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柴元元文集

专题栏目

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中漫谈语文课堂教学
作者/来源:本站 点击数:4851 更新时间:2011-10-09

【字体:缩小放大

                                            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中漫谈语文课堂教学
在全国上下都在如火如荼地开展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如何把新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运用到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来,成了摆在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面前的严峻课题。本人是刚刚踏上工作岗位不足三年的年轻教师,但是在我工作的这三年中也正是新课程改革在全国推广开来的重要时期,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我尝试着将新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作为我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并开展了多项有益的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面我就将我的一些心得体会通过教学案例的形式和大家进行交流。
案例1、《假如我是烛之武》语文拓展课
《烛之武退秦师》是高中语文第一册书第五单元的一篇文言文,也是学生在高中阶段接触的第一篇文言文。一直以来,由于古汉语在语法和文字等方面与现代汉语的差异,学生在对文言文的学习总是望而却步。而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告诉我们,教师要利用各种手段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自主学习才能提高学的学习效率。于是,在学习这一课的时候我就设计了一个这样的研究性课题:《假如我是烛之武》,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假如自己就是烛之武,那么会用什么样的方法说服秦王退兵。大家分成了几个学习小组,选出一名组长,组织大家进行讨论和研究,然后将讨论和研究的结果以剧本的形式记录下来,再拍成小话剧进行展示。
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需要根据教学需要对学生进行点拨和指导以避免脱离文本,背离教学目标。如,对自己身份的假设要建立在对烛之武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把握上,这样才可以进行合理的想象,不至于胡编滥造,在这个环节中可以举一些现实生活中根据历史题材改变的影视剧存在的问题和学生进行讨论;对这个人物的想象要合理,比如,你不能把一向勇敢的烛之武写成一个胆小鬼,不能把能言善辩的烛之武写成一个笨嘴拙舌的小人物;要对原文的故事情节十分了解,否则新创作出的故事会给人不真实的感觉,比如烛之武他要说服的是秦王而你不能改变成赵王,几个国家的地理位置以及对抗的局势也是不能改变的。做了这样的准备以后,我就把课堂交给了学生,结果出乎我的意料。
学生们对这样的一个形式非常感兴趣,很快就纷纷编出了自己组的剧本并拍成的话剧在课堂上进行了表演。学生在创作和表演的过程当中不仅锻炼了自身的写作、语言表达、集体协作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的意识。我发现,很多小组在编写剧本之前,首先要做的是大家齐心协力把课文弄明白,即使我在这之前已经将课文串讲了一遍。我问他们为什么,他们说:“在自己想象自己是烛之武之前,先要认识课文中的烛之武,并且搞清楚原来故事的主要情节,否则,编出来得故事会很假。”你看,自主学习的意识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出来。而看着他们在专心致志地表演自己心目中的烛之武的时候,你会发现,他们对文言文的抵触心理在慢慢减弱。而当一个小组完全用文言文的对白完成了他们的表演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他们对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正在产生。
案例2 、近体诗六首 
在新课改的众多教学理念中,如何将课堂交给学生一直是大家讨论比较激烈的问题。在我看来,将课堂交给学生首先要充分地信任学生,相信他们有能力自主学习,相信他们会给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新的灵感;将课堂交给学生,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对将要学习的知识进行预习、准备,包括通过网络以及其他方
