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张无为文集

专题栏目

张无为诗歌评论(之二)
作者/来源:本站 点击数:4984 更新时间:2013-06-03

【字体:缩小放大

张无为诗歌评论(之二)
科研一览
一、论文:从1987年起,在报刊杂志发表论文或评论60余篇,主要有:
1、《红岩人物的共性美与个性美》(《语文学刊》1987/3);
2、《历史巨片影评》(赤峰教育学院学报1992/4)
3、《为“图式”的魅力揭迷》(赤峰教育学院学报1994/3)
4《象征?美?直觉——<雨巷>文本阐释》(赤峰教育学院学报1999/3)
5、《香火在庙 云霞在天——电视剧水浒传与XX商榷》(教育学院学报1999/3);
6、《冷眼掬泪 雨光凝虹—阿Q正传再评价》(教育学院学报2000/1-2连载);
7、《阿Q与陈奂生》(《长春师范学院》2005/3);
8、《诵——让古诗词脱胎 再现时代华采》(2005《中华诗词年鉴》和中国文化出版社《中华诗词论文集》);
9、《超越 在无声中》(《亲爱的阿X小姐》序言,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
10、《生命意识 叙事模式 如此大可》(《理想生活》序言,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11、《也“谈困境与出路:对当前新诗的思考”——与邓程先生商榷》(《作家》2008/1)
12、《主体性文学理论评价》(《中国文学》2008、1)
13、《质疑与建构——我看中国当代文艺思潮体系》(《山东文学》2008/2)
14、《也谈主体性文艺思潮在当代的实践——“陆本”指瑕》(《作家》2008/2)
15、《大众文化下 电影的诗意选择》(《电影评介》2009、4)
16、《主体性文学理论再评价》(《赤峰学院学报》2009、4)
17、《知识女性的精神困惑与选择》(《文艺报》2009年5月28日第三版) ;2011年10月27日赤峰市首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三等奖
18、《当今普通大学生成才之我见》(《赤峰学院学报》2009、8)
19、从童趣抒怀到理趣沉思之后——刘姝妹文学创作转型及意义(《赤峰学院学报》2010、1)
20、关注民间诗坛新尝试——张蜀恒“诗歌评书”探索的特色与机制(《赤峰学院学报》2010、2)
21、“二战”的另类记忆新解——电影《鬼子来了》与《美丽人生》比较(《电影文学》2010、3月第5期)
22、从两种“造人”文化原型到两种现代书写——鲁迅《补天》和钱钟书《上帝的梦》创作比较(12500刊7500)(《理论与探索》2010、2)
23、我看“女性电影”她的前行与倒退(《大家》2011、3-4合期)
24、“教为本”到“学为本”与教材建设——兼及“朦胧诗”设计思路(《知行录》中央民大出版,2011、10月)
25、赤峰精神之——融通(《赤峰日报》2011年11 月19日头版,“新时期赤峰精神大讨论之六”,以“本报特约评论员”身份)
26、《血色灵石》——转型后的力作(《赤峰日报》2011 年 12 月 26 日)
27、轻与重之于现代女性的生存状态(《额吉和罂粟花》评论)中国华侨出版社2011、9
28、“戏拟”与“戏说”是两码事——兼谈《额吉和罂粟花》(《额吉和罂粟花》评论)中国华侨出版社2011、9
29、完整再现契丹先民画卷——评历史小说“消失的草原帝国”系列(《赤峰学院学报》2012、1)
30、跨越认识误区,把脉喜剧电影(《电影文学》2012、8月第16期)
31、诗在当下 别无选择(《大家》2012、7期)(与张海鹏)
32、从吕斌新作感受乡土小说的走势 (《赤峰日报》2012 年7月13日)
33、分层次思考:草原文化与现代性(《草原文化与文学艺术论丛》 第六辑,2012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34、评论:巨匠莫言及其启示(《红山晚报》专版12年12月17)
35、论文:《生命舞蹈——在天堂与庙堂之间》(《集宁师范学院学报》2012、6第二期)
36、论文:《时世殊异诗心通》(《集宁师范学院学报》2012、9第三期)
37、张无为评荐诗2首(《特区文学》2013年3月第二期“读诗栏目”)
38、简析王小妮爱情诗的三级跳(《关东文学》2013.1)
39、评论《彻悟与融通》(《天津诗人》2013.2)
40、张无为评荐诗2首(《特区文学》2013年5月第三期“读诗栏目”)

二、论著:
1、《中国当代文学》(参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8)
2、《中国当代文学论稿》(与三人合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0)
3、《新时期诗歌精选赏析》(副主编)(河北大学出版社1992)
4、《写作教程》(副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
5、《新时期散文选评》《新时期短篇小说漫评》(均河北大学出版社)
6、《大学语文》(第一主编)(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
7、《当代文艺思潮新论》(张无为)(吉林文史出版社2008.9)260千字
8、《大学语文》(第一主编)(吉林文史出版社2008.12)460千字
9、《大学语文》(主编)(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7)675千字(本人23万)
10、《红山诗丛》(主编)(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1.10)包括:《蓝太阳集》(诗集),麦沙、蒙马、冻土、诗云、老土、冉之、梦日边等7人合著;《远方一片水》(诗集),垄青著,《正值山花烂漫时》(散文集)乌凤军著;《缪斯O点集》(诗与论集)张无为著。本丛书由赤峰市文联主席高晓力作总序,张无为主编,张永渝副主编。
11、《缪斯O点值——诗与论》(张无为)(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1.10)诗135首2800行、评论59千字

