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程约汉个人空间

专题栏目

大学生眼中的知青
作者/来源:本站 点击数:5151 更新时间:2010-03-01

【字体:缩小放大

大学生眼中的知青
一群当代大学生专访老知青
费鹏辉
2007年5月19日,阴雨连绵的昆明突然天空放晴,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和云南民族大学的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8人,骑自行车从昆明出发,来到32公里远的安宁古城,参观云南省的第一片知青林和纪念碑石,沿途的劳累不能冲淡对上一代人的钦佩之情。1964年昆明知青——昆明日报社的程约汉和在安宁的杨永进热情充当“导游”——他俩是营建知青林的发起者。
密实茂密的绿草坪,亭亭玉林的翠树眯笑着给这一行人以崭新的惬意。大学生们轻手轻脚地踩着绿地毯中的窄窄条石,好奇的目光瞅望着一切。清新空气拂去年轻的面孔上一丝倦色。
来到两个身材高大的青石构成的纪念碑前,大学生们不约而同默读着录书体的碑文:
“这一片树林,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螳川大地上留下的永恒怀念,是一群赤子对第二故乡的深深眷恋。
1957年至1979年,昆明市8000多名品学兼优的萃萃学子,响应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自愿到安宁插队,分配到村村寨寨参加农村建设。他们中有老红军的女儿、高干子女、名人之后、归国华侨、工农子弟。在插队的岁月里,他们在各级领导和广大农民群众的关心帮助下,战胜了各种困难,磨练了意志,增长了才干,在农业科技、水利建设、植树造林、文化教育、农机修理、合作医疗等方面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为改变当地穷困面貌作出了贡献,并与安宁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以后,他们奔赴各条战线,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和中坚,继续为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
 2004年9月2日,在安宁开展创建全国园林城市之际,已两鬓斑白的六四届知青又回到了安宁,捐款植树,为安宁托起一片绿荫,以作下乡四十周年之纪念……”
略显富实的博士生小柳率先看完,由衷地叫出声“写得好!”,并用照像机拍下珍藏。接着周围,响起几声相机的“咔嚓咔嚓”音。
一位年近七十岁的附近厂矿老工人,在半年前慕名参观了新建知青林后,激发了内心深处一种神圣的情愫。于是,他不顾儿子盖新房子需要人手,也不顾老伴的怨艾,每天到知青林旁边,粗直的一株株桉树间,小心地辟出供休闲的台阶、石桌椅,并很有匠心地亲手雕刻配设了拙朴的一个个象形的石制品。上午、中午和下午,他会一面聆听自配佛乐,一面绕小广场行走。没有一分报酬,搬运砂石料也没有帮手,可是这位上年纪的退休老工人干得很起劲。无言行动感动着来游览的人,人们要捐款支持他,可是被婉言谢绝了。
大学生们在诧异之后,对这个红色知青精神和兰色宗教音乐的奇妙结合场景,不禁深深地探究起来。
匆匆吃完午饭,他们乘车赶往27公里外的上禄月表村拜访一位昆明“六四届”知青曹志强。曹志强在插队期间就是人民公社一个管理10个生产队的大队队长,当年为解决当地缺水状况,带领群众艰苦奋斗修沟打坝,主持和推动了当地的科学种田,发挥了知识青年的作用。四十年后,他又重返第二故乡,创建了应用优良品种、机械化耕作的具有现代格调的果园,大学生们听说后,就下决心长途拜访,他们非常想了解新中国的一代知青的所思所想和所作所为。与自己父辈同龄的老知青们,是有些不可思议但又是确确实实地站在现实生活中,气息扑面。
晚上的话题,是从“上千万城市中学生下农村和乡亲们风雨同舟,内心没有歧视农民的想法,成为那个时代了不起的成就之一”开始的。在听完曹志强回忆难忘的知青岁月后,大学生们纷纷提出10多个问题,学习、生活、爱情、工作;所喜、所苦、所思,所为;人生、社会、追求、现实等无不涉及。两代人在被关掉电视机的小会客室里,交流了整整一个晚上,他们素昧平生,第一次见面,但很快拉近心灵的距离。三位老知青的坦诚、睿智、开朗和独到让年轻大学生们受益非浅。尤其对曹志强,深度的厚眼镜片与已经结下硬茧而无法弯曲的手指,在省城公司当经理的头衔与沾着泥点草屑的简朴穿着,再加上两次不愿在热闹舒适的城里呆着,却跑到高一脚低一脚只有鸟声和溅水声作伴的大山里的经历,在来访者心里曾暗暗产生一个念头——是否“荒唐”!可是没多时打消了,反而自问:产生这个念头岂不有点儿“荒唐”?
“今晚的交谈,胜读了十年书!”一位女大学生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脱口而说。
夜深了,老知青们担心大学生们累坏了,忙催促:“休息,用热水烫烫脚!”座谈会勉强结束了。
上禄月表地处安宁城远郊的西端,山大沟深。天色微明,这片洋洋三百亩的果园在蒙蒙晨雾里渐渐展现出布满一架大山的风采,十分壮美。一行行苹果和板栗,一垄垄破土出苗的玉米,一声声杜鹃清脆悦耳的“老倌好过”,一蓬蓬卫兵似的花椒树,都吸引了一早起来大学生们的视线,好奇地问这问那。不知不觉中,大家两脚沾上带湿的红土高一脚低一脚地走着。曹志强全身打扮是一个地道的老农,但谈吐又是资深的专家口吻,俨然一位善于谋算的经纪人。又是一次心灵沟通,也是一场两代人和谐融洽的场景。
历史和现实在这里深情地握手。

