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江天遗作

专题栏目

江天写2008年高考作文9-11(总89)
作者/来源:本站 点击数:4879 更新时间:2008-07-11

【字体:缩小放大

                   电大毕业生江天写2008年高考作文之九(总89)


    人生要面对许多第一次。例如第一次走路,第一次骑自行车,第一次离开家乡,第一次
坐火车,第一次坐轮船,第一次游泳,第一次恋爱,第一次上网,第一次住楼房,第一次安
电话等。面对第一次,不要轻易说“不”。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难啦。记得当电工时,
第一次安装开关柜就被电了一下。当时我蹲在地沟边上,没有带绝缘手套,一不小心碰到电
线上,220伏电流瞬间通过我的全身,电得我一下跳了起来。幸亏这一跳,使我脱离了电源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有了此次教训,我在当电工的五年时间,再也没有触过电。就在我
被电之后,我的两个师傅,一个同事先后被110千伏高压电击伤住院。与我同在一个变电所
值班的潘师傅右臂被电弧烧伤,险些丢掉性命。回想起来,发生这些事故都是因为违反操作
规程造成的。本来面对这样的第一次,就要坚决说“不”。可是,已经无法挽救了。
    又想起了第一次下深水游泳,也很狼狈。一九六八年夏天,一个炎热的中午,我跟大哥
的几名同学去乌丹东郊一个新建的鱼塘洗澡。这个鱼塘,浅水区齐腰深,深水区可达五六米
深。同我一块去的还有后来成为我内弟的玉成。那年我不满十七岁。内弟不满十五岁。那时
我还是个“旱鸭子”,不会游泳,因此不敢往深水区去,而玉成小时候是在河北省滦河边长
大的,水性较好,侧泳、仰泳、蛙泳、狗刨无所不会。当我还在浅区瞎扑腾时,玉成已经游
到水塘中央深水区。看见他自由自在地踩水、划水,我好生羡慕。不料,脚下一滑,身子不
由自主地滑进一个锅底坑。我站起身来,水已经没过脖颈,我手忙脚乱地往浅水区划,身子
却不听使唤,一个劲往下沉。接连灌了几口水后,我已经呛得喘不过气来了,于是,向已经
上岸的大哥等人大声呼救。岂知他们也不懂水性,眼睁睁地看着我遭遇灭顶之灾,急得直跺
脚却爱莫能助。正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玉成听到了我的呼救和岸上的喊声,以极快的速度
游到我身旁,不慌不忙地抓住我的一只胳膊,把我推入浅水区。我终于获救了。大家看我无
事,终于松了一口气。
    最后说一下第一次写文章。我从小就喜欢读书写字,也许正是由于这种爱好使我走上秘
书工作岗位并且一干就是八年之久。1976年初,在我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旗委组 织部一纸调
令将我调到旗农牧组工作。谁知上班不到一星期,我又被旗委办公室主任于文忠同志借调到
旗委办公室工作。那时偌大旗委只有高学志一个秘书,我和他在一个办公室工作。当过农民
和工人的我对于这样的干部工作岗位一时难以适应。好在领导也没有为难我,起除不过是打
电话要情况,做会议纪录,后来(大约半个月后)于主任就给我压担子了,让我起草一份反
映毛主席逝世后社会各阶层动态的简报。我用手摇电话机给三十一个基层乡镇、国营农牧林
场打了两天电话才将有关情况要上来。内行人知道写简报,综合性、实效性很强,于主任要
我第二天上班交稿,不得有误。我过去从来没有写过简报,面对一大堆电话记录,我竟然觉
得老虎吃天无从下口。于主任体谅我新学乍练,怕接电话受影响写不好材料让我回家去写。
我家那时没有房子,租住在桥南十三队一个朋友家里。那是三间房,住对面屋,窗户是纸糊
的光线不好。我就搬个桌子坐到他家麦田的坝埂旁开始了艰难写作。首先将材料归纳分类,
然后列出写作提纲,待到天色擦黑时还没有写到正文。写简报,虽然不是大块文章,但是我
深知写好它的重要性,对我这个新上岗的秘书而言,无异于一份试卷,胜败在此一举,只允许考
好,不允许考坏。拿着旗委办公室发的稿纸,我深知它的份量。我下决心就是不吃饭、不睡觉
也要写好这份简报。大约晚上八时,我才展开稿纸写第一行字,写几行不满意撕了重新写,
又写几行不满意,又撕了。面对一盏忽明忽暗的煤油灯,我真的后悔了,不该调到党政机关
来受这场洋罪。就这样,一边苦思冥想,一边动手写,直到晚上十点钟,才理出了一条写作
思路。写作时没有按地域分类,而是按电话上反映的问题分类,提炼和组织材料,既有事实
,又有分析;既有点,又有面,一份内容详实,条理清楚的简报就这样形成了。写完这份简
报,我看了一下手表,已经是深夜一点钟。我又从头到尾看了一遍,较为满意。再看一下妻
子和儿子早已进入梦乡。如释重负的我历经十个小时的艰苦写作,终于可以休息了。第二天
早晨,我将简报稿按时交到于主任手中,不到一小时,于主任拿着修改完的稿子来到我的办
公室说“行了。送打字室。”我接过来第一眼便看见于主任用红笔写的“同意,发。于文忠
”几个字。这时,我的心才像一块石头落了地。心中默念道:“首战告捷,一炮打响”。 
面对第一次写简报,我没有轻易说“不”,虽然很苦很累,压力很大,但是我变压力为动力,
终于成功了,交上了第一份答卷。这为我走上秘书工作岗位奠定了基础。可见,面对第一次,
不要轻易说“不”。因为机遇可能只给你一次,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成功往往就在于最后坚
持一下的努力之中。当然,我们也不赞成触电、游泳之类的冒险。那是以生命为代价的,一次
也不要去为好。[写于2008.6.13日]
         

