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王钟文集

专题栏目

曹雪芹是心理专家
作者/来源:王钟的博客 点击数:9150 更新时间:2008-07-07

【字体:缩小放大

一部《红楼梦》让后人如醉如痴,光“红学家”就成千上万。浏览研究“红学”的作品,读的较多的是有关作品中人物的研究,也有研究高老先生生平履历的,其他则较少。我对《红楼梦》的喜爱程度不及《三国》和《水浒》。和朋友同游北京的“大观园”,知道自己“红学”常识太差,受其影响,又读了一遍,仍是潦草。第七十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史湘云偶填柳絮词》感触最深,觉得曹先生不仅仅是文学家,肯定还是个心理专家。

     文学即人学,如果不懂人的心理,肯定写不好人物,更谈不上文学家。

     在这一回书里,一群永远无所事事的闲女人,写诗、咏柳絮。其中林黛玉写的是《唐多令 咏柳》: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队成毬。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拾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薛宝钗写的是《临江仙 咏柳》: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围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 同样是咏柳絮,意境却天壤之别,一个悲戚戚,一个喜滋滋。

     无论是林黛玉的诗还是薛宝钗的诗,其实都是作者曹雪芹的诗。曹先生压根就在塑造两种性格、两种遭遇、两种命运的女性。前番(也包括后来)一切文字的堆积,都藏着这样一个目的。因此他一个人能写出两种意境的咏柳诗来。他是怎样写出来的呢?是在变换角度。林黛玉的诗自然是站在林的角度,薛宝钗的诗当然是站在薛的角度。林、薛的性格已被他塑造的基本成型,因此,林肯定是悲观的,而薛必然是乐观的。更精彩的是林黛玉和薛宝钗的最终结局——她们用不同的眼光看待每天发生的事物,因为不同的眼光就有了不同的理解,不一样的理解就产生了不一样的情绪,不一样的情绪又决定了她们不一样的性格,不同的性格终于决定了她们不同的命运。林的早逝是心理疾患造成的。曹雪芹难道不是心理大师吗!

     读此文,有现实意义,凡事要乐观。乐观不起来的时候要换角度,有个很专业的词叫“转视”。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让我们永远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