农村群众如何评价知青上山下乡
                    ——昆明安宁市大小黄塘村知青问题调查记
                   云南省大学生调查组杨兴(执笔)
“知青”,对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出生的我们来说,是一个遥远的词语——我们呱呱坠地时,知青早已回城多年;而上山下乡,媒体电视书籍网络,几乎无一例外的告诉我们,这只不过是那个疯狂得令人无可理喻的年代的又一注脚。现在,国家又提出要搞新农村建设,要大学生深入农村。一个疑问盘旋脑中,久久不去——当年到农村的知识青年都做了些什么,对现在有什么借鉴意义。于是邀约了几个朋友,联系了昆明安宁知青联谊会的李开新以及吴丹江两位老师,准备到知青生活工作过的农村做一番调查。
11月30日,6位来自云南财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农业大学等不同高校的大学生在云南师范大学门口碰头,同行有程约汉、陶正刚四位当年到安宁插队的昆明知青,而我们要去的村庄是知青李新忠老师当年插队的地方。
十个人共坐了两辆车,一路上当年的知青和同学们就聊了起来,他们几位都是1964年的初高中毕业生。不知不觉,就到了我们的目的地:安宁连然镇大黄塘村。一下车就围过来了七八个人,热情地和我们打招呼——他们大多是和李新忠一起由半大娃娃变得成熟的村里人,如今也都六十多了,其中有一两位属孩儿辈,如今也是四十多岁的人了。村民小组长赵红梅也对我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简单寒暄几句后就进入了正题。本次活动共分两块,一块是上午开座谈会——向村里干部和群众了解这个村庄的情况,村里知青的情况,以及他们对知青下乡这项政策的评价;另一块是下午分组到村里进行随机的调查。随机调查时以本村为主,兼及邻旁的小黄塘村。
我们特意设计了两张调查表:一张针对55—70岁左右的老人,他们的年纪和知青相差不大,对当时的情况比较了解(这里记为表一);一张针对20—30岁左右的年轻人,他们或者没有接触过知青,或者知青在村里时只有几岁,还不懂事(这里记为表二)。表一共有三个问题:知青下乡好不好,为什么?知青在哪些方面发挥了什么作用?村里知青你印象最深的是谁,为什么?表二也是有三个问题:听过知青这个词没有?谁告诉你的知青,怎么叙述的?当时城里的知青到农村和农民一块生活劳动工作,你觉得好还是不好,为什么?当然,我们在调查时并不是把表直接交给村民来填,也不是对着表来念,而是把问题融入和村民的聊天之中。而调查时又有村里老人陪同,这很快就消除了隔阂,拉近了我们和村民的距离。调查表各有30张,当时村民也有不少在田里干活,我们分组在村里村外进行了三个多小时的访谈,到调查结束时,表一共填了27张,表二共填了19张。
经过近一天和村民的接触与调查,我们发现了全新的历史、全新的知青;
大黄塘村距安宁县城10余公里,紧挨西山区,螳螂川畔,可谓滇池出口第一村。现在全村有30余户,300多人。1964年,该村迎来了第一批知青,共22人,其中大黄塘村一队9人,二队6人;小黄塘村7人,1971年大部分调返昆明工作。在1974年,该村又迎来了第二批知青,这时恰是第一批知青全部返城后不久。
我们从收回的27张表一中,明确了解到,村里大多数干部群众(60岁左右),是赞成和拥护毛泽东时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这一重大国策的。
[JP2]在表一中,回答“毛主席当年号召城市中学生到农村建设新农村,好不好?为什么?”时,27张表,称“好,很好”的有25张,占[BFB]92.6%[BFQ],而称“不清楚”的有2张,占[BFB]7.4%[BFQ]。关于“为什么”,可归纳为五类:①“下乡来嫩手嫩脚,对农村一无所知,跟我们下田泥一脚水一脚,学农活,我们文化少,但是比较重视教他们农活”相互取长补短;②“毛主席当年号召来农村很有必要。现在进城,有的骂‘烂农民,箩箩将人带倒’,我想没有农民,天下人吃什么”。缩短心理距离;③支援农村建设;④“能锻炼知青,明白农民的苦楚,工作才会上进”,有利建立为大多数人服务的思想;⑤缩小贫富差距。小黄塘村的刘美仙大妈今年七十二岁,她说:“好!因为城里的孩子学到的知识是丰富的,但缺乏实践,不懂得当时处于社会主义新中国农民的辛苦,不知道如何把握自己的命运。通过对底层社会、农民的学习,包括做饭、砍柴等农活的学习,让他们深刻体会到生活的艰辛和痛苦,为以后学习社会,为国家、为人民谋利益打下良好的基础。”小黄塘村韩绍忠大爹说:“非常好!知青从中学到了怎样去生活,怎样去和别人做事,学习为人处事的方法。通过学习,尊重别人的劳动果实,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并影响后人。”[JP]
在表一中,回答“当年村里的知青在哪些方面发挥了什么作用时”,27张表都予以肯定,无人说没有作用的。知青在农村发挥怎样的作用,经归纳为以下六点:①“传播文化知识,用现在的话说,科学知识是第一生产力,当时他们实践了”;“当民办教师,教村里人认字”,“宣传毛泽东思想,读语录,教唱歌、跳舞”;②“村里分粮食,掌秤安排他们”,“同我们打成一片,农民的知心朋友”,“队长、出纳都不识字,他们慢慢锻炼,又有文化,当上干部后带动群众干”;③“对发展经济起带头作用,指导农民科学种田,铺路、架桥、解决村里通电问题,建成灌溉农田用的抽水房”;④“为农民利益考虑,组织红卫兵,维护人民群众利益,阻止歪风邪气”;⑤“带动农村致富,种果树等”;⑥“工农和谐,城乡和谐”。大黄塘村的董兴华大爹说:“当年我属狗,知青李新忠属猪。我们好奇,城里学生为什么来呢?后来教他们煮饭、找柴、用背箩、背板,他们教我们唱歌,相当融洽。上世纪六十年代,村里文化相当欠缺,有小学文化就很不错了。账单发票都藏在腌菜罐里,做账、查账时从罐里掏出来用。昆明没有去过,社员都不敢去,有事让知青去。后来他们分工到海口洗衣粉厂,还相互找在一起玩。”大黄塘村二队的杨跃钢当时只有5岁,她回忆说:“知青教我背‘老三篇’,所以后来读书坚持读到高中。前些日子,碰上1974年下乡的知青到村里,我说,我们会接待你们的,有空只需来玩”。
在表一中,回答“印象最深的知青是谁”时,他们的看法是比较一致的,他们总会说出四五个名字:段光明、李新忠、高玉珠、甘亚光、席瑾。比如当时任赤脚医生的席瑾。有两位老人就讲到自己长辈当时犯病,席瑾马上找人把病人送到昆钢医院,昆钢医院治不了又连夜送往昆明城的大医院。几十年过去了,她们讲起这事时,浓浓的感激之情还含在其中,让人感动。一位姓余的阿姨说,自己的启蒙老师就是1964年到村里的知青高玉珠,如果没有他们或许自己当时还读不了书。而最令她感动的是,几年后一次偶遇,她没认出高老师,但是高老师却认出了她,并主动和她打招呼。
我们从收回的19张表二中,可以确认农村多数干部群众(30岁上下)是听说过“知青”这个词的,普遍认为在新中国建设初期,毛主席号召城市中学生到农村同农民一块劳动工作,很好。
表二有15张听说过知青的,占[BFB]78.9%[BFQ],没听说过的4张,占[BFB]21.1%[BFQ]。
回答“毛主席号召城市中学生到农村同农民一块劳动、工作好的”有13张,占总数的[BFB]68.4%[BFQ]。在回答“为什么”时,归纳为4点:①“体验真实生活,认识真实世界”;②“给了农民很大帮助,不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工作上”;③“互利互助”;④“付出汗水,体验农民的艰苦奋斗,说到底,就是要防止社会变质”。
对这一个问题,回答有好有坏的有3张,回答其它的也有三张,各占[BFB]15.8%[BFQ],可归纳为两点:①“现在更需要知识,以前知青下乡更多是向农村学习,现在知青进入农村的话更有实用性”,“没有现在的大学生下农村具有现实意义”,“听别人讲不好,不过现在文化人进入农村有必要”;②“国家的政策,知青不下来,农村照样发展”。
除了两组调查表所反映的,在交谈中我们听到的大多是关于1964年知青的故事,我们了解到,知青给大黄塘村带来的最大变化大都是在村里修桥和拉电两件大事了。大黄塘就在滇池水出口螳螂川边上,村里人要出去必须过川,当时只能渡船或是走窄窄的木桥。雨季来时,河水上涨,就很容易冲垮木桥,船也很难渡,并且木桥很容易朽腐,两三年就得重新换一次。村里1968年开始就着手解决这一问题。当时知青段光明任队长,李新忠任副队长,知青们会同村民想办法从昆钢买回一些废旧钢轨,又从厂里借来电焊机。就是在这种没有工程技术人员没有材料的情况下,全村人集思广益、通力合作,找到了材料,也找到了合理的架桥方案,建成了一座钢轨新桥。据说,当时村里一位军人开了辆吉普车通过新架的钢轨桥后,招引许多社员围观,村里一老人高兴的说:“你是大黄塘自屁股分两瓣以来,第一个开车进村的人。”据1962年回村搞建设的高中生杨宝书介绍说,村里是1968年完全通上电的,也同样是在没有任何专业知识和材料的情况下,想方设法解决问题的。老人记忆中最清楚的是67年武斗时他们正在城里拉电机,在小西门还听到枪响,也是那一段时间他们进城必经之路碧鸡关武斗死了一些人。他们想法联系到一些旧电杆,用马车拉电杆到麻园,在麻园把电杆搬上火车,由火车运到昆钢650,卸货之后再用马车,如此辗转,电杆才到村里。据说那台电机用了很长时间,而有的电杆现在都还在用着。老人们说,如果没有知青,无法想象村子会在那时候就能修桥通电。
当然,知青到农村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的,最初也受了很多委屈吃了很多苦头。据村里大爹大妈们讲,当时知青虽然有文化,但毕竟都是十六七岁的半大小伙半大姑娘,从来没离开过家,没吃过苦,许多人连饭都不会做。村里人给他们找来柴火,并教会他们煮饭、捡柴(刺柴)、种菜种粮。可以说知青们在农村社员的热心帮助下,由不成熟到成熟,由什么都不会到变成各方面的模范和骨干。
这里不得不提的是1974年知青,他们是1964年知青全部离开后不久入村的。他们同样主动的帮助农村,比如把昆明烟厂的废旧烟叶弄到村里当肥料(都是烟厂子弟)。或许由于政策不同,两批知青的表现还是有些差异。首先是心态上有差异,下乡时1964年的知青品学兼优自愿下乡,而1974年的知青是响应号召的社会大潮中下的乡。第二,呆的时间不一样,64年知青呆了近十年,74年知青呆了三四年。第三,组织形式上不一样,1964年下村后和原单位就没有关系了,住的是村里借的房子,是和农民一起种集体的田;而1974年知青下村后,烟厂派了一位四十多岁的干部来作指导,同时烟厂也出了些钱安置他们,再者他们的房子是烟厂盖的,他们种的田是集体单独划给他们的。或许因为这些不同,村里人说到1974年知青时同样说好,但是对人对事的印象并没有1964年那一批的深;对于64年知青,他们只说过有一个知青小毛病多一些,而1974年知青,就有偷鸡摸狗的,当然,这只是极个别的。村里人对两批知青都给予了不低的评价。
虽然做的只是一个村庄的调查,但相信它代表了全国许多农村的真实情况。
调查结束后,我们感慨万千。
如果没有当年知青大规模的上山下乡,中国农村封闭落后的面貌恐怕很难改变,也恐怕很难大范围的普及初等教育,为世界卫生组织引为典范的新中国毛时代的合作医疗恐怕也难以实施;如果没有这些,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必然是农村依然封闭落后,城乡差距依然很大,国民大多数是文盲,人均寿命很低的国家。这样的一个国家,恐怕缺乏现在这样高速发展的基础。
而最令我们感动的是1964年这一批知青,他们年轻时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动要求到农村,或许在别人看来,他们失去了很多机会,但是他们青春无悔;而到农村后他们不计名不计利,默默地奉献着。或许只有这一句话能表达我们对他们的敬重:“甘洒碧血写春秋”。特别是当村里有人说“你们下来呆几年才有用”,而我们无法回答时;当我们看到周围许多朋友当村官,并不是冲着改变农村面貌去的时,我们对当年的一代知识青年的敬重之情更加深了。
这次调查,虽然有一点兴致所致、简单仓促,但所获得的信息是极其真实,来自农村群众,为中国第一次调查行动,显得极其宝贵。
这次调查,离知青上山下乡三、四十年之后进行,属于抢救性质,但仍然感到知青上山下乡在农村群众心目中地位还是比较高的;尽管许多年非议或否定的声响盛行,但是对农村群众的影响还是有限,对毛泽东的战略决策依然交口称赞,这就应验一句名言: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LM]


