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交流资讯

专题栏目

辽宁知青难忘的那段知青岁月
作者/来源:本站 点击数:5845 更新时间:2009-07-24

【字体:缩小放大

  57岁的何世英想到当知青的日子不禁感慨万分 ■本报记者 王野 摄

  说说你的知青故事

  从即日起,本报启动“回首40年重走知青路”大型策划活动,带领大家去寻找当年的人,当年的情。

  我们想知道,在当年的知青点,发生过哪些让你终生难忘的事,哪些人又对你的人生产生了影响?

  我们更想知道,那段知青岁月是否成为你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对你以后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如果你是当年的知青,如果你是当年“上山下乡运动”的见证者,如果你的手中至今还保留着那个年代很有特色的老物件、有珍贵意义的老照片,或者你有催人奋进的故事,都可以参与进来。

  总之,你的知青故事,我们都想知道。

  参与方式

  1.拨打本报热线:024-86268636 

  2.发电子邮件

  E-mail:86268636@hscb.com.cn。

  3.给我们写信

  请邮寄到沈阳市皇姑区崇山东路71号热线新闻部收,注明“回首40年重走知青路活动”字样。邮编110032


  新闻提示

  40年前,对于中国当年的青年来说,是非常特殊的一年。从这一年开始,一场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迅速席卷全国。

  这一运动持续了10多年,因为这场运动,一些人的人生轨迹因此改变。同时,这场运动也造就了一个时代所特有的名词知青。

  “知青”是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一群人,不管对那场运动如何评判,不管是被耽误的一代,还是苦难的一代,但有一点,知青们都曾是激情燃烧的一代。那时岁月中所经历的一切,已成了他们人生中最难忘的记忆。

  吴长松,74岁,1968年任沈阳市革命委员会政治工作组办公室副主任,1974年任沈阳市知识青年办公室副主任。

  对于那年、那事,吴长松很愿意回忆,“我是亲身见证了那个年代的知青,他们的苦与乐,付出与收获,我都看在眼里,因此我对‘知青’这个特有的词语,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

  “上山下乡”在1968年前就有

  1956年1月,中央提出,城市中的中、小学毕业的青年,除了能够在城市升学、就业以外,应当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上山下乡去参加农业生产、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

  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以“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为题,报道了甘肃省会宁县部分城镇居民奔赴农业生产第一线,到农村安家落户的消息。《人民日报》同时配发了毛泽东的指示(又称“1222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的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

  指示发出后,各地迅速响应毛主席的最高指示,一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很快就席卷了全国。

  事实上,知青上山下乡比这更早些。

  吴长松说,“最早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出现在上世纪50年代,1956年1月,中央提出,城市中的中、小学毕业的青年,除了能够在城市升学、就业以外,应当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上山下乡去参加农业生产、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这里是中央首次把城镇知青参加农业生产概括为‘上山下乡’,以后一直沿用。所以,真正的知青上山下乡距离现在远远不止40年。”

  这一观点也得到了一些专家和知青们的认同。

  沈阳学习“株洲经验”

  当时沈阳市应届毕业生67000人,往届毕业生12000人,加在一起接近80000人,又有“株洲经验”,因此沈阳各级政府动员党、政、工、学,全民抓知青工作

  全国大规模掀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后,具体到各省市又略微有所不同,辽宁各个城市的行动速度也是非常迅速。

  当时主抓城市青年下乡动员工作的吴长松,对当时的情况感触颇深,“时任沈阳团市委书记的赵云秀,从内部刊物上看到了知青的‘株洲经验’,这是一种厂社挂钩安置知识青年的一种办法,上报市委后,很快得到批复,同意此种办法。沈阳安置知青的模式,也迅速按‘株洲经验’行动起来。”

  这里还有一个背景,当时沈阳市应届毕业生67000人,往届毕业生12000人,加在一起接近80000人,又有“株洲经验”,因此沈阳各级政府动员党、政、工、学,全民抓知青工作。