式查找资料编写自己的学习方案,将功夫用在课前;将课堂交给学生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空间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
《近体诗六首》是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二单元的内容,近体诗在形势上的特点是短小精悍,五言绝句只有二十个字而已,但是完全领悟其思想内容以及作者丰富的情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需要对文章的作者的生平、当时的时代背景、作者其他的作品有一定了解,才能达到领悟其思想内涵的境界。而这些准备工作,完全可以放开手来让学生自己来做,让他们自己去查找资料,走近作家作品,然后编写成简单的学习方案介绍给大家。甚至在课前,我将自己的参考书也借给了学生,我想,这样对他们查找资料会有帮助。我提示学生在编写教学方案的同时,也可以把自己想象成老师,如果让你去讲这一课,你会用什么方法把有关于文章的思想内涵、写作方法、艺术特色等知识点传授给大家。这堂课,我依然采用了小组合作的方式,大家在课前在组长的带领下,完成了查找资料、编写学习方法的任务,课堂上每个小组学要选出一名代表将本小组的学习成果展示给大家。有两个小组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一个小组选择的发言人是一个口齿伶俐的女孩子,她上讲台的时候拿着事先打印好的学习方案以及很多本书,在她发言的过程中,我发现他们小组在课前作了充分的准备,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还按照我平时上课的模式煞有介事地讲起课来,首先介绍作者以及文章的写作背景,然后请同学朗读课文,接着便开始有层次地分析课文,而下面的同学不但积极配合,还在她讲的过程中认真地记着笔记。在这个过程当中,我只是偶尔打断她,对一些重点的知识点强调一下,或者纠正一些认识上的小问题。她的发言流畅,资料充分,内容准确,应该说是比较成功的。我意识到学生绝对有自主学习的能力,需要的是你的支持和信任以给与他们充足的时间和空间。
下面的一个小组的发言很有新意,发言的也是一个女同学,她们小组讲的是杜甫的《登高》。一上来,她就向同学们提问,谁能为我们画一下诗里的情景?我听到这样的一个问题就是一惊,这个问题不但有新意还有一定难度,但是没有想到,真有人能回答这个问题。另一个女孩举起手来,于是,她被请到了讲台上,三下五除二就画完了一幅简单的“粉笔画”。其实,我一看这幅画便有两个发现,第一,这个画画的女孩是发言的女孩组里的,是他们事先安排好的,可见他们的用心良苦,另外,画很简单,就是一个小人,站在一个很高的地方,下面是湍急的河水。其实,想想,她画的也很贴切,这不就是杜甫站在瞿塘峡口,脚下是湍急的河水,而他此刻也在感受着秋的萧瑟和孤独。第二个问题也很有趣,她问大家在诗歌当中出现了哪些动物。这个问题很简单,大家就一起回答有鸟,有猿。 这样的两个问题虽然简单但是十分有新意,而且将整首诗的意境就勾勒了出来。我想,这样的教学方法是哪本教科书也不会提到的,而它的却给了我不少启发,也许这就是教学相长的道理,也许,课堂本应该属于学生。
案例3、《变形记》中亮点的提炼
新课改的理念要求我们不但要对学生因材施教 ,还要对课文“因材施教”,也就是说不同的文章要用不同的方法,甚至在教学顺序上可以做一些调整,将文章的一个或几个亮点先介绍给学生,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然后再进行教学,这样可以提高学习效率也比较适合比较长的文章以及比较难懂的文章。《变形记》就是这样一篇文章,篇幅很长,内容理解上又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开始并没有让大家读课文,而是介绍了文章的一个亮点:主人公在变成甲虫以后就拥有了甲虫的生活习性和特征,比如他已经不能用手来开门了,因为它的手早已经变成了许多细的可怜的脚,于是他尝试用嘴来开门,但是,在开门的过程当中却弄伤了自己的嘴,课文中写道“一股棕色的液体从他得嘴里硫了出来”,还有,他被他的父亲追赶,逃到房间里去的时候不小心擦伤了腰,文中写道:“洁白的门上留下了难看得斑点”,当引导学生看这些句子的时候,他们的感觉器官仿佛被什么刺激到了,还没等我讲完就迫不及待的开始看课文了,于是很长的一篇文章大家就这样一口气从头读到了尾。如果从一开始就能激起学生读课文的兴趣,再长的文章在阅读和理解上也不会有问题。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新课改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我们全体语文教师不断的解放思想,不断地进行新的探索和尝试,我想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充满活力,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真正地起到传承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作用。
                                          天津市第三十中学  柴元元 
                                            TEL:13612022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