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刘润波文集

专题栏目

缅怀父亲
作者/来源:本站 点击数:5167 更新时间:2010-04-26

【字体:缩小放大

缅怀父亲
·刘润波
时光伴随着牛年的离去,必将越去越远。然而,思念却随着虎年的到来愈加深切。今天,是父亲辞世三周年忌日。早就想写一篇文章来缅怀父亲,但是失怙之悲总让我理念不明,思路难清,欲提笔,肠九转,泪眼模糊,终难成笔。。。。。。又是一年桃符换,彩挂红灯万户新。诚然,在我们这个国度里,无论是塞北还是江南,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千家万户芸芸众生都已沉浸在“过大年”的喜庆欢乐之中。而我尤在此时,非但欢乐不起来,阵阵失落和悲凉的浪潮不时地向我袭来。是啊,“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流传了千年的诗句已然成了人们佳节思亲的口头禅,然而此时我才真真地品透了个中的滋味。父亲,我想您啊!想父亲谦和仁爱,犹如春风化雨;想父亲美德懿行,好似日月光晖大地。。。。。。
父亲是1925年8月27日出生于一个耕读兼济的书香门第,从小便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文化教育(父亲的祖父刘青云系光绪七年秀才;父亲的伯父刘培芳壮岁参加乡试,“进举人榜”时科举已废,遂摒弃利禄,绝意仕途,课徒之余,淹贯医籍,亦教亦医)。父亲天性聪颖,勤奋好学。六岁时就能熟背《诗经》,十一岁时《四书》、《五经》已能倒背如流。及至稍长,父亲便同大人一起到地里参加生产劳动,因此,后来父亲面对“种、耪、犁、锄”的所有农活都能手到擒来,其工之精到,就连老庄稼把式都交口称赞。半耕半读的家庭教育既让父亲学到了渊博的文化知识,也让父亲从小练就了吃苦耐劳和掌握所有农活的技能本领。父亲十七岁就已经全身心地投入到生产劳动中,虽家有长工,但父亲必须要和雇工们同吃、同住、同劳动,这是那时的家训。父亲并没有因劳累而荒废学业。相反,他抓紧工余时间,勤学不辍,博览群书,遂经、史、子、集无不涉猎,或精读或略览,均属兴致所致。在不断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父亲秉承家学,刻苦钻研我中华中医理论之精髓,三年之内,即遍览中医临床书籍。所以,父亲参加工作以后,文化水平实属鹤立鸡群(父亲是1948年参加教育工作的,当时读私塾的并像父亲那样有文化功底的人实属凤毛麟角,所以父亲常常被调到区里写教学参考书);当然,父亲行医诊病也是妙手回春、闻名遐迩的好医生。
父亲处事长人短己,尊兄爱弟,公而忘私的行为是我最为怀念的,也是值得我们晚辈继承和发扬的宝贵风范。父亲有同胞兄弟四人,其母早逝。是爷爷带领二三十口的一大家人过日子。树大分枝是必然的,况且兄弟四户祖孙三代居一室而同爨,实属不变。所以在爷爷的主张下,父亲兄弟四人同意析居而过。上个世纪50年代末,贫穷落后是整个国家的大气候,而具体到一个农户家庭,更是苦不堪言。所以父亲毅然决定分家时自己分文不取,清身而出。这样既加深了兄弟之情,巩固了家庭的和睦,又练就了父亲白手起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意志,也为儿女树立了光辉的典范。父亲不仅对兄弟和亲人如此,就是对同事、朋友、街坊邻里也是这样。因工作需要,父亲于上世纪60年代初携家带眷奔赴异乡――上桥头村安家度日。父亲一直从事教育工作,家境贫寒,无力盖房。只能借房而居,与人合住十年房,从未与东主红过脸,和和睦睦亲亲热热总是相敬如宾,街坊邻里无不叹之为奇!
父亲的慈孝是值得我们永远景仰和怀念的。我们小的时候,爷爷每年总到我家住上一个季度,父亲对爷爷的孝顺真是无以言表。那时家里没有什么吃的,可父亲总是给爷爷准备最好的,家中没有细粮,他就趁课余时间去推碾子,压玉米面,罗得细细的,让母亲粗粮细作给爷爷专用。当时粮食短缺,全家人是吃不上细玉米面的。可父亲宁愿自己不吃,也未曾让爷爷食之无味,粗饭充畅的。虽然一家借房而居,但爷爷来了,父亲总是将一铺炕最热乎的地儿让给爷爷住。不管父亲有多忙,上班前总要到爷爷跟前告个别。父亲下班后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到爷爷跟前问寒问暖,叙说家常,关心爷爷的生活起居。晨昏定省,凡是爷爷的事,哪怕是给一粒药、装一袋烟,父亲总是每必亲躬。爷爷一旦有病,父亲总是不远十里八乡为他买药、煎药,精心护理,陪护身边,以至夜不能寐……记得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的一天,爷爷该轮到伯父和叔叔家住了。