在这里选5篇:
1、我看《在英格兰》(《诗歌周刊》2012/5)
2、彻悟与融通——从纵向看王向峰近作风格(《天津诗人》2013.2)
3、观照杨克《人民》 从表层到深层(《诗歌周刊》2012/9)
4、“读诗”首期稿(《特区文学》2013年3月第二期“读诗栏目”)
5、“中国网络诗歌抽样读本”第2期选荐诗(《特区文学》2013年第三期“读诗栏目”)

 

我看《在英格兰》

就多多1989年到国外之初所写的《在英格兰》一诗而言,有后现代阅读经验的读者,肯定没有什么费解或遮掩的东西;有一定现代诗创作或阅读经验的读者也大都可以进入,但结论实难归一,甚至可能形成对峙;而习惯于刻板按图索骥般解说的读者,只能看看风景,然后,悄悄离开。
我的表述已将多多的诗放置在特定的方位了。是的,想解读此诗,事先应该有如下准备,然后就更容易把握到位。
一、预先了解一些关键:
1、多多在“白洋淀诗歌”的三位主要诗人中是影响最大的(此外还有根子、芒克)。
很难想象,他在1972年就写出这样两类诗:一是爱情诗;二是政治诗。前者如:《蜜周》这首诗无论语言或形式都出人意料——“第一天”
    叶落到要去的路上
    在一个梦里的时间
    周围像朋友一样熟悉
    我们,却隔得像放牧一样遥远
    你的眼睛在白天散光
    像服过药一样
……
后者如:《无题》(1974):
"一个阶级的血流尽了
一个阶级的箭手仍在发射
……
当那枚灰色的变质的月亮
从荒漠的历史边际升起
在这座漆黑的空空的城市中
又传来红色恐怖急促的敲击声……"
与当时其他同侪诗人(如北岛《你好,百花山》)比较,如果说,在表达向往自由、抨击专制方面尚有同构,那么,多多与他人明显不同的,是诗中一些奇怪的欧化句子充满了紧张奔腾的张力。
2、朦胧诗后来进入主流,而多多却被一度边缘化。
多多从1982年到1988年同样写了不少诗,如《鳄鱼市场》、《当春天的灵车穿过开采硫磺的流放地》、《里程》等,这些诗主要书写自由丧失之后的痛感经验,不可能在主流诗歌刊物上发表。那种被压抑的愤怒变成了一种意象之间的张力,那些思想情绪经过抽象变形,难以确定具体的含义。而边缘化加剧了多多的形而上倾向。
1985年,北大“五四文学社”为出版《新诗潮诗集》向多多征诗,多多提供了“白洋淀诗歌”;1988年,多多的诗集《行礼》在漓江出版社出版;1989年“今天编辑部”在香港出版了多多的诗集《里程》。可见,多多真正灿烂是80年代末、尤其是90年代。而在此期间,他的诗已经再次发生了嬗变。诗歌内核已经突破人文主义边界,观照方式也带有明显的后现代色彩(这也是朦胧诗分化的又一标志)。
3、多多的语言。
多多曾有一句话:“动力系统高于技术系统,是更决定诗人等级。”我同意将其理解为诗人不屈的生命力﹑创造力。有诗人曾说:多多是当代中国汉语诗歌的幸运,还包括多多的人格与诗艺的高度结合﹑统一。黄灿然在《多多:直取诗歌的核心》中认为,诗歌的核心之一,是诗人与语言,在这里就是诗人与汉语的关系,也就是他如何与汉语打交道进而如何处理汉语。
1988年的首届《今天》诗歌奖授奖词所提到的多多“近乎疯狂的对文化和语言的挑战”,后来一直未稍歇,他仿佛非要让每一個句子,每一個词,都迸出火花。不过,《在英格兰》对语言的挑战,还没有达到如1991年《我读着》,1998年《没有》、《忍受着》等诗的程度,其后现代品质也未彻底。

