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孟俶媛文集

专题栏目

追 寻 ---我的奋斗之一
作者/来源:本站 点击数:5019 更新时间:2019-10-06

【字体:缩小放大

追  寻 ---我的奋斗之一

     孟俶媛 (哈尔滨知青)
当我驱车行驶在辽阔的北大荒大地上,笔直、宽阔、平坦的现代化高速公路两侧,一望无垠的科研水稻田,层层的绿色稻浪在翻滚着,依次轻柔的拍打着这片黑土地,似渐渐清晰地冲刷着时代的年轮,也冲开了我记忆的闸门……。
宝 山 大 地
层叠的山峦,涛涛的河水,滚滚的麦浪,袅袅的炊烟…。小火车的汽笛声将我从陶醉中拉回到现实,一九六九年六月三十日我从哈尔滨第一中学校园出发,和同学们一起,经过八个小时的火车颠簸,又乘了两个多小时的森林小火车,终于踏上了四海店的土地,到了——这就是令我魂牵梦绕、激情燃烧、渴望又陌生的“广阔天地”。
我们坐在马车上的行李、箱子旁,途径“宝山”公社,又走了十八华里来到了哈尔滨市宝山“五.七”干校的红旗战区(现黑龙江省绥棱农场三分场)。
静谧、凄凉,几棵大树间落在一排排长长的土坯房旁,只有墙上醒目的红色大字——“吃小米,爬大山,反修防变捍江山! ”、“宝山大地红烂漫,敢叫日月换新天!”、“《五.七》道路指引着革命航程!”…,还透出一丝生气。收工回来的“五.七”战士们都来帮我们卸行李、箱子,安排住处,他们都穿着打补丁的衣服,头上戴着披着毛巾和布的帽子(代替防蚊帽)腿上裹着绑腿,脚上一色的农田鞋,
俨然像电影里的“鬼子兵”,他们放下锄头,亲切、热情的招呼着我们。刘福民伯伯、文道宏叔叔、段立志伯伯…!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呈现在我的眼前,我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些爸爸、妈妈的老同志、老战友、我们同院住的老邻居,怎么都成了“鬼子兵”的打扮,原来他们都在这里!面对眼前的荒凉、简陋、贫瘠 ——,我内心的茫然、沮丧、无措有些释然了,这些为共和国出生入死的老革命、新中国建设中的领导干部们都在这儿,我,又有什么呢?
开饭了,在我抬着筐取馒头时,食堂的两个叔叔说:“你就是小高萍啊,多大了?(高萍是我的妈妈)”“十八岁”。看着我羞怯的回答,叔叔说:“你妈妈十八岁时,在上千人的大会上演讲,为刚刚解放的哈尔滨郊区新建了好几所小学,并分别出任这几个小学的校长了。你这样可差远了!”这句话,影响了我的一生。我为妈妈自豪骄傲的同时,也在暗下决心:不论生活多么艰苦,环境多么恶劣,道路多么坎坷,我决不会给父辈丢脸,我会踏着他们的足迹 顽强地走下去,努力奋斗。
三个月的集训,我担任大田连九连青年一排排长。学习上,每天按指导员要求组织大家学习、讨论;晚间熄灯后,用手电照亮,还要赶写广播、板报稿件、记日记。现在拿出四十三年前的日记本,看着日记里的豪言壮语,真像是英雄日记!我自己都会情不自禁地笑,可,那却是当年真实的思想、真实的感受。幼稚的思想、单纯的心灵、激            情的年代、红色的憧憬。
    劳动中,割大豆,每天戴着线手套,也会满手口子,疼痛难忍;割麦子,镰刀会划破裤子和小腿;沤麻,会被沤麻坑中的气味熏得几乎窒息;生活里,吃着发霉的麦子磨的面,蒸的馒头又黑又硬,喝着自产的长棵白菜、土豆汤,住的是原来住劳改犯的大通铺,一百多人一个铺,上面可以来回骑自行车。记得麦地里割麦子休息时,我用《我爱祖国的蓝天》这首歌的曲子,重新填词,为大家演唱:“我爱宝山大地,麦浪滚滚一望无际,兴安岭为我点头笑,诺敏河为我唱新歌。《五.七》路上阔步前进,为世界革命奋斗终身,啊…雄鹰爱天高,鱼儿爱海深,《五.七》战士最爱伟大的领袖毛主席。”那时天真的畅快,无忧的淋漓是我心灵深处永久的记忆。
     集训结束后,我被分配到东方红战区(绥棱农场六分场)小学任教师。学校共三名教师:赵越是六七届高中生,教五、六年,我是六九届高中生。教三、四年,毕惠翥是六七届初中生,教一、二年。学生们都是“五.七”战士和农场职工、就业人员的孩子。第一天走进教室,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简陋的黑板、桌椅、教室不说,眼前只有九名学生,六名三年级,三名四年级,每堂课给三年级讲课,四年级的同学做题或者预习课文,交替着上课,这就是复式班。