临走,父亲依依不舍,跟在爷爷车后(当时的车就是人力车)送了一程又一程,回来后含泪写诗:“随车送父到桥南,病眼迎风泪不干。未知明年如今健?忧思屡屡锁黑山”。父亲对待老人可谓大慈大孝,对待儿女可谓大慈大爱。父亲一向谦和仁爱,他一生膝下有儿女五人。他爱他的儿女如爱他的生命。虽说舐犊之情是天下父母的共性,但父亲对儿女的爱却不一般。他有渊博的文化知识,他深通“教子以方”的道理,父亲从不声言厉色地训斥,更不拳脚以对。他老人家多以身教为主,说服引导。儿女有病时,她无微不至的关怀,儿女犯错的时候,他总是宽宥、鼓励,当儿女有不顺心的事抑或遭挫折的时候,她总是讲今谈古,抚慰、激励、鞭策,真如春风化雨。
父亲的操行品德和与人为善的本质更让我们永远的缅怀。父亲的一生是刚强的,是坚忍不拔的,是自立的,是与人为善的。父亲的工作一向是很出色的,所以1958年整风运动伊始,父亲就被抽到区里做文职,搞宣传,出报纸。其中父亲写了三百首诗,另有一个长篇《新的海潮》,还有《井管先生》、《张松献图》等十几个短篇,结果父亲被被打成“右派”,随即被关押。无情的打击没有挫减父亲的意志,解禁后,父亲便全身心地投入到他所从事的教育事业,通过不懈地努力,父亲已然成了本地区乃至丰州大地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了。他所教的复式班的学生在历次考试中成绩总名列前茅。因成绩卓著,父亲屡受奖励。几次提薪(当时父亲的工资和区长的一样),还得过“刘少奇基金会”的一支金笔。不幸的是到1968年,文化大革命的烈火遍烧全国上下,这些再加上父亲的出身都变成了罪证,父亲以“刘少奇的孝子贤孙”、“走白专道路的专家”被批斗,随后被“群专”。即使这样,父亲也未减一分工作干劲和生活的坚强意志。他知道乌云是遮不住太阳的,蒙冤是暂时的。因此,业余时间,他更加与人为善,义务为乡民诊病,救死扶伤。那个时候缺医少药,尤其是农村,老百姓渴望医生就像渴望救星一样。于是,十里八乡的人纷纷上门求医,有的不远百八十里来到家里求父亲看病。父亲总是有求必应,凡经他诊治的病人百分之九十的手到病除。有时,患者不能行走,就找亲戚托朋友找父亲诊病。父亲义不容辞,披星戴月,一夜往返四五十里的路去他乡出诊,诊后便走,从不在外住一宿,从不吃病人家一顿饭。每逢年节,街坊邻里总是想请父亲吃顿饭以表答谢,父亲总是婉言谢绝。诊后必返,不茶不饭是父亲一生的做法。街坊邻里每每谈及此事无不深为感动;特别是被父亲救治好的病人谈及此事,无不五府动感,哽咽无语。父亲一生最不愿意做的就是求人,父亲一生最愿意做的就是帮人。记得上世纪70年代中期,我家终于有能力盖房子了,这么大的事父亲不肯求人,从定位、放线到木工泥水活都是父亲一人做就,纷纷赶来帮忙的村里人都说父亲多才多艺。是的,父亲种地扶犁杖、收割打场、扬场,都是老庄稼把式不能及的。父亲的一生,没有什么难处能难住父亲,也没有什么挫折打击能锉倒父亲。父亲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父亲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
记得父亲有一首长诗,其中有这样几句:“杏坛尽瘁兴华夏,医理深研扫瘟君。劫难未停忧国念,病休犹医患疾人。”由此可见,作为一名知识分子的父亲,同样有“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情怀。显然,父亲的一生是没有真正发挥出他的才智的,英年不得志,劫难和沉重的打击让父亲染上了一身病,文革后父亲心力交瘁,胃病、肝病、心脏病使父亲体力难支,带病工作,几次晕倒在讲台上。无奈父亲只能病退回家疗养,时年49岁。记得父亲挨整后,从镇上工作发配到偏僻山村小河东教书,他仍壮志未泯,吟诗道:“来去去来日为双,山程林径似羊肠。中流砥柱何畏浪?塞上红梅酷爱霜。两轮碾开新坡路,双足踏翻旧时粱。红旗挥舞冲霄汉,化雨春风育小庄。”父亲一生勤奋,未尝歇息。他病退回家一面调养身体,一面坚持义务为人诊病。正像他诗中所写:“笔墨耕耘廿五年,负病倦卧小村山。重温医理何伤老,横扫瘟君天下安。”是啊,父亲爱国、爱家、爱人民。作为儿女,我们缅怀父亲,就要坚定不移地继承父亲、学习父亲,把我们的事业家庭建设的更加美好。父亲的高风亮节、操行品德,父亲的懿行善举将永远激励我们和我们的后代儿孙不畏困苦,不畏艰难,勇于创业,勇于向前,走正道务正业,做君子当好人,一为国二为家。此乃家训也是父愿,让我们谨遵善行,让我们的先人含笑九泉。
安息吧,父亲!
父亲的英魂如日如月永照仙乡!
父亲的懿德如嗅如兰,永驻人间!

 

 写于2010年除夕夜乌丹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