广阔天地野茫茫
吴丹江
题记:已经有很久很久,我都不敢打开知青卷宗,我怕记忆的潮水冲湿发黄的日历,更怕抽噎的低吟吵醒熟睡的灵魂。
据说:二十世纪是一个大成功同时也是一个大失败的时代,是多姿多彩同时也是多灾多难的时代,正义与邪恶、进步与倒退、仇恨与友爱……有人能够绝处逢生、在希望中改变命运,也有人不能够挣脱锁链、在绝望中黯然退却。
二十世纪其实是一个极易灼伤的悲观主义时代,太多的战争留下太多的创伤,太多的厄运留下太多的苦难,但是悲观更像一种美德,使人痛感忧伤并加倍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
拨开岁月的丛林,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至七十年代中后期,有一支不着军装的青少年部队,餐风露宿昼夜兼程,奔赴广阔天地,准备大有作为。
这支“毛主席挥手我前进”的成年前后的大军,以董加耕、侯隽、邢燕子为先锋,似乎有三千万人,一位名叫金训华的上海青年在东北激流中牺牲生命的勇敢,使这支部队曾经不倒的军旗涂满了悲壮的色彩。
非常不幸的是:这支部队与红四方面军一样误入了历史的岔道成为迷途大军,于是,在新中国的历史上,他们除了留下一个“知识青年”的番号,似乎什么都没有留下,成了名副其实的有军无史的部队。他们是坏人吗?不是!他们是累赘吗?不是!他们是瘟疫吗?更不是!他们曾经是八九点钟的太阳,他们曾经是希望的一代,他们曾经是共和国灿烂的未来……
在欲望涌动、信仰危机,物质逐渐丰富、生活寻找刺激的当代社会,人们对当年这支除了精神支撑便一无所有的迷茫大军充满兴趣,人们太想知道他们怎样由虫蛹变成飞蛾并一直飞翔远去。他们的野史越来越像一笔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后辈越来越好奇的历史传奇。
毕竟经过数十年的海浪冲洗,曾经喧闹嘈杂的知青海岸如今已经潮退沙平、踪迹难觅,可是埋在沙底的知青往事永远是历史的活物,只要用心倾听就一定能够听到呼吸的声音。
在当代中国,无论是有心还是无意,知青都是无法躲闪与绕开的历史和人群。
公元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推翻一个旧王朝,建立一个新中国的欢乐,大振了中华民族的信心,那确实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年代,满目红旗猎猎,满耳喇叭声,从五十年代的青年自愿垦荒队下乡农庄,到六七十年代红卫兵红小兵集体转业,“好男儿志在四方”“祖国的需要就是我们的理想”。潮水般的知识青年涌向了伟大祖国的东西南北,浸漫了边疆农村的田头地角。除了不拖儿带女,他们完全不亚于人类历史上的任何一次大迁徙,这些花朵一般的少男少女,给偏僻的乡村和封闭的农民带去的视觉冲击和感情激荡都是史无前例的,按现在的话来说,那简直是闻所未闻的文明差异所引发的雪崩和震撼。在老实厚道、淳朴诚实的农民农工的夹道欢迎中,女知青们说:“乡亲们把我们当作仙女,盯得我们抬不起头来。”男知青们说:“泼辣能干的农村姑娘使我们汗颜。”三千万知青像雨雪一样浇入了除去台湾的所有中华土地,成为大地的孩子。他们的父母亲人曾经那样担心他们,可这些老人们后来才知道,那些曾经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基干民兵和支前民工的大爷大娘们,把知青看作当年的子弟兵和毛主席交来的闺女后生,腾出自家的房,让出自家的炕,这种温暖夹杂着贫穷的土香味,使知青们终身难忘并终身受益。
按理来说,这种大规模的城市青年和农村青年的历史性遭遇,这种大面积的都市文化和蛮荒文化的面对面碰撞,无疑要上演一场改天换地、江河倒流的时代大戏,可是,伟大的红色浪漫由于缺乏丰富的现实物质支撑,光荣贬值为悲怆,庄严氧化为浩劫。与天斗、与地斗、与阶级敌人斗,向荒山要粮、向大海要地、青石板上夺高产,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的无产阶级专政……等等等等,成为那个时代的主旋律,也成为那个时代的殉教史,导演们说是《浪淘沙》,演员们说是《生死恋》,观众们说是《六月雪》,后辈们则说是《桃花疯》……无论怎样,这逐渐稀疏的一代,世纪的弧光早已黯淡,生命的花朵开始凋零,人生的演出糊涂谢幕,茫茫大地、落英缤纷,滚滚红尘、天涯孤旅,成为彻底绝版的绝代风华。
毕竟是红色的梦幻,毕竟是难言的浩劫,知青这一发轫于五十年代初,狂飙于文革时期,终结于七十年代末的历史现象,酸甜苦辣百味杂陈,生离死别万种注定。有人说是历史误会、有人说是青春无悔,有人说是血沃荒原、有人说是万劫不复,有人说是人生奠基、有人说是谋杀戕害……其实,老天和命运永远都是不公平的,年有四季春夏秋冬,月有无常或圆或缺,天有阴晴寒暑冷暖,关键要看每一个自我在知青阶段究竟摊到了属于自己的是什么。知青们说:“我们是被摧残磨砺的一代。”奸污女知青被枪毙的兵团败类说:“老子值了。”知青父母们说:“龙门凤门老鼠门,好死赖活都是命!”农村青年们说:“知青当农民是悲剧,我们当农民是什么?”农民父母们说:“难道我们就该祖祖辈辈脸朝黄土背朝天?”农场当年的孩子们说:“知青老师的大白兔奶糖改变了我们的命运。”如今仍留守农村的知青说:“知青的天空有过雷电也有过阳光,可是现在我老了,什么都看不见,什么都听不见。”长眠的知青说:“死亡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化妆”……看官,你若问:“盲人摸象究竟谁对谁错?”答案是:“盲人摸象谁都是对的。”于是有人要躲债、有人要索命,有人要控诉、有人要感恩,有人要忘却、有人要怀念……这只能是沉默的选择,这只能选择沉默。其实,痛苦的生活并不意味苍白的人生,草根的呼吸并不呈现卑贱的灵魂。反之,无论你信不信,任地老天荒,知青永远都是抹不去的记忆!
历史是风,岁月是雨,在风吹雨打的广阔天地,最悲怆也是最真实的存在便是知青坟墓。知青墓地作为历史的证据,为那个红色的时代打上了一个冷酷精致的黑色蝴蝶结。我不知道究竟有多少人了解那些坟墓中埋藏着的令人感伤的故事?在西双版纳勐腊农场某分场,有一位坚强的妇女只要提到知青就会伤心落泪,因为,在1973年泼水节,这位当时只有六七岁的小妹妹,与自己的小姐姐挤在一辆严重超载的解放牌汽车上,途中不幸翻车,她的小姐姐和搭车的数十名知青当场死亡,而她却在翻车的瞬间被十分情急中的知青们突然落到路边之前抛出,幸免于难。救命恩人的名字她当时不知道,现在也不知道,也许永远是谜,但有一点,救命恩人是知青她却念念不忘。35年前那令人感动和震撼的一抛,像一道壮美的弧光,照亮了历史和人心的深处,使死神都感到惭愧。那些在临死前救出这位小妹妹的无名知青大哥哥大姐姐们,难道,难道不值得我们永远永远的尊敬和思念?云南知青有几句诗献给他们:“来自远方、长眠此地的知青战友,你们不能没有带上一把米就饥饿上路,你们不能没有留下一句话就不再回来,你们不能没有报答父母就永远倒下……我们为你们哭泣也为你们骄傲,死亡可以夺走你们年轻的生命,却不能阻拦你们灵魂的永生。”
中国知青,我眼苍茫,我笔无奈,我心惆怅,这支许久许久被漠视的有番号无正史的大军,在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猛烈爆炸的年代,把人生的初恋献给新生的中国,把青春的花季绽放在贫瘠的土地,把一生的奔波默默吞咽……为此,后辈究竟该不该向他们行一个庄严的军礼?!