二、《在英格兰》解读
此诗很短,层次也清晰,不妨逐层解读。
起节三句三个画面都容易理解,是在营造氛围,确定音调——
当教堂的尖顶与城市的烟囱沉下地平线后 
英格兰的天空,比情人的低语声还要阴暗 
两个盲人手风琴演奏者,垂首走过 
——总体是日暮中的宁静,肃穆中有温柔。继首句展现的大背景之后,第二句的通感描绘与第三句的速写表现,恰切表达出这种基调。接下来——
没有农夫,便不会有晚祷 
没有墓碑,便不会有朗诵者 
两行新栽的苹果树,刺痛我的心 
——次节似乎突兀,实则有内在线索。首句的“教堂”已为“晚祷”作好了铺垫。而此节作为读者常常感到难以理解之处,是因为三句之间,特别是前两句与第三句之间的关联。首先以农夫为因,以晚祷为果,想言说什么?其次,何以“没有墓碑,便不会有朗诵者”?作者于此特意连用两个“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意图只有一个,即关注生命。有生命即有期待,有死亡即有缅怀,是大自然所赋予的人性积淀。这些也不难。问题是下一句与前面是什么关系?应该说“两行新栽的苹果树”是感觉化的意象,也意味着新生、美好与希望,当这些与“刺痛我的心”组接起来,就改变了人们的习惯阅读逻辑。其实,这是作者对关爱生命的更恰切、更丰富、更独特的表达。这是写境还是造境都无所谓,首先,两排新载的小树剑一般刺向无垠的天空,这阵势、这情景本身就令生命感动,这也是所有生命面对巨大的空无,面对生与死的循环的本能情态,更是自然造化的事实,而苹果的文化内涵在此姑且不论。其次,“刺痛我的心”既是感觉的承前延伸,也是多种情愫的蕴藉,眼前情景、过去情思、未来情怀,“痛”只是总体心理定势,其中自然也包括作者去国之前的际遇与经验。
随后果然顺流而下——
是我的翅膀使我出名,是英格兰 
使我到达我被失去的地点 
记忆,但不再留下犁沟 
——此节是言说个人,首句比喻通俗得像顺手牵羊,“我被失去的地点”蛮有意思,个中包含着不可能中的万幸,包括对理想、对生命选择的自信,也有对命运安排的无奈。因为,细研究,与“翅膀”相应的应该是“飞翔”之类的词语,可诗中却用“到达”,这肯定并非作者没想到,而应该是有意而为,前者有目标,后者则是无意。那么“记忆,但不再留下犁沟”也就水到渠成了,这同样是感觉化的经营,包含了对过去生活的矛盾体验。
耻辱,那是我的地址 
整个英格兰,没有一个女人不会亲嘴 
整个英格兰,容不下我的骄傲 
——此节既是矛盾的消弭,也是矛盾的分岔,我以为,对“耻辱,那是我的地址”没必要详究其确,因为此句在承前的记忆与启后的感受之间,作者应该是有意模糊处理的。诗中于此将女人无不会亲吻与“我的骄傲”对举,两次连用“整个英格兰”意在表明自身的进一步孤愤,所指向的则是文明终极。这正是诗人本色。
从指甲缝中隐藏的泥土,我 
认出我的祖国——母亲 
已被打进一个小包裹,远远寄走…… 
——有人说,多多的海外书写隐藏着去国的怀乡病,这应该不言而喻,但因病灶不同表现肯定各异。我以为,此节中所表现的思乡仅仅是指认,“指甲缝中隐藏的泥土”几乎达到了以小见大的极致,而这恰巧暗示出某种分量。我甚至以为,从“祖国”到“母亲”并非是等同的外延,“被打进一个小包裹”则是进一步收缩;而“远远寄走……”何以既模糊了实施者,也模糊了受施者?无名氏寄出与无地址送达决定了某种特异状态,个中冷暖,包裹也未必自知。这些只是爱和恨交织杂糅的事实,更是现代人的生存状态与况味,与爱国与否无关。
多多有更为难懂的诗,也并非由于思维混乱和不知所云,而是诗人故意把语言的传导功能发挥到随意能指链的程度,其语义结构的承受力近乎极限。而就此诗,还只是蜻蜓点水,但这样说并非否定其经典性。

                                          2012年3月8日

 