我的心在痛,泪水充溢着眼帘…。在这儿的哈尔滨孩子是随父母举家来到干校,农场职工、劳改就业人员的孩子是因分场无教师,没办小学。即便这个“学校”再不堪,如果没有,这些孩子们就只能失学。这一切敦促着我,认真备课、讲课、辅导、倾其所能,将自己懂得的、知道的、理解的、能够再学的各种知识、常识教给孩子们,九个学生的我,仍然很欣慰,人生的第一步,我坚持下来了!
国庆节后,“五.七”干校撤销,干部们落实政策全部回哈尔滨,将干校知青转交农场管理。干校的六百多知青被分配到农场的九个分场,我有幸在农场领导的层层挑选后,成为分到总场(四海店)加工厂的十二名女孩儿中的一员。加工厂,顾名思义:一连,油、酒、米面;二连,车、钳、铣、铇、翻砂、铸锻…,学技术,不干农活,发工作服…,能分到加工厂,是知青中出类拔萃的。由于农场领导与干校有些矛盾,选了又选的干校知青,都被分到了一连,我被分到了女子酒坊班。
了解的人都知道,酒坊的劳动又苦又累,从未有女人更不要说女孩儿干了,农场只为知青开创了我们这个女子酒坊班的先例。
酒坊的工作程序:先由菌房培养出酒菌,送至麯房制成酒麯,将原料装到特制的制酒大蒸锅里蒸,出锅后,再将酒麯搅拌,然后下到两米深的酒窖发酵,发酵好后再从酒窖里用木锹一锹一锹的铲上来,下窖、起窖、装锅、起锅,扬料、降温;再下窖、起窖、装锅,要反复三次,也就是一净、二净、三净酒,蒸锅锅盖连接的是管子,酒蒸汽顺着管子出来,冷却后就是我们喝的酒了。
那时的酒坊即原始又简陋,车间里特制的大窗户,春夏秋冬都必须开着,没有取暖设备。无论是酷暑严冬。夏天,出窖的酒料得一遍一遍的倒料,进行降温;冬天,根本分不出屋里屋外,满车间的蒸汽,冷暖交流,一会儿,帽子、棉袄、棉裤、棉鞋都结了冰,挂满了霜,酒糟味儿浸透了全身。因没有午休,要换班吃饭,不可能换衣服,到食堂买饭、吃饭时,好多人都捂着鼻子,远远地离开我们排队、吃饭。由于没有男同志,制酒的原料苞米糠(一麻袋一百二十斤)、谷糠(一麻袋八十斤)都由我们女孩子到距酒坊来回二、三百米的仓库去扛,十七、八岁的、从未干过重体力的我们硬是做到了,直至后来都可以立肩扛着麻袋走。每天天不亮上工,天黑了下工,晚饭后还得政治学习、写心得、体会、总结。信念支撑着我,超满负荷的新生活让我在“广阔天地”的特殊环境里,在青春的热血涌动中、在艰苦的实践中认识、理解、掌握生产技术,充实政治理论学习,逐渐成熟、长大。
我们的艰苦锻炼,我们的刻苦学习,我们的辛勤努力,我们的奋斗付出、得到了可喜的收获。绥棱农场女子酒坊班被评为黑龙江省学习毛主席著作先进集体,我们的连长许育涵(哈三中六六届高三学生、原哈尔滨大学历史系书记、教授、现退休)、班长王春沙(哈三中六八届初中学生、现哈尔滨市信访办副主任)代表我们酒坊班参加黑龙江省的讲酒坊班给我们的一生垫了底,在初识人生的前进道路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任何艰难困苦都是可以战胜的!我不会退缩。
为了改善农场职工和知青的生活,我们又建 议成立了挂面厂,在废弃的旧房子里,经过简单的收拾,因陋就简地开工了。从和面、压饼、出条、晾干、包装到面条头的处理等,每个人都是多面手,干了这样干那样,任劳任怨,没人叫苦,没人说累,有的是大家看着对方的白头发、白眼眉,满身、满脸的圣诞老人形象,开心的大笑!五个人的挂面厂保证了全农场九个分场、场部地区、宝山公社、海军的海鹰农场、三零零九部队农场、林场、粮库等各单位的生活需求,得到了大家公认的好评。
从学习到实践,我学习了技能、经受了新的锻炼和考验,在远离家乡、远离父母、初涉社会的艰苦环境中,内心里又增添了一丝满足和欣慰,进而对生命的价值、生活的理解,又有了新的认识和感受。
根据毛主席“深挖洞、广积粮,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指示,农场也和全国一样,进行民兵训练,还要挖防空洞,每天除了正常的工作,利用晚间休息时间到后山挖防空洞,经常是挖到后半夜,挖到地下十几米,用土篮传土,挖出来的是灰绿色的粘土,带有刺鼻的气味,没有一丝安全措施,第二天照常上班。
