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王钟文集

专题栏目

蔡文姬另有贡献 王钟
作者/来源:华声王钟博客 点击数:10152 更新时间:2007-10-06

【字体:缩小放大

年长人大多看过话剧《蔡文姬》、喜欢诗词的人大都知道《胡笳十八拍》,说 的是才女蔡文姬悲苦的一生。蔡文姬一生凄苦坎坷,三次嫁人。她非常有才,能把 她父亲蔡邕散失的四百部作品默诵背写下来,演奏胡笳无人可比,文才超群,有传 世之作《悲愤诗》、《续后汉书》等。她与李清照、卓文君、班昭齐名,被后人称 为中国古代四大才女。    前人仰慕传颂蔡文姬偏重她的才气和坎坷的经历,忽略了她更重要的贡献—— 为民族融合做出的贡献。甚至有人指责她与胡人婚配节烈不足。    

中国汉时对周边的少数民族实行和亲政策,并作为外交大计。当时北有匈奴, 西有戎狄、东有胡人。和亲政策的实施,对稳固边疆,修养生息,乃至汉代及以后的 中国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说起和亲,王昭君(王嫱)、文成公主最为知名。其实在 王昭君之前,就有细君公主(江都王的女儿嫁给乌孙王昆莫)和解忧公主(楚王之女 嫁给昆莫之嗣孙岑陬)和亲。蔡文姬不是帝王家的女子,“和亲榜”上不会有她的名 字。另外,和王昭君等和亲的公主不一样,公主们有大汉天威作后盾,她没有,她是 俘虏,是奴妾。但她和左贤王处得不错。生了两个儿子。不仅与左贤王处得不错,与 当地人都处得不错。她在胡地,学吹胡笳,学弹琵琶。据传南匈奴人在蔡文姬归汉以 后,每于月明之夜卷芦叶而吹笳,模仿蔡文姬吹奏过的曲调。中原人用胡琴和筝演奏 《胡笳十八拍》,曾非常盛行。相传琵琶这种乐器就是她在胡地带回中原的。这是文 化交流。   以汉时习俗,女子嫁人从一而终,男人死了守寡为荣。蔡文姬一生三嫁,不乏受 匈奴习俗和观念的影响,为中原女子摆脱陋俗作了表率。  

《后汉书》关于蔡文姬的记载很少:“文姬为胡骑所获,没于南匈奴左贤王,在胡 中十二年,生二子”。另有史料记载,是曹操用手段使其归汉。关于曹操为何赎回蔡 文姬,后来演绎极多。无论什么目的,以曹操当时的地位,客观上都是有着政治和外 交色彩。   

《胡笳十八拍》第十二拍:东风应律兮暖气多,知是汉家天子兮布阳和。羌胡蹈舞 兮共讴歌,两国交欢兮罢兵戈。忽遇汉使兮称近诏,遗千金兮赎妾身。喜得生还兮逢 星君,嗟别稚子兮会无国。十有二拍兮哀乐均,去住两情兮难具陈。其中“两国交欢兮 罢兵戈”表明了她的追求和愿望。   匈奴左贤王官级仅次于单于。蔡文姬也不是帝王之女。因此,只能说是一种特殊的联 姻吧。但蔡文姬与和亲的公主们有着同样的贡献,她的付出比公主们还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