一代革命者——上山下乡知识青年
李培兰
20世纪是一个革命浪潮汹涌澎湃的年代,先有孙中山先生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后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民主革命。
五四时期,在以陈独秀、鲁迅为代表的进步思想家反封建和痛批孔家店的思潮中,无政府主义思想、西方民主政治思想、共产主义思想活跃在当时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当中。中国应走向何方?无数圣贤哲人在探寻思索。是《新青年》、《湘江评论》等进步刊物向中国传播了马列主义。
于是,有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此,工人运动风起云涌,农民运动波浪壮阔。
史无前例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被称作地球上的红飘带。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感动和无尽的精神财富!从小就听红军长征的故事,几十年过去了,如今读来仍是心灵震撼、热泪盈眶。在纪念红军长征七十周年的日子里,我曾写过一首小诗称颂红军:
红军铁流两万五,
湘江血战最为苦。
乌江金沙大渡河,
雪山草地腊子口。
天悲地怆颂英雄,
高天厚土掩青松。
吾辈深谙红军志,
革命理想不能丢。
据说,整个长征途中牺牲的人数不下二十万,一面不断地扩红,一面不断地牺牲。因为有了红一、二方面军的英勇;有了西路军的悲壮,才有了最后的胜利。
是为工农打天下的革命理想鼓舞着红军战士。方能战胜了这触目惊心的艰难险阻,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
抗战期间,几十万知识青年放弃相对优裕的城市后方生活,奔赴延安投身革命。他们宁愿到南泥湾、豹子湾开荒种地;宁愿到敌人后方去浴血奋战。是“把日寇驱逐于国土之东”的爱国英雄主义信念激起了他们的顽强斗志!
都说知青的奉献精神是长征精神和延安精神的延续,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是火红年代的革命运动;知识青年是新中国一代创业者和革命者!
六、七十年代的三千万知青或自愿或随大流风尘仆仆、义无返顾地奔赴边疆农村。他们以天下为己任,为国家分忧解难,缓解了当时城市的就业压力。对建设农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青春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闪光,功勋在艰苦岁月中创造!他们是那个时代最优秀的青年!
毛主席历来重视农村问题,倡导“知识分子工农化,工农份子知识化;缩小城乡差别”的大政方针!
这是人类一种最新生活方式的探索!“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应势而生,替天行道,是时代的最强音!知青为祖国利益牺牲了自己的青春和所谓的锦绣前程,进行了上山下乡的伟大实践,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同时把知识和城市文明带到农村。
不少人在农村担任过生产队长、赤脚医生、会计、教师等职务。对边疆农村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增长了知识、才干、谙熟民情国情,为日后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农场劳动的云南兵团知青和黑龙江兵团知青们,云南知青用青春的血汗种植了大量的橡胶林,直接支援了当时的国防工业和汽车工业,提供了紧缺的橡胶资源!这些橡胶林至今仍在边疆骄傲地矗立着它们不屈的身姿!仍为市场经济源源不断地提供着橡胶乳汁!
更有战斗在白山黑水间种植稻谷的黑龙江兵团知青的英勇事迹!是他们在天寒地冻的北大荒艰苦创业。使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继五十年代第一批复员军人到北大荒垦荒以来,知识青年是最大的一批劳动生力军。如今东北平原已经成为我国最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当国人在餐桌上品尝东北大米的时候,切不可忘记老垦荒队员和知识青年们曾经付出的艰苦卓绝的劳动!
还有在新疆戍边垦荒的新疆兵团知青们,是他们将茫茫戈壁滩建成了如今的棉花生产基地!
然而,这些有功之臣中的不少人如今却成为下岗失业的弱势群体!承受着经济拮据和新三座大山(医疗、教育和住房)的压力,面对着社会分配不公的现实和人们冷漠歧视的目光,正艰难地跋涉在通往晚年的人生道路上……。但他们对老一辈革命家打下的政权和江山至今忠心耿耿,永不言弃!
胡主席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改革开放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制度保证。
进入新时期以来,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国家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来,国民经济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有所改善,上山下乡运动已淡出人们的生活视野。知青也逐渐被社会所淡忘忽略!
因为被忽略,才显得知青是那样无私奉献!
因为被边缘化,才显得知青是那样英雄无语!
最近,看了冯小宁导演的电影《青藏线》,深受教育!这位曾经拍摄过《紫日》、《红河谷》、《黄河绝恋》和《嘎达梅林》等战争题材影片的大导演,他不象某些喜欢关注鸡脚旮旯发生的肮脏事的第五代导演那样无聊,却再次把目光投向修筑青藏铁路全过程这一宏大现实主义题材上,从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为勘测青藏铁路,曾有无数新中国的工程技术人员测量了几十万个数据,他们在天寒地冻、冰峰雪山等无人区坚持工作,其艰苦卓绝程度可想而知,牺牲了好几位技术人员,可从来没有一人当逃兵;因为他们有建设新中国、为理想献身的坚定信念!
后来,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物欲横流拜金主义盛行!国家给测量青藏铁路线的技术人员待遇已经很优厚了,可却有一些当代大学生退却了。他们说:“要是连命都没有了,还要那么多钱干什么呢?”
但仍有更多的坚定者留下来继续工作和战斗,直到青藏铁路全线胜利峻工。
电影《青藏线》在北京首映时,观摩者没有不落泪的。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要有精神力量和信念的支撑的。如果堕落到只知道金钱的份上,那么这个民族还会有希望吗?
在GDP不断翻几番的市场经济中,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当今,我们怎能忘记在那火红的毛泽东时代里,工人阶级是怎样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地为建设新中国打下了坚实的工业基础的伟大功绩!
怎能忘记知青在广袤的原野中战天斗地,与农民一道让荒山变粮仓的奋斗足迹!七十年代以前我国修筑的八万五千座水库中就渗透着他们的血和汗!这些水库至今还发挥着巨大作用!