 

     电大毕业生江天写2008年高考作文十一(总91)
     回 望 在 自 然 中 的 生 活-----江天写2008年高考作文之十一(总91)
    大自然是美丽的.我的故乡在内蒙古的龙凤之乡,那里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从地形上看,翁牛特旗西高东低,两头窄中间宽,呈棱形。南有老哈河,北有
西拉沐沦河,中间有少郎河流经全境。从景观上看,集森林、草原、丘陵、沙
漠、湖泊为一体,呈多样性地貌。全旗总面积达一万一千八百多平方公里,东
西长四百公里,南北宽一百公里,地域辽阔,景观奇特。远古时代,这里就有
人类活动的足迹。在上窑老虎山洞古人类穴居遗址,我们可以看到大约一万年
以前先民们打造的砍砸器、刮削器。驻足在这里,你可以尽情想像我们的祖先
过着怎样的日子。他们衣不遮体、食不果腹、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当合力
捕获一只野兽,就会在洞前燃起熊熊大火,或围坐在一起,或翩翩起舞,感谢
上天赐予的美餐。
    若干世纪后,革命导师把这种原始社会的氏族部落称之为“原始共产主义
”社会。在这个小社会里,人与人的关系基本上是平等的,生产力水平的低下
,决定了劳动所得的分配形式,即“各尽所能,按需分配”。随着生产力发展
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也得到了改善,终于有一天他们结伙走出了大山
,来到有河流的平原或丘陵山区,并用勤劳的双手建起自已的村庄和简陋的茅
舍。我们的先民已由母系社会走进了父系社会。他们公平竞争,推举出一个氏
族部落首领,称之为“酋长”或者其他。起初,这个首领出于公心,安分守己,
平等待人,视大家创造的劳动成果为集体财产,平均分配,人人有饭吃。随着
集体积累的不断增加,士地多了,粮食多了,果实多了,产品出现了剩余。这
时部落首领的心理也随之有了变化。他们利用手中权力把剩余财富据为己有,
并无偿占有了部分生产资料,包括土地、森林、河流、沙漠和生产工具。于是
私有制产生了,人与人关系不再平等,阶级出现了。这样一来,部落首领自然
而然地变成了奴隶主,而失去了生产资料的人们只好听天由命变成了奴隶。后
来又进入了封建社会,经济上基本上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
    在翁牛特旗境内有三座有名的山,即鸭鸡山、木叶山、松树山。木叶山即
今之海金山,曾被沈括等使辽名臣光顾并赋诗吟咏;鸭鸡山即古之毡帽山,乃
鲁王被明军追杀陨命之所;松树山位于翁旗腹地、沙漠深处,方圆三百平方公
里的地界内,矗立着九十九座山峰。山上古松横卧,野果飘香,怪石嶙峋,枫
林似火,更有数不清的奇花异草点缀其中,风景如画,美不胜收。距此处十华
里,便是烟波浩淼的其甘诺尔,是天鹅、仙鹤、鸿雁、野鸭等飞禽觅食和游戏
的乐园。距古城乌丹十八华里,还有一处叫作布鲁敦诺尔的地方,与水草丰美
