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鲍喜章文集

专题栏目

在《笔走人生》的后记中,鲍喜章这样写道:
作者/来源:本站 点击数:5058 更新时间:2008-09-29

【字体:缩小放大

在《笔走人生》的后记中,鲍喜章这样写道:
“我是个躬耕者——猫腰播种文字,抬头收获良知。”

  赴唐山地震灾区采访

  “40年与新闻风雨同舟,我经历了太多的事情:去大连迎接过知识青年王冬梅等,赴沈阳采访过为抢救人民的生命财产而壮烈牺牲的知识青年药苗苗的父母,到赤峰市体育场采访过毛泽东逝世的追悼大会,顺利完成了‘西拉木伦千里行’、‘老哈河纪行’和‘赤峰楼赋’等系列采访,随中国记协组织的全国有影响力报纸的副刊编辑们赴云南采风……但最让我难忘和震撼的还是1976年到唐山地震灾区进行采访。”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鲍喜章的语调显得有些低沉。

  在那场灾难中,我们有24万同胞失去了生命,而作为一名随医疗队采访的记者,鲍喜章用独特的新闻视角,见证了那一场生与死的较量:那是一场灾难,到处是断壁残垣,到处是伤员病号,一种霉臭的味道在空气中弥漫;那是一场考验,人与时间赛跑,意志、体力和饥渴较量,每一个救援人员都在尽最大努力与死神争夺同胞;那也是一场爱的释放,他看见一个名叫于连国的医生累得昏倒在手术台旁,看见医护人员细心地为肠道破裂的石跃祥老人清洗粪便,看见护士荆秀华口对口地吸出新生儿口中的羊水痰液……那一幕幕感人的情景,无不是大爱的体现,这种单纯的、无私的、伟大的友爱,让这位当时年仅29岁的记者感动不已,几度热泪沾襟,他也用饱蘸深情的笔记录下了一幅幅感人肺腑的画面。

  “灾难再大也难抵友爱的力量!”从那时起,他就坚信,爱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爱的洪流可以冲垮一切灾难和黑暗的城墙。
青纱寨主

  在新闻和文学的圈子里,比起自己的名字,鲍喜章还有一个更加响亮的称呼——青纱寨主。这是文友们送他的雅号,因为他担任《赤峰日报》文艺副刊“青纱”责任编辑20年的缘故。

  “比起40年的记者生涯,我更留恋的还是编辑‘青纱’的20年时光。”谈起“青纱”,鲍喜章满怀深情。的确,在“青纱”的前身“万山红”初创之时,鲍喜章就被任命为责任编辑,“青纱”这个名字,还是他亲自取的,也可以说是他为“青纱”接的生,然后又辛勤培育了20年。就像他自己说的:“对于一张报纸来说,20岁的‘青纱’还是一个妙龄女郎;对于一个人而言,编辑‘青纱’20年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把自己的青春年华都献给了‘青纱’。”

  事实上,“青纱”不只是鲍喜章一个人的梦的港湾,也是赤峰大地上很多文学青年的梦的摇篮。那些痴迷文学却又投稿无路的年轻人就是在这青纱帐里扬起了风帆。如今,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已经成功,有的还成为了全国知名作家,可他们忘不了“青纱”,忘不了鲍喜章老师,忘不了那块曾给予过他们太多欣喜、太多机会、太多力量的地方。

  一个笔名“独桥木”的作者这样写道:“记得有几行诗句/立起成了桅杆/记得有一篇散文/扯起成了风帆/船里装着一船爱船的孩子/船在青纱里/被寻找大海的人发现。”多么简单的诗句,多么真挚的情感,就是这份情感,让辛勤耕耘的园丁和茁壮成长的花朵永远连在了一起。

  如今,鲍喜章已经从新闻战线上退了下来,但他对“青纱”的那份情谊和眷恋却像一坛陈年的酒,越久越纯,越久越浓……(文/北方新报记者 汤军 实习记者 张丽梅 摄影/北方新报记者 汤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