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刘贵赓文集

专题栏目

刘贵赓《还留一手》首发式暨小小说研讨文集(二)
作者/来源:本站 点击数:5065 更新时间:2009-02-23

【字体:缩小放大

刘贵赓《还留一手》首发式暨小小说研讨文集(二)
          轻松的幽默   锐利的银针----读刘贵赓《还留一手》
                             刘书芳

    去年冬天,文友仲康推荐给我一组稿子。再三托付说让我给好好看看,并说如果可以,能发表的话尽量给考虑考虑。说这是一个爱好文学多年的老作者。既然是老作者,再加上仲康我们也是十多年的老朋友了,所以我对这几篇稿子很重视。我从其中选了两篇准备发表。说实话,要从语言功夫上说,文章说不上有多好,但是文章选取的角度很刁,这是一篇好文章最关键的。能够选好角度,文章就能改出来。哪怕语言功夫稍差些,也不失为好文章。所以我对这两篇文章比较看好。因为文章是做为小说拿上来的,所以有些技术上的问题就需要处理一下,现在这两篇稿子就在百柳第三期发了出来。

    半个月前仲康到文联给我们送书,说是他的好朋友出书了,就是那个老赓。我感到很惊讶,因为两个月前仲康才给我送来的稿子,那时候老赓还只是一个文学爱好者而已,这么快就出书了?仲康还再三嘱咐我,让我给认真看看。尊仲康嘱托,我很认真的读完了这个集子。对这个从未谋面的老赓有了比较多的认识。

    我个人认为:老赓的文章的总体风格和仲康拿给我的那两篇一样,从文学性方面来说,比较薄弱,行文也比较粗糙,但是他的文章不是小情小调的文字,很有社会责任感也很有正义感,他的小说具有小品文的特点,主要是通过事实和艺术形象来表现思想内容,议论较少,叙述、成分较多,以幽默的方式和喜剧性的情节,活泼、轻松的语言,给人一种揭露性的笑,并使人在笑过之后,看到问题的实质,发人深思。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这是很难能可贵的。比如,在《恶搞》一文中,“我”是一个老板,是一个身价颇高的老板,就因为“汽车没有了油又不愿排队加油,恶作剧的骑了物业的板车去上班,顺便买了一点菜”,结果后果不堪设想:银行,公司会计,甚至小舅子,二姨等人的态度都瞬间发生了变化。作者通过这一系列人的变脸,辛辣的讽刺了社会世象。什么亲戚,什么朋友,看见“我”落魄,一下子暴露出真实的嘴脸。作者通过一系列情节揭示了人的劣根性。这一类的文章在这个集子中比较多,就不一一例举了。

    书中还有一些用现实主义的笔法写出来的文章也有值得称道的地方。比如“表弟”这一篇,人物形象就十分鲜明,性格也很突出。很有典型性。通过几件事活画出一个,无能又无赖,贪欲又贪财的小人的形象。《差点上当》也是写实手法,丝丝入扣的写出差点上了几个骗子的当的整个过程,如果没有这方面的生活很难写得这么真实。揭露出了现在骗子行骗的手段疯狂和大胆,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还有一类文章,比如《俺叫草原小辣妹》,《醉酒》等写得很活泼很自由。通过这些自由活泼的语言和故事,前者揭示出沉迷于虚拟声色的无聊。后者揭示了人们不敢说真话,只能寄托在梦中的苦涩和无奈。这都是值得称道的。

    总的来说:老赓的文章以故事见长。老赓丰富的社会阅历决定了他丰富的人生,他丰富的人生又使他有了丰富的故事,丰富的故事使他的笔下有了丰富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又反映了社会百态。这是老赓的优势。

    但是今天,我作为一个作家协会的副主席,我还必须指出:老赓文章还是存在着很多不足,最明显的就是粗糙,因为粗糙就使得文章出现很多硬伤。有一些文章,写得不到位,这样讽刺得力度就远远不够,还有一些文章前面涉及到一些内容后面就丢了,有的看前面好像抖包袱,结果后面就没有了,这样都削减了文章的讽刺力度。文章没有细节就没有了滋味。就像做菜光有大鱼大肉,却没有经过尽心炮制,品起来就少了滋味。这是老赓在今后的创作中应该注意的。  

    从作者简介看,老赓还是一个公司的董事长,按照流行说法,也是一个款,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好多人都弃文从政或弃文经商了,老赓一个董事长还能够潜心写文章,很值得敬佩。我为我们的文学队伍的壮大感到由衷的高兴,在这里也祝愿老赓写出更美更好的文字。

 