知青们虽然没有红一、二方面军的英勇牺牲,没有西路军的悲壮,但他们永远是与共和国同甘共苦的一代!是为国分忧解难献青春的热血儿女!他们是共和国优秀的拓荒者,至今年近花甲的他们仍然怀揣着一份拳拳报国之心!对祖国人民有着大海般的深情!有着洞察一切的睿智!
知青运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近年来,不少老知青屡屡踏上第二故乡的征途,去寻觅当年生活劳动过的足迹。那是对红土地、黄土地和黑土地的眷恋之情,更有那份深藏于心灵中并跳动着的革命英雄主义和理想浪漫主义的情怀!
写到这里,仿佛再次听到了那穿越历史天空的略带稚嫩的狂野呼喊:
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知青,你何苦否定自己
肖湘云
说起知青,我总想起一位知青跟我说过的一件事。这位知青很有个性,虽已退休,但常参加学术交流活动,找些一般人懒得一翻的学术书籍读。他不轻易说话也不与人直接辩论,但一旦谈开了就有说不完的话,而且思路清晰、很有见地。我曾因他如此好学不倦而表示由衷的敬意,但没想到他却自我解嘲说:自己现在是班里同学中混得比较差的,可以算是倒数第二。而现在混得最差的那位知青,比自己更爱看书,当知青时也表现更好,他当生产队长时埋头苦干,“政绩”突出,却拒不领奖、拒不返城,一直无怨无悔地干,最近几年才回到老家。前段时间自己回去看这位“混得最差”的老同学,却被他一句话惊呆了:“老同学,做人就要做到这种程度——别人在你面前把一小孩砸死,你眼睛都不要眨一下。”
人言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人老之后往往更加宽厚,这位奉献一生爱心的知青到老来却说得如此绝情和狠心。一个人,到了晚年还如此否定自己的一生奉献和满腔爱心,这是为什么?这样否定自己一生的价值和追求,那他还剩下什么?“大彻大悟”到这个程度,又能够怎样?难道还可以“从头再来”,以绝情和冷血换取所谓的“成功”吗?我内心里生出一种非常悲凉以至悲哀的感觉。
我也曾听到一些知青后来的悔悟之言,他们对自己那段青春岁月,对自己曾经上山下乡为农村所做的付出,持一种否定的态度,认为自己吃亏了,犯傻了,上当了。人们常说: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我不知道这种自我否定意味着什么,但我忍不住追问:如果他们当初是因为理想、信仰而自愿下乡、真心付出的话,这样否定过去,否定自己当年的理想和追求,是不是也是一种背叛呢?如果他们当时就是出于无奈或者被迫,或者是随大流或投机,那真正付出了多少,又怎么谈得上犯傻和上当呢?这种自我否定又怎么可能成立呢?如果撇开动机不论,看看所谓的客观效果——对于个人和社会特别是农村而言,上山下乡带来了什么改变?这样的悔悟或自我否定又意味着什么呢?是不是否定自己当时所做的事情一无是处,毫无价值呢?
人贵有反思的精神和自我否定的勇气,但俗话说得好:时间不可能倒流,覆水也难收。还有的说,世上没有后悔药。我们姑且不论什么动机、什么效果,就从这种“实用理性”的角度来说,这些知青现在的否定和悔悟除了否定自己的过去,更加深一种失落、怨恨之外,又有什么好处呢?
谈起知青,年轻人往往会马上联想到“伤痕”,这是伤痕文学、伤痕电影留给大家的印象。但伤痕文学作为文学作品,是否真实、客观、全面地反映知青运动或者大多数知青的亲身经历呢?我们当然不应该对文学作品提出类似史书的要求,但考察和评价历史事件时同样不应该以文学作品为依据。遗憾的是,现在很多人对知青运动的否定,甚至很多知青对自己过去的否定,却建立在“伤痕”的基础之上,更确切地说,是建立在伤痕文学的基础之上的。
我不是知青,但对知青问题一直很感兴趣,也总喜欢向知青打听他们过去的事。但我从身边知青那里听到的,他们的知青生活没有电影《天浴》展示的那种伤痕,更多的是苦,甚至还有农村里面的乐,苦中体会到的乐。而统计资料也显示,知青上山下乡期间的恶性案件发生率并不高,处理也是从重从快,真正有“伤痕”的人不会太多,甚至绝大多数知青不是这样。我甚至还听到一位当过知青而现在已是全国响当当的学者谈到:如果说有“伤痕”的话,知青给农民带来的伤害远远超过农民给知青的伤害,更多是有些知青欺负农民而不是农民欺负知青。农民们对知青很好的,甚至还有些怕城市的知青。他还说到他们当年打群架的血淋淋的事,这或许可以称上“伤痕”,但这到底会占多大比重呢?在当时那种社会环境下,除去曾在一段时间泛滥成灾的武斗(主要在城市)外,又怎么会经常打群架呢?至少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很少可能打群架的,也不至于有多少伤痕的。
有人可能会说:说“伤痕”并不一定意味着肉体受了多少伤,而是吃了很多的苦。但这种苦肯定是不同于伤痕文学特别是《天浴》里的那种“伤痕”,更确切地说,应该叫做“苦痕”。我是来自农村的,尽管做过的事、体验过的苦也并不多,但理解农村生活中的苦是没有问题的,也多次听父母谈过他们以前的“苦日子”。所以对于知青上山下乡所受的苦,是可以想象也可以理解的,但是这里有个问题:如果知青要这么诉苦,如果要因为所受的这些苦而否定自己、否定过去,那怎么看待千千万万农民祖祖辈辈所受的这些苦?对比农民天天都要受的多得多的“苦难”,这样的诉苦和否定不是非常可笑非常可悲吗?如果千千万万农民都这样诉起苦来,你当年以及当下在城市的生活岂不是极不合理?这样的生活还可能维持下去吗?
有些只顾自身感受的绝情的人可能会说:反正咱不管农民怎么着,他们天天受苦是他们的事,他们已经习惯了,咱是城里人,本来不应该吃那种苦,因为上山下乡而受了苦,咱就觉得冤。对此,我不想说“你们太自私了,太狭隘了,太不在乎农民的感受太不尊重农民了”(这种指责对于那种以自私为荣、以“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为天经地义的人,是对牛弹琴),而是想顺着他们的思路,甚至从他们的利益出发,说些人所共知的道理。人都不想吃苦,但真正有脑袋会思考的人都知道吃苦也是有好处的,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都是这个理。多少知青后来之所以能干出一番大事业,都与其早年上山下乡所受的苦所受的磨炼分不开。现在很多父母特别是知青都慨叹现在的孩子生在蜜罐里不知苦为何物,为他们娇生惯养之下不知体贴父母不懂生活艰辛不愿艰苦创业而发愁,很多人甚至主动想办法把他们送到农村或参加各种以“吃苦”为主要目的的夏令营,很多知青带着孩子重返当年插队的“第二故乡”,不都说明了贪图享乐、害怕吃苦并不符合人的发展规律,并不利于人的成长、前途和根本利益吗?为什么有些知青都活了大半辈子还不懂这个理,还那么天真地只想享乐不想吃苦呢?
有人可能要说:你站着说话不腰痛,不管你怎么说,我宁愿不要什么成功、什么成长,反正我不想吃那个苦。那我只好说:那好吧,不管你怎么说,你的苦已经吃了,你再怎么为当年所吃的苦而怨恨而否定,那个苦也少不了,相反会让你现在不停体验痛苦的滋味。
有的知青可能会说:问题是我苦吃了不少,却没有什么成功,现在也不幸福,相反还下岗失业,还在为生活而奔波,为子女而劳累!如果没有上山下乡,我也不至于落到今天啊!