彻悟与融通
——从纵向看王向峰近作风格

赤峰学院 张无为

王向峰从1970年代开始写诗,至今坚持四十年已属难能,更可贵的是诗风也发展。
其初期风格正如黄桂元所说,代表作是1985年的长诗及其“某些史诗构架和思维气象”,在进入“活跃的入思状态”之后,手法上擅于通过构筑系列意象拓展诗的精神向度和意蕴空间,“以其寓言式的隐喻思考确立自身存在”,并“与哲学比肩而立,成为托起人类文明史的两大支柱”①。
2003年应该是作者风格的重要转折。一方面,他创作的组诗《马背上的蝴蝶》颠覆、解构与戏谑立场非常鲜明,可谓另类的后现代文本。另一方面,作者经历过一场大病后,“望着那些来来往往的陌生脸孔,心里派生出一种想要走过去拥抱他们的温暖和冲动”,于是“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珍重无比……原来寻常的日子最有意义”。可以说,诗人“种下一粒鲜美生猛叫做冥想的果子”是从这时开始真正自觉勃发的,即通过个体生命感悟,探究生命奥秘,“诗境美好,但又这么疼痛”②,如《读惠特曼诗作》、《这是我儿子》等。
本期这组诗均写于2012年下半年,作为近作,与作者以前的诗固然有风格关联,但明显的变化,一是进一步深入、冷静地彻悟人生;二是现实观照明显,风格实现融通。8首中,《雨夜梦入大泽乡》、《地下世界》、《吴先生的最后一天》以关注现实为主,其余5首均关涉到自我、生命及存在意义。
有人会问,《雨夜梦入大泽乡》不是选取了两千年的历史吗?是的,但该诗只是在夜雨与陈胜吴广起义之间获得契机,貌似追念历史,实则观照现实。诗中勾连出两千年来被压迫者的反抗,不屈不挠,连绵接续,目的恰恰是以“绕过我窗前”收拢至当下,个中既缘于现实的触发,又蕴藉了时代况味。夜雨年年有,此情常入梦,由此折射出现实症候及诗人复杂心绪。至于“草莽英雄的又一出大戏/亦或是误入了一场预谋?”则触及到更深层的斑驳。
而《在北京南站乘地铁》则直接揭示现代文明浮华背后的巨大失落感,其深刻之处在于,作者感受到人文精神丧失是心甘情愿的,由此暴露出人类性某种怪圈与无奈。只是,结尾若调整似更佳。《吴先生的最后一天》展现小人物的悲剧命运,即由于家庭、亲人、事业皆不幸,尤其是人性疏离,最终逼使他选择自杀。其实这与前面两首互为关联,互为因果。面对现实,人们如果拒绝屈从,就剩两条路:不能奋起反抗,只能愤然自绝。世界道貌岸然,人群普遍冷漠,则进而构成对现代文明的反讽。
其它5首,《我的风筝》、《我的九张面孔》均可谓作者的自我写照,包括自我的多面性、矛盾性展现以及对人与人的反思;《智者的声音》则涉及到灵魂如何栖居问题;《搬走山的是一只手》以意象暗示出行动比思想的力量更强大;《致美国乡村歌手约翰?丹佛》借顶礼歌手表达对自由生命、人性本质的弘扬;《给诗人深耕》意味着作者与诗友同样“性本爱丘山”,共有人性之爱,归根结底是对生命休闲、田园牧歌的惬意,反观出畸形城市化及对其理性质疑。
这些诗不仅进一步体现出“直接攫取于日常生活的点滴感受”,“看似平实,实则机心老到,用意极深”的特点,而且其中的忧患主体意识、社会良知与生命况味、存在反思实现了交相辉映,也使得意象营造、自然口语与冷静舒缓相互融通、和谐共处。
如果说,以往“在‘第三代诗人’中,他的诗歌保持了朦胧诗的思想启蒙色彩与怀疑主义锋芒,却没有因循北岛、芒克们习惯于为特定的历史担承和意识形态代言”③,那么在这里,与朦胧诗或者第三代诗已经都没有什么关系了,在不断探索中,他又找到了新的个性呈现方式。可见,诗与年龄大可无关,执著探索就有新天地。

注释:
①③参见《行者无疆的诗学跋涉——王向峰诗歌散论》(《黄河文学》2011年第7期)
②参见《那些跌宕激越的日子,都成了诗》(2007年9月13日《每日新报》)


附:
张无为简介

张无为,现为赤峰学院文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兼校诗词学会会长,赤峰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北京华夏大地教育网金牌考试顾问,中国诗歌流派网《诗歌周刊》副主编。
1984年毕业于东北师大中文系,1988年就读于复旦助教班,2000年系北大访问学者。
科研:在《文艺报》、《作家》、《电影文学》、《电影评介》、《山东文学》、《大家》、《语文学刊》、《长春师院学报》、《集宁师范学院学报》、《赤峰学院学报》等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中国当代文艺思潮新论》,主编《大学语文》及与人合著凡11部。
创作:在《诗歌月刊》、《天津诗人》、《参花》、《赤峰日报》、《百柳》等报刊发表诗歌70余首,出版诗集《缪斯O点值》1部。

通讯地址: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机场路赤峰学院文学院
邮编:024000     E-mail:zhangwuweiok@163.com
联系电话:13947665851     QQ:252720459
博客网址:http://blog.sina.com.cn/zhangwuwei21

 