             追  梦  人——刘贵赓作品《还留一手》随想

                  刘 泷
    树的方向由风决定,人生的方向由自己决定;只要心中有梦,生命就有意义,生活就有希望。
    这是读刘贵赓先生文学作品集《还留一手》的感悟。
    说起来,刘贵赓的一些经历,和笔者很相似。我们都是1976年高中毕业;都读过电大;都从青少年起就有一个文学的梦想,且耿耿于怀、持之以恒;都对小小说的写作情有独钟,并散见于全国各地的报刊杂志和网页;都喜欢网络文学,并建有自己的博客;而且,各自的孩子也毕业于赤峰四中还是同学。当然,也有很多不同点,人家是知青,下乡。笔者生在农村,回乡;人家回城在铁路当工人,是“老大哥”。咱进军营当兵,是“最可爱的人”;人家后来下海成了企业家,赚钱是为了文学。咱复员之后当记者、搞文学,一句话,码字的目的是为了填饱肚子弄几个钱花。
    这里面,有很多无奈很多苦衷,也彰显了几分境界、几分豪情。
    书归正传,且说《还留一手》。小小说集《还留一手》是刘贵赓的第二部作品。这之前,他创作、出版了小说、小品、杂文作品集《她,为什么不再爱我》,该书13万余字,虽然稚嫩、朴拙,但也真诚、灵动和轻盈。比较而言,这部洋洋二十余万字的《还留一手》因为以网络文学为发端,内涵了小小说、小散文、小杂文等单元,具有新颖的创作手法,有了时尚、搞笑的元素,让人耳目一新,受益匪浅。

刘贵赓的作品,没有大江东去如虹、铁马冰河入梦的大题材,都是发生在身边的、我们习以为常且司空见惯的小事。但润物春雨、涓涓细流同样蕴涵着大情感、大智慧、大手笔。车尔尼雪夫斯基大约说过,美是发现,美是生活。是的,在生活的激流里,有人麻木,有人熟视无睹,然刘贵赓这个有心人却发现了小小说的富矿。假如没有生活的源泉,《表弟》、《曹师傅好色》、《罚款》等就不可能写得那么贴切,那么生动,那么入木三分了。从他创作的百余篇小小说来看,如若没有自身经历、阅历的生活积累,肯定是要牵强附会、无病呻吟,甚至事与愿违的。然而,刘贵赓写出来的,却是真意、真趣、真诚。因为他热爱生活,才使自己的作品如同琳琅满目的年市,如同打开的万花筒,“行到闹荷无水面,红莲沉醉白莲酣。”给人以山阴道上,目不暇接之感。当然,生活不是艺术。假如没有发现,没有揣摩,没有提炼,生活依旧是生活,抑或在有人眼里味同嚼蜡。这就是刘贵赓热爱生活,热爱文学的收获,这就是《还留一手》得以出版的原因。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刘贵赓文学作品的语言是明快的、洗练的,也是生活的、大众化的。老实说,能够把语言运用到信手拈来、驾轻就熟的程度,是一种功夫、一种机智,一种造诣。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是作家一生的追求,刘半农在追求,老舍和茅盾、汪曾祺等大家也在追求和实践,并且,他们皆成了不可多得的语言大家或大师。难能可贵的是,刘贵赓小说的语言也在努力应用着人民大众鲜活而又有张力的语言,逐渐体现着自己的特色,不造作,不花哨,生动活泼,很是吸引读者与网友的眼球。

在创作风格上,《还留一手》轻松、幽默、温情、冷嘲热讽。文学是人学,在刘贵赓的笔下,对于生活素材,他靠着热情与真情,可谓喜笑怒骂皆成文章也。他的作品,或讽刺,或揭露,或歌颂,或赞美,或写实,或就虚,或叹息,或喜悦,或愤怒,或无奈,都能够切实触动人们的灵魂与情感,让人会心一笑,颔首折服。可以说,他已经体会了小小说创作的“三昧”,在构思上,有意借鉴欧·亨利式的结尾特色,譬如小小说《还留一手》、《老婆的情人》、《原来如此》等等,悬念的设计上,可谓独具匠心,情节安排的巧妙出彩,包袱抖落的出奇制胜,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给人以喜出望外、拍案叫绝的效果。

出于金无足赤的考虑,建议贵赓先生在小小说立意上再大气一些、明媚一些。

 