根据各方面条件,我又被临时调至场部机关政工科,帮助整理全场三百多干部的战备档案,时间紧、任务重,在一本登记表中填入从每个人大叠大叠的档案中整理出的提要,工作量很大,阅读、提炼、总结、归纳、撰写,我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了整理战备档案的工作任务。历练让我成熟。
一九七零年暑假,场领导根据我积极向上的表现和踏实认真的工作态度及个人的学历,调我到场部绥棱农场中学任教师。
报到时,刘培源校长语重心长:“孩子们是祖国的未来,革命的
后代;教师,任重道远。你从知青里选拔出来,担当此工作,要珍惜、
要胜任…。”从劳动一线抽调到学校,是每一个知青都梦寐以求的、 也是很不容易的事。十九岁且思维简单的我,认定了这就是我的终身职业了,内心里暗下决心,不会让培养我的组织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失望的,我要用好的成绩来汇报,做一名称职的教师。
绥棱农场中学从建场就成立了,是比较正规的中学,八个班近一千名学生,分为初中部(六、七年)、高中部(八、九年)。我被分到了语文组,任六年级(初一)语文课。语文组组长杜
志飞老师,德高望重,专业能力很强,他讲的诗词课,深入浅出、旁征博引、理解深刻,让人记忆犹新,老高三的大哥大姐们没有课时,都去听他的诗词课。初到正规的中学,我什么也不会,杜老师说:“不要怕,慢慢来。”他将我带到语文组副组长方志贤老师跟前,嘱咐说:“方老师讲散文、杂文是强项,绥棱县都出名,你要好好向他学习。”我暗自庆幸,能与这样高水平的前辈老师共事,真是福气!
教师生涯开始了,我虚心请教、勤奋备课、认真讲课、耐心辅导,请方老师给我修改教学笔记、讲解授课要点、指出遗漏。我的性格开朗、好动,和比我只差三、四岁的学生们很容易交心,他们喜欢我,我也喜欢他们,这对我的教学起了很好的帮助。课堂纪律好,学生们愿意学,授课知识就多,家长也高兴。学期过后,我和学生一起升到毕业班,直到把他们送毕业。一直到四十三年后的今天,我和学生们仍总不定期的相聚、联系沟通,四十三年前的师生,今天特殊的朋友。
   “书到用时方恨少”讲课的实践,激起了我求知、学习的欲望,也正是这段时间,我阅读了当时大量的国内和世界名著:《静静的顿 河》、《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复活》、《安娜·卡列尼娜》、《简爱》、《唐璜》、《太阳城》…,哈尔滨著名篆刻家、书法家、画家曲江老师为我提供了书源,每一次给我寄六本书,看完后,寄回去,他再继续寄给我。每次寒、暑假还定期给我选章选段讲解、分析,提高了我的文学素养和写作水平,也加深了对生活的认识和人生的理解。语文教学:字、词、句、章,语法、修辞…,为了求甚解,一个字、一个词,需查几本字、词典。这些,奠定了我的语文基础,完善着文学修养,加深了思想内涵。是我走入社会,独立生活后的第一个提高。
农场生活,几十年后的今天,让我仍历历在目,记忆犹新。春天,为了给春耕的拖拉机开道,带学生们去分场抢割去年秋天未收割,过了一冬天仍站在大地里的玉米、小麦;夏锄(努力争取来的去一线铲地名额),每天早晨,扛着锄头步行十八里地,列队去三分场大豆地里铲地(一条垅长六公里,一天都铲不到头,连棵树都没有),晚上收工,边唱着《打靶归来》,再走十八里回来;深秋,上山打火,背壶丢失,迷了路没水喝,吃着山沟里草丛中积水表面的薄冰和压缩饼干;冬天,去林子中打榛柴,挥舞着斧子砍了一整天榛稞的双臂,在凛冽的风雪中,还得背着榛柴艰难的返行;食堂改善伙食,没有饭盆,用脸盆去抢着盛饺子;学校里,八年级的朱青日老师(朝鲜族,中央民族学院毕业)回延边去结婚,我一个初中毕业生去给他代讲高中的语文…。
一桩桩、一件件,一帧帧、一段段,这是宝山大地——绥棱农场的山水留给我的“宝”,一生取之不尽、一世用之不竭,它让我的青
春年华无怨无悔地奉献给黑土地——我的第二故乡;它让我的宝贵生
命在坎坷磨难、不断奋斗中,艰难前行;它让我不求索取的奋发学习,积极奉献,体味、感受、实现着人生价值,直至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