观照杨克《人民》 从表层到深层

                                            张无为

我以为,杨克君这首《人民》(载《诗歌月刊》2012年第1期),从初读到复读的感受明显不同,因为在表层背后还有深度蕴含。
一、乍读时很容易作出如下判断:这是站在民间立场干预政治习惯话语的诗作,甚至可能觉得诗有点简单,有点反动。
因为全诗先是归纳出了一系列事例,之后由“我从未遇到过‘人民’”可见,作者意在否定的是“人民”的存在。这还了得?近百年来,这个词在社会中出现的频率不是一般的高,“爱党、爱国、爱人民”不绝于耳,绝不亚于近年来的广而告之。人民天天如影随形,怎么会不存在?不过,细心思忖就会犯嘀咕,“人民”这个词,从古代到近代,在中国与各国之间,其内涵与外延是不同的。尤其是从人文主义运动到民主革命以来,逐渐成为热词,近百年来则进而成为大词,“人民”似乎已经成为共名的术语。但在这个政治概念背后,也总出现种种怪事,它常常不断游弋于名与实之间,甚至出现悖论,自己背叛自己。
在公共场合,人民总是被高调宣扬,长篇大论,但在私人场合或小圈子,又有几人真正确认过它的具体存在?
例如在生活中,你作为平民百姓的一员可以说“我是平民百姓”,或者作为贵族官宦的一员说自己是贵族官宦;但你不能因为是人民的一员就说“我是人民”,正如党员或党员干部不能自认为是党,是人类的一员也不能说自己是人类。
那么,“全党全军全国人民”中的人民有多少?看看下面曾经风靡全国的话语,如“七亿人民七亿兵”,“我们有八亿人民、三千万党员”,“人民共和国”等云云,不难判断,这些“人民”均指中国的所有人口,即国民。而同样流行的还有“反党、反人民、反革命”、“以人民为敌”、“背叛祖国,背叛人民”等,显然这些人又不属于人民。那么,有多少呢?无法统计,如1957年“右派”至少50万;仅文革十年间,被排斥在人民之外的有多少?官方不完全统计数字是“因大量冤假错案受到诬陷、迫害和株连的达到1亿人以上。”(如上海被“立案审查”的就有24万余),其中非正常死亡应该有几百万(如:北京有9800多、上海超过一万,至于全国两千余县,平均每个县死亡当在500-1000人,如陕西安康县,正常死亡1300人)。据此,在七亿人口时期,可担当“兵”责任的“人民”就应该减掉1个多亿,而此外的近6亿中包括婴儿、幼童、未成年、傻子、疯子、植物人,还有黑户等等占多少?在计划生育之前,至少应该有3亿多吧,呵呵,那么,真正意义的“人民”不足一半了。
可见,“人民”在现实社会中及其被表述本身都大有抵牾,而且这种抵牾是在同一个时代,出自同一个宣传机器。那么,人民还存在吗?怎样存在?所以,就此对“人民”提出质疑也并非没有道理。杨克在诗中对“人民”的质疑,恰恰是对这个热词的冷静反思,这对盲目追随者无疑是迷醉中的一剂解药,能够使人清醒,使人从反面意识到这个词在现实中的荒谬性,所以,这种有意义的“反动”是值得赞赏的。

二、再读,我们会发现:《人民》的价值不仅仅是质疑一个大词,而是在对宏大叙事的解构中,蕴藉了更深刻的思考。
首先,这个文本会启迪人们去思考——究竟什么是真正的人民?从上世纪以来,“人民”既然已经成为共名的术语,是普遍被认可的政治概念,那么,我们就不能回避它。
我以为,正如美元是张纸,但不是一般纸;人民是个词,也并非一般词,而是公认的褒义词。人民作为以劳动者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是群体称谓,也肯定是推进历史向前的主体,所以是文明发展、社会进步的体现。
正因此,人民也成了时髦的热词,似乎所有国家,不论是在外交辞令中,还是在对内治理中,均无一例外地标榜、大树特树“人民”二字。甚至如有的国家虽说是依然封闭到极点,当局者传宗接代,个人崇拜无以复加,但其军队竟然也称“人民军”,其政权也叫“人民民主”。
显然,“人民”这个词被随意使用甚至被暴力强奸的事实在所难免。谁有权力,谁就占有她,谁是权力的中心,谁就是最大的“人民”。可见,在“人民”这个词背后,同样有多少肮脏、阴谋及无辜的生命代价。那么,人们就有理由对这个词进行怀疑。由此对“人民”这个词进行颠覆、解构也无不可。而《人民》这首诗的创作初衷不言而喻,也毋庸置疑,诗中所揭露的正是假借人民为所欲为的行径。因为这种代价还在持续,所以揭穿它就有意义;因为诗人圈子里尚有反感者,可见问题还远远不在于发现,更在于发现之后,能否被认为是发现,能否对那么多习惯于唯唯诺诺、附庸风雅的作者为之一震!
其次,我们必须清楚,“人民”这个词无论曾经被怎样戏谑,但依然有其存在的必要,只是,下一步是怎样正本清源的问题。一方面可以说,只有真正进入民主的时代,“人民”才可能名副其实,才能最大程度地形成实际有效的一种合力;另一方面,还应该意识到,“人民”的主体固然是群众,但里面肯定包含着真正代表老百姓利益的英雄、领袖人物,彼此并非完全对立的,还应该包含负面成员的正面表现。就是说,甚至罪犯的正面言行也是该属于人民这个范畴。毛泽东当年指示的“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看来并不过时,只是高度概括故显得太笼统,需要深入到细节中。
不过,还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多少人在眼巴巴地期待人民顺利创造历史而不能,而更多的人则无言以对,当然不排除盲目地动辄沿用者依然如故。无论如何,“人民”大有多年前被认为“走资派还在走”的势头,这种“我行我素,其奈我何”的事实岂不令人悲观失望?这不仅是值得人们警惕和重新审视的问题,更是指鹿为马,你不信也得信,不听也得听的恶性循环。那么,当你意识到如此的流氓行为,该做何感想?毫无疑问,杨克的诗就此仗义执言,发出的是“沉默的大多数”之心声。这种对宏大叙事的解构,不仅揭露了相关名与实的悖谬更体现出强烈而可贵的忧患意识。