        想写你就自由地写——读刘贵赓新著《还留一手》  
                          刘玉琴 
    客居海河边等着看元宵的焰火,就收到故乡本家老弟仲康的电话:赤峰有位作家出了一本书,以小小说为主。大姐啥时回来?给写个评论。得知我过了元宵节回赤峰。仲康说,你可以上网看,他的博客很火。我已习惯躺着看书,就说回去吧……被人需要是一种幸福,我会昼夜赶班的。前几天在北京刚和赤峰市作协主席荆永明一起担忧赤峰小说作家后继乏人,就像想种地就有人送来良种一样,有人出小说集了!作为一名老作者,于是就有了“江山代有才人出”的释怀与欣喜。 
待从仲康手中把装帧清新活泼的刘贵赓新著《还留一手》,接过来翻开扉页,见到了作者临风而立于白洋淀寿星石前的照片,便有了名字与人都似曾相识的感觉。作者不是我印象中的年轻人。岁月的阳光与风尘都不肯扭曲他生命的年轮。我失去了在年龄上居高临下关怀下一代的优势,内心深处立刻充填了一种尊敬历史的庄重。一篇篇地读下去,我竟在《她没相中我》的一篇千多字的小小说中读到了自己的影子,那个主人公不姓刘姓柳,单字芳。我嘻笑,刘贵赓手下留情,没叫我“柳腥”闻着有味就“阿弥陀佛”了。小说在结尾处结构了我与作者之间社会位置的轮回,写出了世事的斗转星移沧海良田,小说嘛,写真就是新闻了……但我与作者都不后悔当初选记者时的擦肩而过,如《她相中了我》,此时,也许电视台多了
一位主任记者,而赤峰就少了一位成功的企业家和厚积薄发的作家了。 
昼夜赶班一口气读完《还留一手》,还真有了“昼夜赶班”不是工作态度而是阅读愉快的感觉。小说好读,散文好读,这本书好读。 
    这本书好读,得益于作家创作心态的自由与创作状态的自由。 
    先说创作心态的自由。作者不是为了生存而创作,不是为了盈利而出书。赤峰籍著名作家金河说:商品经济的大潮掀去了文学往昔的灵光,作为一种职业和谋生手段,计算投入与收获,也不是令人鼓舞的生意。正因为刘贵赓现为赤峰贵龙物资有限公司的董事长,生存与发展都有了雄厚的资金做基础,他就在金钱上自己解放了自己,自由了!国际歌里有句经典歌词: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倘若等着稿费买米,等着稿费交房租,他就不会这样想写什么就自由地写,等稿费买米和等稿费交房租的作家作者们多数做了名利拥有者和更大更高层次获得名利者的枪手。 
“刘贵赓牌”的创作或者说写作,用历史发展的眼光看,也是改革开放带给文学的一种景观与现象。富人写作,没有衣食之忧的压力,没有写出来没处出版的窘迫,更没有枪手期盼稿费的忍辱负重与卑躬屈膝……作家的人格尊严绝对的能保持的堂堂正正,或者还可以膨胀和炫耀一下,这样作家的社会地位就提高了。这样轻松的创作心态,作家能不硕果累累吗?原《松山时报》总编辑的 张德文
 先生成功地把《漂亮宝贝》服装城办成了品牌店,然后交给儿子媳妇经营,他的经费自由让他游遍神州游遍世界,今年,他的上、中、下三集摄影散文集《走遍神州》,就要豪华出版,穷人写作能有这样的景观与成就吗?其二,当今中国的富人都是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用自己的心智打拼出来。他(她)们的视觉、观念和艰难的打拼经历就成了文学创作的思想与源泉。所以,刘贵赓笔下才有了栩栩如生的形形色色的艺术形象——工人、农民、商人、老板、公仆、贪官、义狗、侠士、小市民……机关算尽的泼皮无赖和智勇双全的商场英雄。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文艺理论。
再说创作状态的自由。因为是网上写作和自费出书,因为是自己给自己当家做主的董事长,刘贵赓的创作状态是自由的,人情练达、嬉笑怒骂、刺贪、刺闲、刺恶……茶余饭后,放马挥剑,轻挪鼠标,点指键盘……一篇小说、一篇散文,仰或一篇随笔议论就轻松地出来了。没有那位总编社长为发他的揭露性稿件被撤职,他自己也不会因为文章伤人被报复得换了岗或丢掉饭碗。本文作者十多年前发表的一篇近两万字的反腐小说《秋风泣》,把故事发生的地方放在了甲宁县和乙宁县,还有人对号入座发狠话“这个人永不提拔”,加之后来年龄不吃香的大气候,以致我做了23年的副科级干部,成了这个地区外祖母式副科级的形象大使。刘贵赓现在的创作自由度真是羡煞人也!他写的那些令人发指和扼腕叹息的贪官污
吏与恶棍泼皮,那地址、部门、单位很多就是实名制,好多人名也就简单地用了谐音或相反的意思的词或字,赤峰人一看就一目了然。
    就现在的宽松政策,刘贵赓不会享受文字狱。但话又说回来,简单处理,省却构思的力气,感情发泄起来也痛快淋漓,但那终究不是艺术创作的高超手法,小说创作是手艺活儿,需要技巧。
对已进天命之年,且有着几十年的创作经历和出过了两本书的刘贵赓,再谈如何写好小说就显得不识时务了,当然,他也在《自序》中要求读者“拍砖,拍得头破血流才好。”我倒觉得刘贵赓有着一般作家无法企及的创作心态的自由与创作状态的自由。但作品的思想深度和创作境界的自由度是有台阶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站在四合院和登上金茂大厦观景和写景,就范围和高度来讲的自由度是有差异的。对文学轻松的爱与倾力的爱都有对等的回报。刘贵赓有着重量级的体魄,接下来,就会有着重量级的创作。我们接着读。
   