  但具体落实时遇到了相当大的阻力和困难。

  吴长松说,在他的记录当中,“当时沈阳各个基层单位组织过1869次会议,全省的就更多了。”当时有一句挺流行的话,叫“三要”“三不要”“三愿意”“三不愿意”:要大工厂的,不要小工厂的;要工交企业的,不要财贸、文教、机关、学校、街道的;要其他城镇下乡的,不要本镇下乡;知青们愿意去近的,不愿意去远的;愿意去交通线沿线的,不愿意去偏僻山村的;愿意去收入高一点的社队,不愿意去收入低的地方。

  时任知青办副主任的王永兰主抓下乡青年的安置工作,她对此深有体会,“安置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稍微动员、处理不好,就会出问题。”

  辽宁知青闻名全国

  那句“要泥饭碗,不要铁饭碗”一度成为那个年代最流行的一句话,很多年轻人都把这句话当作自己人生的座右铭,并为之奋斗

  在众多知青典型中,辽宁的知青典型闻名全国。

  吴长松说,“知青办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得下去找下乡的先进典型进行宣传。”下乡知青刘继业就是其中的一个佼佼者。

  刘继业的那句“要泥饭碗,不要铁饭碗”一度成为那个年代最流行的一句话,很多年轻人都把这句话当作自己人生的座右铭,并为之奋斗。

  多年以后,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刘继业说,“对于当时的选择一点都不后悔,虽然在城里有了固定工作,但我还是选择继续下乡,那段知青经历是我一生的财富,是我一生难忘的记忆,不亲身经历过那段岁月的人,是很难懂的。”

  上个世纪70年代,辽宁知青吴献忠、柴春泽等12名知青发出“扎根农村60年”的倡议,一时间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尤其以柴春泽给他父亲写了一封拒绝回城意见的信,最为突出。他曾在心中发下誓言:扎根农村争取奋斗60年,建设农村不获胜利心不甘!

  1974年1月5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以《敢于同旧传统观念决裂的好青年》为题,对他给父亲的复信做了全面报道。1974年1月26日,共青团辽宁省委也发出了关于向柴春泽同志学习的通知。

  柴春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起当年的点点滴滴,仍然很激动,“当时就是一个想法,准备扎根农村,踏踏实实干一辈子革命事业。父亲的信和我给父亲的回信,无意中被发现公开,还被当成了全国的典型去宣传,说实话,自己感到很意外,没有任何的心理准备,更没有想到自己的一封信会在全国掀起那么大的反响。”

  12年近200万知青下乡

  “对于知青历史,既要看到它的积极性,也要看到它的不妥之处,不能完全认同,也不能完全否定,要全面正确地认识这段历史。”

  从1978年开始,下乡知青开始大规模返城,随之出现了一系列问题,知青道路也越走越窄,1980年5月,中央提出不再搞上山下乡。

  中共辽宁省委党校教授郭化光对知青一段历史有着比较深刻的研究和认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由于经济原因,是想解决就业问题。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劳动力高度集中统一分配,解决不了就业问题;建国以后人口迅速增长,就业压力也空前加重,所以下乡运动也是当时的国情。”

  《人民日报》也曾发表社论《关于中小学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问题》,指出“就全国来说,最能容纳人的地方是农村,容纳人最多的方面是农业,所以,从事农业是今后安排中小学毕业生的主要方向,也是他们今后就业的主要途径。”

  一份内部刊物记载的数据,一定程度上也能佐证郭教授的观点,1967年国家财政收入出现赤字22.5亿元,国家财政实际收入419.4亿元,完成计划的68.75%,比上一年减少21.6%。1968年国家财政收入为361.1亿元,在上一年减少21.6%的基础上继续减少13.9%。

  郭化光说,“那一阶段中央、地方都有很大压力,从1968年到1980年,辽宁省上山下乡的总人数在1957798人左右。这些下乡知青,到了知青点一般都需要闯过生活关、劳动关、感情关。”

  知青下乡接受锻炼的同时,也造成了“人才断档”,国家在经济上的损失,加深了知青就业的复杂性和严重性,给知青家庭和农民带来了负担。知青接受了锻炼,了解了农村和农民,学习了本事,发挥了作用,但也失去了接受正规教育的机会。

  郭化光说,“对于知青历史,既要看到它的积极性,也要看到它的不妥之处,不能完全认同,也不能完全否定,要全面正确地认识这段历史。”本报记者 黄乃彬 

  