哲人云: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人们解读历史往往是为了当下,更难免因为当下的处境、利益和愿望而影响自己的历史判断,甚至重构历史。知青回顾自己的过去,评价知青史,也难免如此。现实中,我们也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我们这一代是最不幸的了,年轻时该上学的时候赶上了文革没能读书,该找工作找对象的时候赶上了上山下乡当了知青,生孩子的时候赶上了计划生育,四五十岁已经精力不济的时候赶上了企业改制又下岗失业,子女上学的时候赶上了教育产业化,快要退休身体毛病多起来的时候还赶上了医疗产业化......”一些人也因此追根溯源,认为全是当知青带来的祸。否定自己的知青历史,其实更深的动因恰恰在于现实,恰恰在于他们当下的困境。而否定自己的知青史,更多也不是在他们当知青之时、正在乡下“吃苦受难”之时,而在后来下岗失业、住房医疗教育产业化导致新的“三座大山”而让大家不堪重负之时。这时候的“忆苦”更多了,而“思甜”却不可能,因为现在正被“三座大山”压得气喘吁吁,而更要命的是“光明的前途看不到”,哪里有“甜”可“思”呢?于是,想起知青生活,就是苦上加苦,当下自己又是人下之人,岂不火冒三丈?
这种感觉,这样解读历史,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是否反映了历史的真实,这对历史是否公平呢?结论是显而易见的。更重要的是,知青历史的“前因”是否必然带来今天的“后果”,或者说当年的知青运动是否要为后来的下岗失业、上学难、就业难、看病难、养老难负责呢?
有人说是的,如果我当年不当知青,继续读书就不至于这样。读书确实可以增强竞争力,但是在当年那样的条件下又可能有多少人继续读书以至读大学呢?当时读大学的人数并不会因为有人当知青而改变多少,而只是读大学的人或许有不同而已。就整体而言,那一代人绝大多数没有机会读大学,绝大多数人到今天还是会竞争力不足——如果说下岗失业是因为竞争力不足的话,这一代人还是会下岗失业。更进一步说,即使这一代知青都读了大学,年纪已大体力日衰知识结构老化的知青比之年轻大学生又有多少竞争力,难道就可避免下岗失业的“命运”呢?再进一步说,即使知青们有竞争力,他们不下岗,那也只是意味着知青们的亲戚朋友或子女们下岗失业,这对于一个家庭、一个国家来说又有什么不同呢?
其实,主流经济学家们早已说明:改革开放要进一步深入就需要一代人付出“暂时的代价”,他们的目的就是要打破“大锅饭”、“铁饭碗”,就是要减员增效,要改变“人浮于事”、“三个人的活五个人干”的状况,他们要“效率优先”而不是“就业优先”,他们要甩掉教育、医疗、住房、福利这些包袱,想让教育、医疗、住房商品化以成为赚钱的行业,所以“铁饭碗”被打破、一批人下岗失业是既定政策之下的必然结果,用他们的话说是“必要的代价”,是“时代的主题”,是“市场经济的规律”。如果稍为冷静想一想,尽管大家当过知青,80年代到90年代前期不是也有十多年没有下岗失业吗?可见当过知青并不是下岗失业的原因;恰恰相反,如果还是实行知青时候的“大锅饭”政策,“三个人的活五个人干”,按就业优先、公平优先的原则,大家怎么会有下岗失业、“三座大山”之忧呢?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历史的延续。尽管历史与现实总有不同,但透过历史有利于理解现实,而认识现实也有利于理解历史。作为一个没有经历知青时代的后来人,除了通过读书、访谈了解知青运动外,思考现实问题并通过逻辑推理,或许也可以对知青运动有更多的了解。
近十年来“三农”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而“大学生当村官”也成为官方的政策和舆论的热点,有人把他们称为新一代“知青”,很多学者更是一直在呼吁和叫好。确实,城乡差距的扩大让很多人忧心忡忡,农业稳定、农村发展、农民增收之难让很多人无计可施,农林水利设施之荒废、农业机械化现代化之遥遥无期、农业科技推广之艰难、农村资金人才之流失等等问题更是雪上加霜。城市化、市场化过程中所伴随的农村凋敝并非中国所独有之现象,而是世界性的难题,甚至也可以说是“必然规律”了。因为在市场化条件下资金、人才等资源都必然向更有利可图的城市流动并且集中,这是市场这只无形的资源配置之手所起的作用。农村缺乏发展所需的资金、人才,而中国更是人多地少,自然很难发展起来。要想改变这一状态,就必须用政府或民间组织这只“看得见的手”调动资金、人才向农村流动,“逆市场潮流而动”。这正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的逻辑,而人才无疑是其中的重点。
既然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几十年之后的农村还需要“大学生当村官”,那三四十年前的中国农村不是更需要知识青年吗?当年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不正是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吗?所以,当年知青确实是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为了国家、民族和广大农民的利益而牺牲自身利益,不管其主观上如何考虑,客观上都是为国家分了忧解决了问题。
但现在也有学者反对“大学生当村官”,比如著名学者于建嵘就是这样,他的理由是:大学生并不适合当村官,或者说做不好村官,他们什么都不会,在农村做不了什么事,还往往会好心办坏事,农民更懂得农村、更懂得他们的利益所在。这个话或许让人感觉有些沮丧,因此而否定大学生当村官的必要性和实际效果也不一定全面,但确实有一定道理,至少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村官并没有媒体所报道的那些大学生村官那样做出多少好事。有人会说:大学生下去就当村官当然不合适,但可以让他们先学习、适应,再当村官啊!这应该是有一定道理的,而这个逻辑容易让人想到毛泽东那广为人知、更被知青背得滚瓜烂熟的语录:“先做群众的学生,再做群众的先生”、“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而当时的知青也基本是这样走过来的,先跟农民学,再逐步成为生产队长之类的骨干、领导。这应该说是当年知青运动的一个重要经验。
另一个著名的三农问题专家李昌平先生,不像于建嵘先生那样反对大学生当村官,但他强调:现在大学生去当村官确实做不了什么事,发挥不了什么作用,因为他们面对的是分散的小农,即使有什么好的想法也难以实施和推广,不像当年的集体经济时期了。这应该说是非常深刻的一个洞见。当年不少知青能够在农村发挥很大作用,集体经济确实是非常重要的经济基础和制度基础,“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成立的。这或许也可以说是知青运动的一个重要启示。
当现代大学生一批批去当村官的时候,当现代社会为他们叫好的时候,当一些学者指出现在大学生当村官的不足而这些不足恰恰是当年知青运动的优势的时候,我们的知青却在自我否定,不是更加可悲可叹吗?
俗话说: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不同的人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不同的结论背后是因为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立场和价值观。我接触过各种各样的知青,他们对知青历史也有不同的看法,甚至是截然不同的。我后来渐渐地发现一个比较共性的事实(我不知道这是否可以称之为规律):当年满怀理想主义、相信崇高、信仰共产主义的知青没有因为受苦而怨恨,现在仍然有社会责任感、有理想主义情怀的知青也没有因为当年受苦而自我否定;当年就是因为被迫或投机而上山下乡的知青就为受苦受难而牢骚满腹,现在更是变本加厉地控诉;而当年的理想主义青年变成势利主义者之时,往往显得追悔莫及,甚至不惜自我否定。[LM]


