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鲍喜章文集

专题栏目

鲍喜章:40年播种文字收获良知
作者/来源:本站 点击数:5320 更新时间:2008-09-29

【字体:缩小放大

鲍喜章:40年播种文字收获良知 
    他年过花甲,但精神抖擞,为新闻事业辛勤奉献40年;他痴迷文学,与好友(已故《赤峰日报》总编辑王燃)合写的诗歌《艾里春早》早在1977年就被《中国文学》译成外文,向世界读者推荐;他性情豪爽,常常把酒当歌,泼墨挥毫,酒量亦被朋友戏为“打遍两河流域(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无敌手”。他,就是2007年11月从新闻战线上退下来的赤峰市知名老报人鲍喜章。

 

书是鲍喜章的好伴侣

   2008年1月25日上午,赤峰市红山区金尊宾馆迎来了来自全市的上百位作家、诗人、书画家和新闻工作者,他们都是在各自的阵线上奋斗了多年的卓有成就的前辈,云集金尊,只为了参加鲍喜章的新书《笔走人生》的首发式,为历任赤峰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常务副主席、《赤峰日报》副总编辑、赤峰市文联副主席的鲍喜章40年的新闻生涯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草原上的新闻记者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因为经济条件的限制,报社没有汽车,记者采访在路上走两三天是常有的事情。那时的气候条件也差,尤其到了冬天,刺骨的西北风常常像一头暴怒的狮子,在草原上呼啸肆虐。没有羽绒服,人们出行最保暖的行头就是厚重的羊皮大衣、皮帽和脚上的毡窝窝。然而,就是这样的保暖衣物在当时也是极缺少的,好在报社置备了几套,哪位记者外出采访,就临时借用,采访归来立即归还,以备其他记者用。

  鲍喜章说:“那时的记者是吃百家饭的。”这并不是玩笑话,因为在那个年代,记者外出采访,膳食问题需要通过派饭来解决,他们常常会被派到农民或者牧民家里去用餐,这也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接触和了解老百姓生活的机会。

  虽然工作条件艰苦,但鲍喜章觉得自己工作起来特别有热情,而人们对记者的尊重和对新闻报道的重视,也让他深切地感受到了自己肩上的责任。他向记者讲起了一个故事:1978年5月17日,《昭乌达报》(《赤峰日报》的前身)发表了一篇他和王燃采写的通讯,题目是《一朵光荣花的主人》,文章记述的是宁城县大城子公社瓦中学校年轻的女教师李月琴拦惊马挽救了12个孩子的生命、自己却身受重伤的故事。30年过去了,这篇报道竟然一直是李月琴的精神支柱,每当她遇到困难时,就会想到自己曾是一朵光荣花的主人,便又鼓起了直面生活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