其三,进一步还会发现,该文本无疑是忧患之思、胆识之作与探索之诗,也必将令人深思“人民”的应有界定与表现,真正唤醒人民去履行应有的职责与使命。
由杨克诗引发思考的结点,即在个体与群体之间的代表性与赋予性是否成立。就此而言,我们必须实事求是,甚至在特定时代,不该在意什么样的比例才使“人民”可以成立?不必在极少数代表不代表“人民”等数字说去纠缠,更不能据此就简单从命。而应该真正以人道为根本,坚守人权底线。何为人权?生存、生命权是基本保障,不仅如此,更重要的人权是平等、舒展的自由精神权。
是的,该诗的结尾是令人震撼的。那“无数卑微地说话的身体”,那“每天坐在公共汽车上/互相取暖”的群体可以充当“人民”的庞大分母,但在他们觉醒之前,肯定不会进入“人民”范畴,反而会稀释“人民”的有效含量;那么,“像肮脏的零钱/使用的人,皱着眉头,把他们递给了,社会”必然是无奈的宿命。只有在“人”的意识真正回归之后,才会成为历史顺畅向前的推手。
历史是不是被任人打扮的娼妓?就此,周国平的判断何以与胡适的判断是截然相反的。但无论如何不应该是。人民也不该是,不能是。她最多只能暂时被遮掩、被绑架,甚至被攫取、侵害;借人民的名义为所欲为,不仅是另码事,而且终究会被沧桑正道证明是可笑的,终究会有因果报应的,虽然可能很遥远,但这也能说明,人民本身无错。我们的良知、责任与智慧,都是人民要素的必然构成。然而,更重要的是,不仅在于思考,尤其在于行动。
此外,对于诗歌文本,即使是关涉政治内容的,读者在阅读、批评时,也必须坚守美学意义与艺术批评的底线。其关键不在于可不可以“从政治角度来阅读它”,而是应该也必须将此角度放置于艺术范畴之内。
要知道,艺术文本的可贵发现即包括对既定而熟视无睹现象的质疑,但并非必须提供答案,正如解构就是解构,建构可以是另一个课题。要知道,个性化的“误导”是艺术中的应有之意。艺术可以“残缺”、可以“片面”,这是与“以小见大”并行不悖的另一个向度,尤其是面对大而无当且鲜有质疑的习惯现象。如果非要求作者拔高不可,那就不通“艺情”也不通人情了。
同理,艺术解读应该辩证地对待表达方式,如:诗中即使有“简单罗列”也常常是不一而足的,如铺陈与蒙太奇等无不类似,但效果是不同的。
与此相关,许多批评家都有精彩的论述,在此列出来供各位参照、体会体会:
1、洪治钢:他显然已经意识到了这个词语内部的歧义,或者说,它所具有的丰富不定的“所指”。于是,他深入到“人民”的背后,不断地发掘这一符号所包含的各种隐秘、诡异甚至是荒谬的历史信息。
2、霍俊明:“人民”无论是在政治的极权年代还是在加速度前进的后工业语境下的移民时代都成了一个空无一物却又可以被各种话语填充、利用甚至可以替换的场域。而在杨克这里,“人民”才终于袒露出黑色的苍茫质地,才最终袒露出这个时代最为真实的疼痛内核。
 3、赵思运:《人民》拆解了“人民”这一抽象语符空洞的政治所指,使之有了生命、温度,让不及物的大词变得及物。较好地实现技艺只有融入了诗人的灵魂与诗人灵魂触摸过的世相之中,才能够升华为“艺术性”。
 4、刘波:诗人以词语并置的方式,罗列各种人的具体身份,展现了一幅中国底层群体生态图。第三节则打开视野,转换角色,从观察者过渡到思想者,因为诗人不仅要作事实记录,更要进行精神追问。诗人没有道出何谓“人民”,但他以良知唤醒我们要正视现实,关注社会。
5、陈亮:《人民》,重新唤醒了读者对“人民”这个词的听力。定义中指向乏力的“劳动群众”“社会基本成员”,在这首诗中成了可闻可见的具象,而这些普通的、甚至卑微的具体的人彼此抵牾,消解了这个词的内在统一,最终消解了定义的可能。
6、等等。
                                    2012年8月1日21:33:32

附:《人民》

                 杨克

那些讨薪的民工。那些从大平煤窑里伸出的 
148双残损的手掌。 
卖血染上艾滋的李爱叶。 
黄土高坡放羊的光棍。 
沾着口水数钱的长舌妇。 
发廊妹,不合法的性工作者。 
跟城管打游击战的小贩。 
需要桑拿的 
小老板。

那些骑自行车的上班族。 
无所事事的溜达者。 
那些酒吧里的浪荡子。边喝茶 
边逗鸟的老翁。 
让人一头雾水的学者。 
那臭烘烘的酒鬼、赌徒、挑夫 
推销员、庄稼汉、教师、士兵 
公子哥儿、乞丐、医生、秘书(以及小蜜) 
单位里头的丑角或 
配角。

从长安街到广州大道 
这个冬天我从未遇到过“人民” 
只看见无数卑微地说话的身体 
每天坐在公共汽车上 
互相取暖。 
就像肮脏的零钱 
使用的人,皱着眉头,把他们递给了,社会

2004.12

 