对中国知青文化节的几点想法
程约汉
至今年12月22日,中国知识青年分赴祖国各地上山下乡已整整四十周年。倘若上溯至1955年,那就是半个世纪,潮起潮落,日月如梭,壮怀激烈,感慨万千!
当年,正值旧中国历史翻开崭新的一页,第一次当家作主的亿万劳动群众开始建设与创业的伟大历程,上千万知识青年在祖国发出号召的时候,积极响应,脱下学生装,穿起粗布衣,参与奋斗,用青春与热血推动农村边疆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随着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知识青年先后走上新的岗位,以新的姿态书写自己的多彩人生篇章。“知识青年是共和国教育最成功的一代人”,这一命题越来越为各种群体和社会接受。每位知青都有一段感人的故事,每段感人的故事都有一位知青。这一代人无悔于祖国,也无悔于自己。
今天,当开国领袖发出上山下乡号召四十周年这个历史性日子正一步一步朝我们走来的时候,历史会再次发问:两鬓染霜的你们,会不会裹步不前?还能对社会做什么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吗?
相信你我他,在缅怀大半人生经历的时候,也积极思考这个问题。
云南知青文化研究会,在知青上山下乡三十九周年的纪念会上,经过多次讨论,决定向全省乃至全国知青倡仪成立“中国知青文化节(中国知青纪念日)”在每年12月22日都争取政府支持举办内容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为何创立12月22日中国知青文化节(中国知青纪念日)呢?我们认为:第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发展经济创功立业,人数之多,跨度之长,空前未有,堪称新中国建设史上重大历史事件,知青的汗水没有白流,对新中国繁荣昌盛作出基础性的不可磨灭贡献。第二,千百万中学生第一次深入社会最底层,磨炼意志、增长才干,谙熟国情,同农民结下友情,为今后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走到各条战线后,他们没有也不会轻视农民,这是了不起的毛泽东时代的伟大成就。这也为“先就业——升大学——成功”的杰出人才模式提供最典型的、最多的范例。第三,知识青年在最落后边远的农村和边疆,同最艰苦的劳动群众辛勤劳作,风雨同舟,在当时对美国、阿尔巴尼亚等国产生影响,引起世界的关注;至今热力四射、魅力未减,即便脱去斑斓的政治油彩,已体现着正义、公道、平等的普世价值,闪烁着人类精神的永恒之光。第四,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需要精神的力量,更需要理想、道德和情操的力量规范和支撑。请问,什么是中国知青的形象?是新中国一代建设者、创业者和爱国者。什么是中国知青精神?就是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国家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实干精神。中国知青精神延续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受“五四”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大庆精神、大寨精神的熏陶,在新中国的困难重重建设史上产生过精神变物质的巨大作用。挖掘、总结和传承中国知青精神,仍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二十一世纪的时代课题。这也关系到我们这代人留下什么遗产给子女后世的问题。在农村和边疆,多数知青表现是好的,比较好的,思想单纯上进心特强,这是历史的真实。将艰苦而光荣的中国知青历史岁月,涂抹成一部血泪史、罪恶史,有很大片面性。忽视、曲解和否定中国知青形象和精神,对不起自己,对不起曾付出青春和热血的千百万知青及其父母,以及关心和培养过他们的毛泽东、周恩来老一辈革命家和各级领导者,更对不起那些安家落户在当地的知青朋友们,包括在上山下乡中献出宝贵生命的知青朋友们!第五,对上千万知青在政治上肯定,精神上弘扬,经济上优抚更有许多工作要做,需要广大知青及其支持者的努力。现在还有些知青滞留在农村;有些病残知青、边缘化的陷于贫病交加的知青;有些“青春献给党,到老无人管”的下岗知青;有些因冤假错案仍未平反的知青,有些“献了青春又献终生”的知青,其子女要求回原籍等问题都需呼吁解决。“国家关心、负责到底”,这是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倡导,躬行实践,值得后来领导者思考。苏联优恤卫国战争老兵的经验,值得借鉴;1985党年中央解决知青工龄的范例值得借鉴。关爱知青是一项涉及社会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也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必要举措。上述内容的宣传、实施和落实是我们每个健在的知青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12月22日中国知青文化节(中国知青纪念日)具有巨大的容量和深邃价值;
12月22日中国知青文化节(中国知青纪念日)拥有最广泛而深厚的民众基础;
12月22日中国知青文化节(中国知青纪念日)是城乡互动和谐的新载体;
12月22日中国知青文化节(中国知青纪念日)是奋斗、平等和公正的精神象征。
知青朋友们,因为人民共和国由穷变富、由弱变强的一次历史选择,我们当年走到一起来了,而有了一个共同的称号“知识青年”。共同生活与工作,所形成的知青情结具有巨大凝聚力、亲合力和创新力。现在虽然年过半百,但任重道远。一位云南知青诗人说“人是不容易伟大的,良心却很伟大。一般说来,当过知青的人,都容易表现出良心。”无论自愿上山下乡的志愿知青,还是祖国号召上山下乡的潮流知青;也不管当年在农村,还是在边疆农场;也无论今天的生活际遇如何,让我们携起手共同努力吧!
顺致知青的敬礼!
2008年1月
昆明知青组诗
破  题
大国复兴四九始,乡村边疆任务巨。
万千儿女是新锐,艰苦奋斗破难题。