的莲花泡子和奇石遍地的勃隆克山相连。这是大自然历经沧桑巨变、鬼斧神工
打造后留给我们的神山圣水,是不可再生、也不可再造的历史遗产。在今乌丹
一中北墙(古城墙遗址)尚存一处十几米高的土丘,传说是花木兰替父出征路过
时设下的点将台。
    在翁旗西部少郎河发源地还有一座三岔裆山,山前生长着几大片原始白桦
林,清洌的泉水从山涧中源源不断地涌出,流经繁花似锦的灯笼河草原。离此
处不远有个叫作“金界壕”的地方,传说是古代游牧民族为了抗击外敌侵扰而
修的军事工程.故乡的小河有一个美丽动听的名字,叫作少郎河。少郎河的源
头我去过,三岔裆山海拔2200多 米。山下便是繁花似锦的灯笼河草原。
过去常听人说:山多高,水就有多高。我还半信半疑,自从我来到这里以后便
深信不疑。穿过一大片原始白桦林溯源而上,我看见了碧草覆盖下的高原湿地
,一脚踏上去软绵绵的,酷似红军跋涉过的草地。云来时,草地变 成墨绿色;
风骤起,草地绿浪滚滚。低头寻觅,那一汪汪清冽的泉水正从草丛间喷涌而出,
源源不断地流向远方。 
    写到这,我想起了少年时代在河边玩耍的往事。如今,我十分怀念那在大
自然怀抱里的快乐生活。我的家乡位于少郎河中游。那时少郎河水清见底,蛙
声不断。河两岸洼地长满了柳树条,我们经常在里面玩捉谜藏的游戏;再不就
是拿着铁夹子,放在隐蔽处等小鸟自投罗网;更多的是在水中打水仗,练 习
游泳,学点狗刨之类;偶而也挖几只蚯蚓做诱饵,花上半天时间钓鱼。不过河
里只有 泥鳅,没有别的鱼。每年端五节,我们都要上山挖艾蒿,然后带到河边
小泉子洗脸,据说能带来好运。待到冬季,河面结了冰,我们带上自制的冰车、
冰枪到上面滑冰。再不,就是玩冰嘎{木制陀罗},用鞭子一抽,在冰上不停
旋转。到了雨季,随着山洪暴发,小河水也涨满槽,两岸站满捞鱼柴的人们。
有时侯会从上游冲下木材。猪羊等家畜和家禽、西瓜等。也有一年发大水,一
农妇被洪水席卷而下,我亲眼看见她在河心飘过。有 会游泳者沿着河边跑到
下游救人,没跑多远就听说那妇女被捞鱼柴的人拉上来了,已送 医院抢救。
后来听说人已经无生命危险。 
  七十年代以前,河上只有一座木制桥梁。到九十年代末已经建起三座钢筋
水泥桥梁。 不过,小河已难以再现五、六十年代原风貌。人类破坏自然界的
生态平衡,毫无例外的要受到惩罚.如今,小河已变成涓涓小溪,河水变成混
水、污 水,离小城不远的下游建了一座拦水闸,尽管蓄水灌溉发挥了一定作用
,但因水质太差,臭气熏天。以至于附近居民夏季不敢开窗户。如今河里一条
泥鳅也没有,就连青蛙也难以见到了。这是因为七十年代以来上游建了水泥厂、
小化肥厂、垃圾场,再加上城区废 水排放等原因,导至水污染;还因连年干旱
导至水量大为减少。从环保角度讲,家乡的小河已远非昔日可比。近年当地政府
已经采取一些相应措施,但距根治目标还很远。我相信这不仅仅是某个地区的问
题。水变清,山变绿,回归自然。这是我对家乡的深情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