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陈宇文集

专题栏目

中国的顶级大米在哪里?(四)
作者/来源:本站 点击数:5068 更新时间:2009-09-11

【字体:缩小放大

内蒙古草原

中国的顶级大米在哪里?(四)
——水稻种植与翁牛特草原

 

一、水稻的起源 

水稻起源于哪里? 学术界争论了 100多年。直到 1973年浙江余姚河姆渡原始遗址的发现。早在 7000年前,我国长江下游的原始居民已经掌握了水稻的种植技术,以后逐渐扩散到长江中游、江淮平原、长江上游和黄河中下游、东北西北,形成了今天水稻分布的格局。但是,是谁最早把水稻引种到翁牛特草原?

二、辽代倡导水稻种植。辽代和辽文化是赤峰地区最重要的两大历史文化之一(红山文化、辽文化)。据史料记载,辽代的辽河流域是我国东北地区种植水稻最早的地区之一。早在公元十世纪初,辽太祖耶律阿宝机祖父匀德实时“始教民稼稻”。辽代前期,为便于辽骑活动,曾经禁止南京道地区(约今北京市和唐山地区)决水种稻。到辽代中后期,为了政治经济的需要,又大力提倡种植水稻,据《辽史·道宗本纪》记载:辽道宗咸雍四年(1068年)三月 “诏南京除军行地,余皆种稻”。                     

三、金代水稻种植向东北扩展。金代使东北(包括翁牛特旗)与中原在疆域上连成一体,东北地区更加方便了吸收中原地区的农耕文化,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被广泛地运用到东北各地,如犁铧、镐、镰等农业生产工具的制作技术也接近了中原的水平。在作物种类上,稷和水稻已在中国东北地区开始种植。

陈宇 

四、元代农业有较大发展。元代是我国古代农业科学技术推广最好的时期,中国古代著名的农业科技著作主要集中在元代。最为突出的是至元年间由官府编辑、刊刻的《农桑辑要》一书,还有王祯编著的《农书》和鲁明善的《农桑衣食撮要》等,它们对元朝农业技术的提高和推广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元代重视屯田和边境的开发,据1308年统计,全国屯田有一百二十余所,垦田面积约在二十万顷以上。北达漠北,南至海南都进行屯田,这对边境地区的开发,起到重要的作用。

翁牛特旗的海金山种牛场,在建国后曾出土一枚元代的八思巴文铜印,侧边款刻有汉译印文“兵农运粮百户印”,为元代军中运粮官之印。说明元代的粮食生产及粮食运输占有重要地位。

五、明代水稻试种失败。明洪武二十一年(1338年)置全宁卫。治所在今翁牛特旗乌丹镇,以捏怯来为指挥使。后并入朵颜卫。(朵颜卫治所在今乌敦套海镇内)。当时,西拉沐沦河、老哈河两岸到处是广阔的牧场,沼泽、水面随处可见,“风吹草低见牛羊”不是夸张的比喻,芦苇荡、水草、水稗草、蒲草有几米高,原始的河柳、红柳遍布草原。“民以食为天”“食莫大于谷”。人们在饥荒的时候,只能以野菜、野果、野草籽等充饥。当时西拉沐沦河两岸的草原上有大量的水稗草生长,人们习惯在秋季采集(用手撸穗)水稗草的籽粒充食,这水稗草的籽粒既可以碾成米、也可以磨成面来食用(当时还采集沙漠中的“曲力根”籽等)。但是水稗草籽采集起来十分不便,因为水稗草籽易落粒,成熟一粒落一粒,不能用镰刀割,只能用手撸,水稗草又生长分散、成熟期短,满足不了人们的需要。有人引种了水稻,连续种植几年不能正常成熟,以失败告终。时间距今约500年。