柴春泽在刘贵赓《还留一手》首发式暨小小说研讨会致辞

    各位作家、各位来宾、传媒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首先我受刘贵赓先生的委托对大家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
    中国当代著名学者林语堂说:“出书是文人的雅事,雅事要有雅集”。今天
赤峰市文人作家雅集在此,互致问侯,畅叙友情,共同祝贺刘贵赓先生《还留一手》
文集的诞生,这实在是一件令人高兴的大雅事!
    文人的文集就是作家的精神生命。呕心沥血,苦心经营的生命诞生了,理应是与
朋友们共同分享。对社会,人生的思考,作者精神世界的全景展示,尽在其中。朋友
们的阅读就是对作者精神世界的尊重,分享和祝贺。
    孩子诞生了,就抱出来请大家品头论足,不管是丑是俊,是胖是瘦,他已是我们
社会文学大家庭的一员了。
    贵赓下过乡,做过工,后来又漫游商海,但生存环境的改变没有改变他对文学的
梦想。经商成就了自已的一方天地,生意有了规模、上了轨道,其人生欲望也必然向
更高层次发展。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曾提出人有五层次需求;一、生理(温饱)    二、安全
(住所)   三、爱人 被爱   四、受到尊重     五、最高层次即自我的实现……正当
合理、健康的欲望是人奋斗的精神支柱,人类正是在绵延不绝的欲望推动下,社会才有
了今天的进步和发展。
    贵赓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不满足于马斯洛前三个层次的需求,而追求四、五个层次
的实现,且能把握健康向上的基调。返城工作后的他,一直笔耕不辍,《还留一手》已
是他的第二部文学作品。贵赓还特别注重在互联网上与各界朋友的交流,他是我的联盟
网站的大手笔之一。如今“老庚博客”已引起万千网友的关注。《还留一手》这部文学
作品出版的信息在我站发出后不仅在市引起不少文学爱好者的喜欢,而且引起自治区新
闻出版局朋友的关注,他们来电、通话协商发稿事宜……。
    贵赓与赤峰作家群尚缺更多交流,今日举办《还留一手》首发式,一是与作家们认
识走进这个群体,二是想得到作家们的批评指正。再则是与作家们相互交流,相互鞭策
以利于今后创作进一步提高。
    值此向朋友们隆重推出贵赓系列作品活动中刘仲康先生,(他也是本联盟网管理委
员会委员),为此做出很大努力,借此机会一并表示感谢!

    最后祝研讨会园满成功!


 


洗尽铅华才是真——读刘贵赓先生文学作品集《还留一手》
                            张建华
    友人仲康将其朋友刘贵赓先生的文学作品集《还留一手》推荐给我,嘱我读一读,说其文字还是很有嚼头的。果然,读了几篇,作品中各色活灵活现的小人物便吸引了我,让我一口气读了下去。掩卷回味,竞也好像痛快淋漓地吃了一顿别具特色的风味快餐。我与贵庚先生并未曾谋过面,但从其文中我看到了他的影子,看到了他跌宕曲折甚至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也看到了他丰富并充满幽默智慧的内心世界。