  辽宁省委党校教授 郭化光

  辽宁省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中国辽宁知青网总编 刘戈


  40年后相约回第二故乡

  沈阳知青何世英决定在下乡40周年纪念日重返盘锦 倡议得到很多知青响应

  晨报讯(记者 黄乃彬 国毅 杨晓明)40年前,怀着一点冲动,一点紧张,一点好奇,17岁的何世英和众多沈阳中学生一起来到了辽宁盘锦,开始他们的知青生涯。

  40年后,他和昔日的同学相约,决定再一次回到曾经流过汗、吃过苦的那片土地。

  “当时我没有哭”

  “盘锦垦区,渤海之滨,鱼米之乡,大小河流,贯穿南北,有水就有鱼,辽宁的小江南”,8月25日傍晚,这样的一段话,流利地从何世英口中复述出来。

  也正是这一段话,让40年前的何世英跃跃欲试。虽然他和他大多数的同学相比,是幸运的有一份“替班”(打零工)的活儿。“说盘锦那么好,我当然要去”。于是,1968年9月20日,他响应了号召,登上了去盘锦的火车。

  “当时很多人都哭了,不管是同学还是送孩子的家长,我的父母也哭了。”何世英回忆道,“但是我没有哭,男儿有泪不轻弹。”

  何世英的目的地,是盘锦市大洼县新立农场唐家大队。“到了那里之后,发现和想象的差不多,一趟一趟的砖房,一个大俱乐部,后面还有一个大水坑,而且确实是有水就有鱼。”

  从这一天起,他开始了他的六年知青生涯。

  从学生到生产小队长

  “刚去的时候其实我们什么都不会,除草的时候把苗都拔了,都是当地的老乡,手把手教我们农活。”虽然过去了40年,何世英还是很感激。

  何世英渐渐熟悉了农活,因为积极肯干,他从刚下乡时的一个学生,到作业组长,最后到生产小队长。

  “收割稻子的时候真有成就感。”说到这儿,何世英的眼睛亮了起来。“那真是金黄色的稻浪啊,我割得最快,然后把稻子打个捆,背着送回去,冬天就干脱谷的活儿,有时候我们也做装卸工,把稻米送到火车站,装上火车,一抹头上的汗,想到这些我们种出来的大米会被运到全国各地,那感觉,真自豪,真好!”

  他们每年在农闲时会有两次假期,但平均起来,他每年大约只休一次。“得有一两个人看着这儿……也不是不想家,但总觉得这儿真是不错。”

  但是,当何世英送一大车的同学去火车站,而归途只剩下他一个人时,“还是有些孤独感。”

  1974年末,何世英所在生产队的大队长找他谈话。

  “这次调你走。”

  “我不走。”

  “不行,你必须得走……你家人很想你。”

  当年12月,在大家的推选和领导的坚持下,他被抽回沈阳,到沈阳市房产局工作。

  40年后想回“第二故乡”

  离开盘锦一晃已经40年了,40年的光景,那里的人、那里的事、那里的情,一直萦绕在老何的心头。

  如今孩子都已结婚成家,剩下老两口过日子,“有时感觉心里空落落的,不瞒你们说,有时做梦都能梦到当时在田地里干活的场景。”

  老何是1968年9月20日离开沈阳下乡,今年的9月20日正好是40周年的纪念日,他已经决定了,在这一天要再次回到他向往的“第二故乡”。

  老何还把他的想法告诉了一起下乡的同伴,他的提议立即得到了很多人的响应。

  老何的同学束敏告诉记者,当年下乡回来的知青绝大多数都没有回去过。自己“第二故乡”现在是个什么样子,当年奋斗的知青点还有没有,当年留在那里的伙伴现在怎么样了,大家都迫切想回去看看。

  老何说,当年下乡的那段日子虽然短暂,但留在脑海的记忆却是一生难忘的,也是自己一生的财富,“那段岁月让我懂得了人生、懂得了生活,因此对那段生活就有着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感。”

  现在,老何一说起当年的点点滴滴就美滋滋的,看得出来,他已经开始憧憬再次踏上“第二故乡”的喜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