翁牛特旗有机富硒稻田景色

六、清代翁牛特草原种稻与康熙公主出嫁、康熙“赐名”。

翁牛特部第四任扎萨克(旗长),杜凌郡王班第(1692—1727年袭封郡王)时期,翁牛特草原上水稻种植成功。

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翁牛特部受灾严重,民多乏食,清朝遣官往赈。当时,在翁牛特广阔的草原上自然灾害频发,土地上种的庄稼不是旱就是涝,什么庄稼也不收,受灾乏食给人们以深思。据白音他拉苏木鲜兴村村史记载:是年有三个金姓的朝鲜族人(朝鲜族多结伴外出,勤劳而有种稻技术),来到了翁牛特旗东部的西拉沐沦河南岸(今白音他拉苏木),他们看到了这里的土地广阔,而且水资源充足,便从家乡带来了几样水稻种子,在白音他拉(汉译:富饶的草原)一个叫“花都什”的地方种植了水稻,到秋天居然有一个带长红芒的水稻种子获得了收成,这是翁牛特草原上第一次收获的稻谷,人们为此欣喜若狂,奔走相告,消息被翁牛特郡王班第知道了,郡王派人召来引种水稻的朝鲜族人询问,知道了确切的经过,并把大米拿来亲口品尝,郡王班第品尝后满口余香,连声叫好。原来这几个朝鲜族人在翁牛特草原上种植出的大米,就是元代〔王祯《农书》卷7《百谷谱·早稻》。〕中记载的小香稻。“一种有小香稻者,赤芒白粒,其米如玉,饭之香美,凡祭礼延宾,以为上馔,盖贵其罕也”。郡王班第从未见过此等好米,认为:此米珍贵,非平民所食者。遂下令:我蒙土产米,属祖恩天赐,概不允外传。并且为种稻人划定了50顷西拉沐沦河南岸最好的洪水淤积土地,专门为郡王府种植水稻,被人们称之为“王爷稻子把”,这一专业地名,被一直沿用到新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后期。郡王班第又命令:有朝鲜人求入旗为郡王府种稻者,昭准入旗境。这样,先来种稻的朝鲜族人又陆续从家乡带来了族人族亲,来到翁牛特草原聚族而居,为郡王府种稻,久而久之,繁衍生息,成为一个村屯,叫做“鲜兴村”,现隶属于翁牛特旗白音他拉苏木。

清朝廷当时实行与蒙古族“和亲”的“满蒙一家”政策,翁牛特草原上种出的“小香稻米”,自然被进贡到京城。康熙膳罢,香飘四溢,龙颜大悦,谕令:“此米匿迹已久,可酌量入宫”。从此翁牛特草原上生产的“小香稻米”也叫“蒙古香米”成为名副其实的“康熙贡米”。    

因翁牛特郡王班第在极寒的蒙地种稻论功,康熙特诏:翁牛特郡王班第,赐名“仓津”。康熙所赐“仓津”之名,含有翁牛特部“粮食满仓、地处要津”之意。康熙不仅为杜凌郡王赐名,而且又把自己心爱的第十三位女儿和硕温恪公主,20岁(1706年)时嫁于翁牛特部杜凌郡王仓津。可见康熙对翁牛特部在草原上种植水稻获得成功的满意和重视程度。

此后的康熙北巡、或驻跸避署山庄、或围场狩猎,食米必用“蒙古香米”。也叫“避暑山庄御用米”。成为有清一代翁牛特草原的特色贡品。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八月,康熙去盛京谒陵。途经敖汉,受翁牛特种植水稻的借鉴,认为“敖汉及奈曼诸部田土甚佳,百谷可种”,便谕令:“向因牧马之地不可种谷,未曾退耕者,命酌留草茂之处为牧地,余可垦耕,农牧两不相妨。”是年冬,清廷遣官至敖汉、奈曼、翁牛特“教之以耕”。

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征剿噶尔丹胜利后,令户部每年发给汉人印票800张出关垦耕。并令关内民人“春出口耕种,冬则遣回”(俗称“雁来户”)。

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秋狝木兰,康熙亲自至翁牛特探望下嫁于翁牛特多罗郡王苍津的和硕温恪公主,翁牛特蒙古“合词迎驾,欢声动地”,宴席上对翁牛特“小香稻米”的赞誉众口一词,备受王公贵族青睐。

康熙五十一年 (1712年) 清廷稽察往来口外到蒙旗种田的流民。是年仅山东出口垦耕农民达10万之众。

康熙五十四年 (1715年) 翁牛特右翼旗札萨克杜棱郡王苍津,出任昭乌达盟盟长。

雍正二年(1724年) 河北、山东等地蝗、旱大饥,灾民谩集边口,要求出关谋生。理藩院奉诏,命昭乌达、卓索图两盟札萨克可容留灾民垦殖度荒。期间,对入蒙地农民“免其田赋”,对蒙旗王公“许其吃租”,于是关内大批灾民涌入喀喇沁、土默特、翁牛特、敖汉诸旗及克什克腾旗南部。此举后称“借地养民”。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 清廷决定推行新政,要求中央和地方大员提出方案,包括在蒙地开放边禁,从关内大批移民垦殖,“以实边陲”。

七、 近代的飞跃

神奇是时间,奇迹是历程。翁牛特草原水稻种植历经辽金元时期的倡导、明代失败、清代成功,到了民国时期,热河督军汤玉麟发现了这块“风水宝地”,设置了“天山垦务局”,在翁牛特草原上垦荒种稻,掠夺当地资源。建国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翁牛特草原的水稻生产,扶持当地牧民兴修水利,统筹规划,农牧林业兼顾,农牧林结合,可持续发展,使翁牛特草原的水稻生产走上了健康有序发展的黄金时期。自进入21纪以来,翁牛特旗立足资源优势,打造有机、绿色、无公害、天然无污染的品牌,目前翁牛特草原上的有机稻米已经达到全国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