   《还留一手》是一部以小小说为主的文学作品集,作者以自然流畅的风格和辛辣幽默的笔触,通过选择斑斓的生活场景,恣意勾勒出别有意味的浮世绘。尤其让我们耳目一新的是作者“天然去雕饰”的写作风格,百十篇作品,短则几百字,多也不过两千字,但篇篇弃绝修饰,力避矫揉造作,不追求“文学性”的华美,而是洗尽铅华,直面人性。在叙述艺术上,作者有意弱化技巧的痕迹,以一种老老实实近乎愚钝的平实,追求自然逼真的艺术效果。有如两人烫上一壶老酒,坐在热炕头上闲聊。作者敞开心扉,或戏谑调侃,世间百态,任由剖白;或讲上一段身边的故事逗你一乐。然笑声过后却又让你咀嚼人生,伴随着故事中人物命运的起伏而反思。作者的这种平实的创作风格,使其创作与描写对象消除了距离,用身临其境的亲切感让你感受到故事的生动鲜活。
    作者本身就生活在基层,对普通人有着深刻的了解和深厚的感情,因而也使作者能够以平实的视角,平实的心态关注底层“小人物”的命运。作品中诸多人物可能大都是虚构的,但所描述的都是他亲历或熟悉的生活,如作品中的“我”或是下乡知青、铁路工人,或是下海经商的建材公司老板,我们都能看到作者真实自我的影子,因而读来感到真实。作品刻画的人物可谓千姿百态,有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表弟”;势力眼的邱老板;表面刚直廉政,实际上贪心十足的法官阿全哥;有看不起小个体户,却被经营灵活的小个体户挤垮的建材大老板老寇;有人前道貌岸然,背地里包养“二奶”的官员大卫等等。作者在对这些人物极尽嘲讽和鞭挞的同时,也通过讴歌一些凡人的本色来表明其立场和生活价值取向。如朴实耿直的贫协代表刘大叔,廉洁奉公的部队张政委,刚直不阿、嫉恶如仇的工厂厨房师傅老白头,侠肝义胆、敢于教训横行霸道的段长干儿子的值班员,被称为“吝啬鬼”临终前却为地震灾区捐出30万身家财产的“嘎子屁”等等,作者直面人性,让一个个性格分明、鲜活生动、充满时代特征的人物跃然纸上。品读文集,我们也感受到了作者的幽默与智慧,还有对世相的思辨与惆怅。如对整天怨天尤人,但又无所事事的老邰,作者最后幽他一默“你是生的伟大,活的憋屈!”《假如我是地球国总统》更是异想天开般大忽悠了一番;对滥罚款的技术监督局王局长,他表面奉承,撂了电话也阿Q式的幽了一默,“我请你,请你个屁!” 作者还不时自我调侃一番,“我叫刘大傻”,“我是草原小辣妹”,“我今年七十八岁了”,自嘲中揭示出对现实的困惑。作者的智慧和想象力在文中也随处可见,比如在车库前安装废监视器唬住了随意小便的人;用手枪式打火机吓退了入室劫匪;老婆计设鸿门宴,巧用美人计要回了巨额欠款等等,都给人以启迪。文集中还有许多作品是让人掩卷深思的,《恶搞》在让人们看到世态炎凉的同时,也告诫人们看人下菜碟只能自食苦果,人与人之间应建立起和谐平等的关系;《种豆》里通过主人公以善举对待欠债不还的老板部下,最后不仅要回欠款还得到了一笔大业务的故事,告诉人们“勿以善小而不为”的道理;《硬菜》一文更是以电讯局员工陈小二由过去“把电话线甩到房顶上,剩下的活你们自己干”,晚上被请客还敲着碟子要“硬菜”,到今天点头哈腰请客户吃饭的变迁,让我们看到了改革开放引入竞争机制给社会生活带来的喜人变化。《老婆不让我写小说》里,通过对主人公为了生计,不得不割舍自己的作家梦,大哭一场后跟着老婆当起了修鞋匠的描述,反映了现实社会对文化重视欠缺,“作协的不如修鞋的”怪现状。文集中的散文、杂文等也多是以平民的心态,平实的语言直面人性。
   可以看出,作品平实的背后还有着绚烂。作者并非是为了给人们提供茶余饭后的谈资而述说有趣轶闻和好笑段子,而是通过一个个人物去品悟人生,温润人性。仔细品读之下,你会发现这些文字之所以和一些浅平表述的故事不同,在于作者冷静理智地思考着更大人群的生存状态和人性回归。那摇曳生动的文字,如一片未经修饰的山林,虽是野草杂树,酸果闲花,但却都染上了清风流水的韵致,灵动而又自然。他的随意与率性,使他总能在琐屑、庸常处营造出文化景观,也成就了他个性化的创作风格。如今,许多人总抱怨有意思的事太少,抱怨生活太过机械、乏味。孰不知,是我们自身丢弃了感觉,放弃了吐纳生活的能力。从这一点说,刘贵赓先生的创作之路应该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作者单位   市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