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柴春泽文集

专题栏目

风雨人生路,无愧天地间——走近柴春泽
作者/来源:薛幼红 点击数:2786 更新时间:2009-04-25

【字体:缩小放大

风雨人生路,无愧天地间——走近柴春泽

    柴春泽,中共党员。现任赤峰学院思政助理研究员,中国香港世界文
化艺术研究中心理事,中国香港世界华人交流协会理事。曾在上世纪70年
代中期作为中国访日青年代表团成员赴日进行友好访问,并于新世纪第四个
年头个人出资创办柴春泽国际网站和赤峰柴春泽论坛的优秀教育工作者柴
春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2005年2月作客“鲁豫有约”同张宝贵、邢燕子、侯隽、董加耕、叶辛、
任毅等知青共忆往事从而踏“凤凰之旅”;同年9月接受“凤凰大视野”来
访,使他再度成为备受瞩目的焦点。拳拳赤子心    从1987年自办报纸《信
息服务》免费向全国知青赠送开始,柴春泽就与时代信息结下了不解之缘。
为了更好适应时代发展,2004年5月28日由其个人出资创办的国际网站目前
已迎来京、津、沪及美国、日本等27个省市、国家百万余人次访问,七万余
名注册会员,并与上海知青网等16家网站建立双向友情链接,成为社会各界
朋友互访交流的纽带和平台。同年开通的“赤峰市电大柴春泽导学教师论坛
”现已发贴4000余条,为地区素质教育建设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   
  “办网站不一定挣钱,但它值钱……”柴先生向我们展示社会成就的同时
也向我们展示着他的生存方式。    谈话中54岁的柴春泽博学内敛,镜片后
透出的目光是那样自信,使人觉得这是一位敢于向头逆境挑战而百折不回的
角色。坎坷人生路    上世纪60年代末,风起云涌的“上山下乡”成为全国
应届毕业生面临的惟一出路。在50、60年代邢燕子、侯隽、董家耕等全国知
青楷模的激劢与感召下,风华正茂的柴春泽义无反顾地投入到轰轰烈烈的“知
识青年上山下乡”中来。为带动更好青年献身农村,时任学生干部的柴春泽踌
躇满志地一心想为改变农村面藐做点贡献。下乡后他一直带头在青年点参加劳
动。一方面稳定知青工作,一方面与恶劣的环境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这样从
1971年到1980年,柴春泽在翁牛特旗玉田皋开始了长达9年的第一次下乡生涯。
   非凡的组织才能和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很快赢得众人的信赖与支持。期间,
柴春泽相继出席省知青代表大会,省团代会。1973年6月24日,柴春泽光荣地加
入了中国共产党。短短三年,柴春泽由一名农村干部迅速成长为公社党委副书
记兼大队党支部书记,年仅21岁。    1973年8月家中来信劝其返城,柴春泽拒
绝了父亲的好心。翌年父亲再次催信糟拒。得知儿子志如金石,父母只好无奈
作罢。信念是忠贞的,雷击不动,风袭不摇;信念是神圣的,火熔不变,冰冻
不改。就这样柴春泽从1975年起参加首创改种水稻的组织领导工作,和他的知
青伙伴们在那片贫瘠的土地上默默奉献着青春的心血和汗水。然而从1976年粉
碎“四人帮”后接受隔离审查到1979年无罪释放并恢复党籍,一系列的遭遇让
柴春泽恍若隔世。1980年9月,柴春泽百感交集地发出“共产党员跟党心不变,
永远感激党,一辈子扎根农村”的心声让组织再次接受其献身农村的请求。于
是同年,柴春泽下乡翁牛特旗广德公。   
    毕业于同一所学校并下乡一个青年点的刘立新多年来一直是柴春泽的精神
支柱。1980年结婚后,在妻子的鼓励下,柴春泽的研修。忙碌的生活和幸福的
婚姻让柴春泽受着从未有过的充实和惬意。当他再次敞开心扉拥抱这个世界,
岁月的印痕已悄悄刻上了他的脸庞。梅花雪后香    所有困难和挫折都阻挡不
了柴春泽追求心中梦想的激情。
    1978年担任电大班班主任以来,他严谨治学,乐为人梯。并于1991年修完
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助教班政教专业的深造。其间他被市教育局、人事局授予
“记功奖”、“优秀教育工作者”及“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996、1998年两
次获“全区优秀班主任”殊荣。桃红李香凝春色。如今直接鞭下听教的学员已
愈1200人。荣誉接踵而来。2002年柴春泽捧回国际优秀论文奖的同时入编人事
部《中国人才辞典》及《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世界名人录》;2003年
应邀参加由世界华人交流协会和世界文化艺术研究中心举办的第十七届国际文
化交流大会……    一串串数字注解着柴春泽献身教育事业的不易与荣燿。
    柴春泽表示,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我们一直在努力把优秀、积极的主流思
想展现给青少年……柴先生坦言,自己认准的事九牛也拉不回。他只以他认为
对的方式出牌。从先生立身行事中,我们不难看出他心中那把尺子的大约刻度。
而那种朴实本分、无私忘我正是我们这个浮世丢失得最多的东西, 唯大英雄能
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从1971年下乡至今,柴先生已写下了85本日记。对于
曾经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也许从来不需要想起,也永远不会忘记。
             (转自2006年2月9日《赤峰广播电视报》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