投笔务农
青春难得可尽欢,人生自如乃心愿。
国家有难发号召,多少青年勇向前。

人生洗礼
百斤背箩肩上担,犁耙栽锄样样干。
新老社员融一体,全身泥浆满面汗。

冬月伐薪
崎岖土径入云中,山裂成菁犹枯洞。
柴刀插腰迎霜风,一曲《长征》豪气生。

民兵训练
号角声起步伐闪,靶音清悦山野传。
龙腾虎跃破“敌”阵,螳川民兵杀声响。

决战水库
水库高坝再呼紧,军民抢险难安枕。
炸石打孔补漏忙,司令勉励新农民。

小记分员
栉风沐雨黑脸膛,工分就是钱和粮。
社员命根要认真,年底分红不一样。

 

民办教师
三个年级同一班,旧庙教室书声朗。
这边算术那边文,油灯下面备课忙。

步行串联
千里迢迢有苦累,梦中京门伸手推。
忽闻总理回乡令,半步不前战士归。

成昆铁路
重山峻岭一线通,民工队里有知青。
早出晚归尽薄力,守桥护路过严冬。

艰苦岁月
金鸡初唱忙下田,玉兔东升烹晚餐。
苞谷洋芋当主粮,草鞋破衣穿半年。

乡亲情结
半把青菜胜馔肴,一句暖语开迷窍。
相濡以沫藏记忆,常在梦中会父老。

英雄保尔
公私为谁显人格,困难大小呈本色。
苏联青年柯察金,万千知青活楷模。

反对武斗
一声枪响百村惊,荷枪人马闹安宁。
新老社员齐游行,县城四街旗子红。

红色管家
油灯如豆照仓房,聚精会神忙记帐。
一分一厘不含糊,把关全靠铁算盘。

队委会议
川上凌架钢轨桥,百杆拉电进山坳。
半夜火塘坐不归,又在筹谋变村貌。

科技小组
畦畦相对选良禾,蓝蓝萤灯收螟蛾。
有年新苗起波折,百里买宝如救火。

一年之计
乡村五月无闲人,子规声里汗浸浸。
知青驾驶机声隆,女将身后片片春。

夏日中耕
才收豆麦又忙稻,哪得功夫心上怏。
阵雨阵晴交替来,喜观满坝稻初黄。

喜送公粮
万包千袋堆成山,马拉肩扛穿梭忙。
龙宝大仓开口笑,十里八乡美名扬。

赤脚医生
小小药箱不离身,田间农舍四处奔。
深山采药不言苦,社员夸咱好医生。

返城战士
多少农活学手中,风波骤起可放平。
莫笑土气形容黝,叱咤风云谁称雄。

相逢是歌
世间茫茫人海中,有缘你我才相逢。
下乡数年共耕耘,风雨之中结真情。

第一知青林
安宁城西飘绿风,岁岁感时枝头红。
青春热血化碑石,面向吾国须尽忠。
整理人:程约汉  昆明日报社

 

推荐知青新书
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四十周年到来之际,《知青视角·不应否定中国知青历史岁月》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此书献给从新中国建设热潮中闯出来的一代人,对知青父母意味一份欣慰,对知青本人意味一个鼓舞,对知青子女意味一种敬重。
30年来,中国知青上山下乡历史地位是最经典最有争议的话题之一,该书就是这场屡起争辩中的最新著作,因集于资料性、透视性、辨难性、可读性而成为跨世纪的扛鼎之作。该书的作者,是《云南知青》副主编,倡议并参与实施云南第一片知青林,中国第一个石刻版知青历史文化廊。
每位知青都有一段感人故事,每段感人故事都有一位知青,该书叙述许多知青的感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