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柴春泽文集

专题栏目

柴春泽是怎样的人 (二)
作者/来源:赶海弄潮论坛 点击数:2924 更新时间:2009-04-28

【字体:缩小放大

激情燃烧的岁月(四)

首先柴春泽找到了刘立新。那天晚上公社开完会,柴春泽让刘立新留下了。在昏黄的煤油灯下,柴春泽将自己的家书交给了刘立新。刘立新看后很疑惑,说:“你们家的事为什么要找我商量呢?”此时的柴春泽鼓起勇气对这个自己已经心仪以久的姑娘说:“我已经决心扎根农村了,不想当逃兵。而你,是我的理由之一,我知道你也曾经向组织表过态要扎根在这里,我想对我的父亲说我在农村已经有对象了,她是一位善良勤劳的回族姑娘。”刘立新一听满脸飞遍了红霞,她很吃惊,但心中对他还是很有好感的,柴春泽的表白无疑是一个令她欣喜的举动,虽然这是一种再古老不过的求爱方式。“可是,我是回民”刘立新羞涩的说。“在生活上,我绝对尊重你”,柴春泽还没等刘立新说完就抢先说道。“我尊重你”,这几个字绝不是为了得到刘立新的芳心柴春泽随便说的,后来两个人结婚,柴春泽完全尊重了刘立新的生活习惯,成了半个回民,就连在外出差都找回民饭店,他们的女儿出生,柴春泽主张让她随他*的民族,我想,这也是他向妻子表达爱意的方式吧。就这样,两个人确定了关系。还以革命的握手庆祝了他们甜蜜爱情的开端。 其实刘立新答应柴春泽的求爱不是偶然的事情,在这之前两人已经开始注意对方了。柴春泽在公社工作突出,勤劳肯干是有目共睹的,而刘立新注重的远不只这一点。有一次柴春泽到刘立新的大队检查工作,看见厨房的盆里有一块块状的食物,便问刘立新这是什么?刘立新答:酱牛肉。柴春泽便拿起来一口咬了下去,可是顿觉味道不对。此时的刘立新早已经在炕上笑的前仰后合,说:“你道实在,这是酱疙瘩!”问刘立新到底看中了柴春泽哪点,刘立新从来都说:“他呀,挺傻的,傻的可爱。”其实,我明白刘立新的意思,她最看中的是柴春泽那颗善良和实在的心。而刘立新也早就引起了柴春泽的注意。在柴春泽的眼里刘立新是一个干净利落的姑娘,她皮肤很白总是梳着两根油亮的辫子,虽然不是很漂亮但这个能吃苦耐劳的姑娘给柴春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从来都是在地里踏踏实实的劳动,早出晚归,坚强聪慧。在工作上,把自己大队的知青宣传工作搞的有声有色,柴春泽有时会想,她这么出色是不是在做给我看引起我的注意呢?每次在会上发言,刘立新也是积极主动的,刘立新的口才很好,说话逻辑性很强。柴春泽还总感觉到刘立新那对清澈的大眼睛的目光总是追随着他。多年以后,我追问刘立新是否像柴春泽说的那样早就对柴春泽有意思呢?刘立新笑而不答,颇有心计的刘立新也许在我面前不好意思说出当年的感情。但可以肯定的是,自从柴春泽找刘立新以后,他们的恋爱关系就确定了下来了。这样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开始了。 而后柴春泽在全体知青大会上向知青们表达了自己扎根农村的决心。大家对柴春泽这样公然的与自己的父亲决裂表示非常震惊。而这个举动的后果也大大超出了柴春泽本人的意料。他没想到这一做法会在全国引起强烈的震动,使他一下子成了全国闻名的知青典型。1973年12月20日《辽宁日报》的头版显要位置以《小将的挑战》为标题,全文发表了柴春泽给父亲的信,同时配发了评论员文章。时隔半个月《人民日报》也在一版的显要位置以《敢于和旧观念决裂的好青年》为题发表了柴春泽的信,并加了编者按。紧接着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党报纷纷转载,中央广播电视台还播放了采访他本人的录像。柴春泽便成了千百万青年学习的榜样和崇拜的对象

柴春泽就这样眨眼间成了全国知名的人物。对于这封信,在客观上给柴春泽带来了光荣、名望也使他造福一方百姓的理想成为可能,但同时也为他的挫折和磨难打下了伏笔,还给柴春泽带来的是终身的幸福,这位回族姑娘在柴春泽头顶光环的时候默默地守在柴春泽的身边,在柴春泽遭难时,人生处于逆境时挺身而出不离不弃帮他重塑人生。柴春泽成名以后并未被荣誉冲昏头脑,仍然为自己改变玉田皋的理想做着不懈的努力。1973年6月24日柴春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底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他重新向公社提出重新规划玉田皋,平整土地并试种水稻的想法,这次得到了公社新调来的党委书记黄珍和旗、盟、市领导的支持。1974年下半年柴春泽与黄珍书记开始研究改变玉田皋面貌的具体方案。1974年9月柴春泽担任玉田皋公社党委副书记兼玉田皋大队支部书记。在黄珍主持的党委会上决定:从玉田皋的实际出发,集中力量,重新规划玉田皋的渠、林、路,党委会上还通过了试种水稻的建议。会议决定在柴春泽所在的玉田皋大队划出一块地来搞实验。1974年10月5日至10月28日利用了14天的时间集中了全大队和其他两个兄弟大队下府、孤山子的部分人员搞大会战,将重新规划玉田皋的渠、林、路变成了现实。刘立新当时担任玉田皋大队的支部副书记,主要负责50亩水稻的试种工作。在大家不懈的努力下,到了秋天,50亩水稻终于实验成功了。这是玉田皋历史上第一块水田,过去怀疑种水稻的干部、群众服气了,说:“真没想到这里能长出大米。”多年躺在炕上的老人让孙子用毛驴车拉着去看水稻,不少人说“这下玉田皋可要有大变化了,他就是一块铁板也要改变了。”此时的柴春泽内心十分的激动,眼看着自己的想法是可行的而且变成了现实,眼看着百姓喜笑颜开,柴春泽憧憬着这里以后必然是蓝天、碧水、绿荫、沙滩。但是摆在柴春泽和大家面前仍然存在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那就是种水稻水从何来。先前的50亩的水是从下府林场引来的,可是这并不能保证大规模的水源供给。虽然玉田皋的位置很优越,位于红山水库的下游,但是只能等到在每年春季红山水库向下游开闸放水时用于一次春浇地。当地百姓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一条大渠春天乐,夏秋无水干没辙。柴春泽和黄书记商量着,看来想要很好的利用红山水库必须在这里搞一个引水工程,将水引向下游。可是资金从那里来呢? 1975年上半年辽宁省领导到柴春泽所在的玉田皋公社检查工作,柴春泽借向领导汇报工作的机会,提出改种水稻及引水工程缺少资金的困难,省领导当即表态同意。柴春泽动情的说:“我们的实验已经成功了,已经如果搞成了这个工程,我们就可以大规模的种植水稻,百姓们不但可以吃上大米而且可以一改当地贫困的面貌,有了水就可以植树,减少风沙的侵袭。”年底,经旗有关领导的努力,辽宁省特批40万工程款,用于“白玉引水渡槽工程”。1976年10月1日,全长400余米,七个土墩柱五个跨拱,横跨南北可容六个量的空中引水渡槽工程竣工了,并在第二年交付使用。26年以来,红山水库的水通过这个渡槽源源不断地流过来,保证着玉田皋现在近三万亩水田的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