《特区文学》“读诗”首期稿

                               评荐人:张无为

这是梦里的

作者: 李继宗

离开你后,说翻山越岭
一下子就翻过去了
说终于决定,黄河就咆哮起来
说走,花开了一半儿也走了
 
我又在草丛里睡觉,睡醒后
发现自己又睡在一场细雨的拐角里
而细雨的卷尺,已经量过我
 
离开你后,日和月
有时就成了无端想念之物
星辰也因了这无端,水一样
在苍穹上怅惘,水一样在苍穹里停留

【本诗2012年4月发布于中国诗歌流派网,5月被选入《诗歌周刊》第4期】

梦幻诗经营机制

诗与梦可谓精神视域的“冤家夫妻”,彼此宿命般纠缠难舍,而且比通常的夫妻恩怨五味杂糅更意趣良多,这是我感受的味外之旨。不错,这首肯定又是一例,梦幻般感觉与诗性表达令人在阅读中难以名状,但觉意味深长。
奥妙何在?在于生命不舍昼夜与未知世界的形而上博弈。世俗多羁绊,灵魂想自拔,理性贫弱,世事苍茫,梦幻便成为契机。灵感或然浮出,诗人则大海里捞到针一样,将它弄到手晃几晃,就成为护法降妖的宝贝。
分离是人间常态,找到升华个性的出口是关键。本诗起笔即展现出“离开你后”的三种命运形式,句型趋同,堂庑斑驳,个中感觉,多义包容,足以使人觉悟到生命内里。接下来,睡在“细雨的拐角”与“细雨的卷尺,已经量过我”就计滚动出比喻意象,构成另一种生命状态,将人对雨的神秘直觉细腻刻画出来,韵味十足。
最后,对本来被写滥的物象,从关切星辰与水切入,顺流而去,即独辟出蹊径。以此表达思念可能是作者的本意,这与前面也完全能有机勾连,不过,感觉有蛇尾之嫌,因为反观诗的开头,有虎虎生风走势。

 

在路上

作者:沉香

我确定我没有踩到蚂蚁
它走一程,我跟一程
后来,它不见了
我猜我们好像喜欢的颜色不同
回家翻开日记本
发现原先画的那只鸟
已经悄悄换了羽毛
 
【本诗2012年5月发布于中国诗歌流派网,继而载《诗歌周刊》第6期】


评荐语:童趣可小可大
    
该诗以童真镜头对准一只现实中的蚂蚁与想象中的小鸟,竟也扫描出了整个世界,由此感悟人与万物的存在意趣。
开头,“我”极耐心跟定蚂蚁,结果它还是失踪了。当如此简单的事实,被赋予沉重的依据之后,诗性即升起,那就是,人对自身失落感的真诚而无效的判断,荒谬而蕴藉。悲悯来自天性,也是诗写前提,而由此生成大智若愚般体验,则是对生命本色的感悟。
接下来,打开日记是稚气的自然延伸,隐含了对于成人或觉不起眼的在意,而“原先画的那只鸟/已经悄悄换了羽毛”则更出乎意外地验证和深化了某种神秘事实。只要注意到“画”与“悄悄换了”这两个关键词,你就会在莫名其妙中感悟到全部诗意。是的,在童趣世界的无意发现,可能是人类永远的待解之谜,魅力也应运生成。
小诗贵在五脏俱全,以小见大。如再从结构上考察,谁能否认,从路上到回家同样潜含着形而上意义?
该诗标题与内容的衔接有机顺畅,“回家”看似出离标题,而打开日记又与题自然关联,难得巧妙。当然个别语词还有切磋的空间。


大小可变之律

该诗将童真镜头对准一只现实中的蚂蚁与想象中的小鸟,却也扫描出了整个世界,由此感悟人与万物的存在关系。
开头,“我”极耐心跟定蚂蚁,结果还是失踪了。当如此简单的事实,被赋予沉重的依据之后,诗性即升起,那就是,人对自身失落感的真诚而无效的判断。悲悯来自天性,也是诗写前提,而由此生成的感觉则是对生命本色的感悟。
接下来,打开日记,这隐含了“我”对于成人们可能不起眼的经历的在意,而“原先画的那只鸟/已经悄悄换了羽毛”则更出乎意外。只要注意到“画”与“悄悄换”这两个关键词,你就会在莫名其妙中感悟到全部诗意。是的,在童趣世界的无意发现,可能是人类永远的待解之谜
小诗的魅力在于五脏俱全,以小见大。如再从结构上考察,谁说从路上到回家不潜含着某种形而上意义?
该诗标题与内容的衔接有机顺畅,“回家”看似出离标题,而打开日记则自然又与题紧密关联,难得巧妙。当然个别语言还有切磋的空间。

 

特区文学之“中国网络诗歌抽样读本”
第2期选荐诗

1、《外面》

作者:余怒


早上喝骨头汤时骨头汤溅到我的眼睛里。我看看外面,
要迟到了。一个矮女人,在追打一个裸着身体的年轻男人,
他捂着耳朵,边跑边张望。我想把我的猎枪借给他,给他
一条裤衩。现在他转身,撕碎她的衣服,提起她的长发,将她
提离地面七八公分,抡起来,让她在空中旋转。这时候,
我考虑有无必要喊一声,但我担心我一喊他一惊她会甩出去。
现在是两个裸体了,像两根金属棒,挥来舞去,让人看不清楚。
反正已经迟到了,不如继续观察。七分钟之后,事情变得蹊跷,
他俩在笑,你一句,我一句,至于谈什么,太远,听不清楚。
老婆在收拾碗筷了,她问我在看什么?我说没看什么。
她向外面探了探头,大概没看到什么,便去了厨房。我又向外面
看了好一会儿,始终没看出所以然。我再也顾不上老婆了。
我揉揉眼睛,拧开房门,冲着外面喊了一声:时间到了,傻瓜。

2011.8.8. 

