情怀!”

知青敖包守护草原

祭敖包是草原人民祈求家乡风调雨顺、驼肥马壮、平安吉祥、寄托美好心愿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在四子王旗,有着内蒙古最古老与最年轻的知青敖包,知青敖包寄托着天津知青对草原的祝福和向往。

据了解,内蒙古境内最古老的知青敖包,位于四子王旗境内的罕乌拉山顶,是当年插队到这里的天津知青发现后为其命名的。最古老的知青敖包的主敖包高6米、底径25米,分底座、甬道、包顶三层,全用黑色石片、石块垒建而成,上面饰有许多宗教饰物和彩带。主敖包的四周分布着大小不等的敖包100余个,其规模之大,堪称敖包之首。

内蒙古最年轻的知青敖包,位于四子王旗乌兰花镇千亩知青林中一个较高的山坡上,建于2004年7月,是由数百名来自天津北京上海等地的知青放上从各地带来的小石头垒成。


勾起当年的记忆

“这座砖木结构的房屋坐南朝北,是我曾经住过的老房子。当年,从天津插队来到这里,我没有房子住,是一位老乡腾出了自己居住的房子让我住,直到现在我都会常常想起他……”当车行驶在四子王旗红格尔乡附近时,眼前一座破旧的房子勾起了老知青张立琴的记忆。

张立琴告诉记者:“看到这间房子,自然会想起房东。她当时大概还不到50岁,但看上去好象已年过花甲。她虽然个子矮小,脸庞瘦削,头发却总是丝丝发亮,整齐地盘在脑后。她喜欢一手捧着个水烟壶,一手拈着个点烟的纸捻儿,悠闲地一边讲话一边让烟从鼻孔喷出。我住的房子不到20平方米,我就用木板一隔为二,变成了两间房子。”
在这间房子里,张立琴看了许多小说,是在那个年代想方设法四处收罗来的,印象深刻的有《钢铁是怎样练成的》、《勇敢》、《西湖佳话》等。


   弥足珍贵的经历

说起知青的生活,不少老知青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流出了幸福的眼泪,他们告诉记者:“人生能有这样的经历实属不易,是人生中的一份宝贵经历,值得终生怀念和珍惜。”

天津老知青杨晓蓉是1968年9月3日离开天津前往内蒙古武川县壕赖山公社插队的,先后当过代课教师、中学教师、统计员等,1976年,知青返乡时回到天津。杨晓蓉说:“我人生中最宝贵的一段时光是在内蒙古度过的,因此这段知青岁月更加弥足珍贵。与我有过同样经历的知青都把内蒙古草原视为第二故乡。”


知青的生活是艰苦的。杨晓蓉对记者说:“没有这段知青经历,我们不可能了解祖国的农村、牧区,不可能了解内蒙古那美丽风景背后少数民族同胞的生活和工作情况,不可能懂得贫困及生活的艰辛。不了解农村就不了解中国,我们在农村吃过苦,但我们成长了,而且在内蒙古所积累下的阅历、能力尤其是敢于与任何艰难困苦搏斗的精神,在城市里是完成不了的。近几年,国内不少省区都有知青回到当年生活过的地方看望父老乡亲,这种情结己演化成为第二故乡经济发展出力的行动。在这个潮流中,天津知情纷纷返回当年插队的山村,他们至今仍牵挂着第二故乡,想用自己的行动为第二故乡的发展做些微薄的贡献。”

聆听知青故事

天津老知青“草原情合唱团”在武川县演出时,一位观众看演出的同时不时用手绢擦拭着脸上的泪水。他叫刘志勇,目前在呼和浩特市某机关工作,这次是特意从呼和浩特市赶来看老知青们演出的,因为他是听着老知青的故事成长起来的。

 刘志勇说,对于一个在70年代末出生的人来说,知青这个词有着绝对的吸引力。虽然所有关于知青的印象和记忆,绝大多数都来自父母的讲述,来自文学作品,来自影视剧,但这并不妨碍他对那个年代的人们的迷恋。他说:“虽然我知道,在那个特殊历史背景下,他们所承受的伤痛并不是我能理解和体会的,但对他们那段年轻的岁月和昂扬的青春,我发自内心的尊敬。还记得那时候吃完晚饭写完作业,我们兄妹三个就围坐在母亲身边,听母亲讲那些插队到母亲所在的村子的来自大城市的知青的故事……每每回忆起这些往事,母亲的脸上总是散发出一种淡淡的光彩,眼神里是对青春时代的无限向往。”

 上了高中,刘志勇接触到很多关于知青的文学作品,如:任毅的《南京知青之歌》、郭路生的《相信未来》等,老知青们以一代人的心灵历程,抒发了在那个特殊年代所拥有的理想、追求、真诚和尊严。刘志勇读得最多的是叶辛的《蹉跎岁月》、梁晓声的《今夜有暴风雪》、老鬼的《雪色黄昏》等激扬知青们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的力作,还有史铁生的《我遥远的清平湾》,当年知青们走过的那段难忘的岁月,让刘志勇有种莫名的向往。文/刘 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