(载《诗歌月刊》2012年第2期;原载余怒的博客)


评荐语:从诗本体反拨

本诗看似节外起笔实有用意,日常喝汤如定音鼓确立的是人既定官能的错位,显然不止于五官之间。诗主轴即“外面”与“我”的认知关系,其中,一对男女是对应“我”的客体,还有妻子。
矬女人追打大男人因素颇多,结果可或然;男人因裸体转而使女人也变裸似乎实现了平衡,但从揪头发抡女人的耸人之举到彼此风生笑谈,从突兀到和谐,何以顺势水到渠成?这是“我”努力追究原委却又无能为力的;那么,期间主体的种种念头也就注定无意义,这是“我”与他者的距离,一切都是咫尺天涯,像面对远景,“始终没看出所以然”。世界亘古如斯,荒谬是人所发现,也是人本身,这是官能的宿命。
那么,主体价值又何在?“我”明知“要迟到”,依旧“继续观察”,可见主体试图力争新期待,结果不仅一无所获,甚至导致自我更大的迷失;相反,如老婆有一搭无一搭,反而可与“卒莫消长”的月亮媲美。末尾“我”向外面“喊了一声:时间到了,傻瓜”则是主体对客体的最终失望而毫无结果的戏谑性宣言;我与老婆之间同样由荒谬转向另一种平衡;无意于发现,方心静如水。
可见,余怒由此解构的是现有认知体系,认知本质之于人就像电兔子吸引狗,每次都执著追下去,人同样常为“外面”而激越,但了无答案。问题是,人自诩的理智爱莫能助,狂欢的需求却从未弱化。所以我们有理由将余怒定位在本体诗写范畴,他追求的“消解既定意义,复原深受人类自我戕害的个体感觉”及其在诗写中的表现与机制,不独拓展了审美“边界”,更是革命性颠覆。
比较他此前的代表作,这首诗带来的反讽性愉悦属于整体呈现,而如《守夜人》等还只是细枝末节吧。

 

2、一微米的秋天

作者:海湄


跳,甚至还没有离开地面
我就融入了秋天
在最后一片黄叶飘落时,我看到了整个夕阳

它,轻轻一晃,交响乐,缓缓地
一坠,我选择了泪流满面
我不得不仰头注目
数个绿色的果实
我要歌颂这个时刻,我兀自唱起荒凉的歌

哦,这么多果实砸向人间
要准备多少深渊啊
我存满了昔日,在深渊来临之前或许可以再说点什么

(载《诗歌周刊》第44期)


评荐语:感觉特立在科技之外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差之忽微呢?1微米虽然比1毫还小千倍,但答案依然。这与科学抵牾,而欧阳修说“夫祸患常积于忽微”却并非夸张。看来,东方人对量变质变的感悟令人惊讶,科技与诗性是两码事。海湄的这首诗正是基于中国诗性传统去体验一微米的秋天,而且为读者提供了此前鲜见的诗性及其内在机制,这就足以独特而难得。
多少人与夕阳对峙,而夕光的进程总是在被忽略的位置上游弋。在肉眼不能及的微米区间有太多诗意空间,但诗心体验如何开发?如一微米秋天有何特质?比一米阳光有怎样的微妙景观?
作者说:“当我们触摸花朵的手还没有来得及离开,果实就熟于枝头……去完成万物归一的旅程。”可见,全诗的关键是“在最后一片黄叶飘落时”看到“整个夕阳”,以微米尺码测试生命,同样大彻大悟,但感觉及其质素有别。如:面对丰盛的季节交响曲“泪流满面”,面对歌颂的时刻却“唱起荒凉的歌”,这是怎样的生命况味?即使能意会者颇多,但能言传者肯定寥寥。作者却于此踏上新的诗性路径,即生命主体与季节客体在音乐般律动中微妙地呈现出来,此科技所不能。诗性感觉及其发现比科技发明更不可思议地迷人。当习惯视域遥不可及的悖论被放大千倍,是难以置信的真切,惊异之余你只有感叹。
诗末节进一步出离了常规,“果实”与“深渊”的关系超越过人们一般的想象空间,这与通常的成功理念并非一回事,而尾句表达的不仅仅是宿命,更是叩问终极意义应有的选择。

                                        2013年3月19日8:38:23


张无为,1960年生,赤峰学院教授,赤峰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有诗集《缪斯O点值》,专著《中国当代文艺思潮新论》,主编《大学语文》及与人合著凡11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