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李文宏专栏

专题栏目

王冬梅,抒写在贡格尔草原上的青春之歌
作者/来源:本站 点击数:12296 更新时间:2004-09-01

【字体:缩小放大

小档案:王冬梅,1956年生于南京,小学在哈尔滨市就读,中学就读于大连第56中学,1974年到赤峰(昭乌达盟)克什克腾旗白音查干苏木插队,1979年考入辽宁大学中文系,1983毕业分配在辽宁日报当记者至今。著有文集《欲说当年好困惑》、《敢问路在何方》、《迷夜》、《夜海孤独》、《告诉孩子真相》、《神圣情感》。

相关链接:

当生命走过了三十年的风雨,当青春已成为一道远处的风景,我们仍然无法忘记在昭乌达盟度过的青春岁月,是昭乌达盟那片神奇的土地点燃了我们的生命之火,并且照亮了我们的一生,使我们能够跟随时代的脚步,走过坎坷,走过苦难,走向光明,走向成功。

对我们来说,有一种情感能让我们感动一生,那就是知青情感;有一个地方能让我们想念一生,那就是昭乌达盟。

我的青春岁月是在贡格尔草原上度过的,离开草原,我的心渐渐变成了一片草原,辽阔而深远。

当我从草原走进大学校园时,我感谢生活;当我的儿子来到这个世界让我成为母亲时,我感谢生活;当许多读者告诉我他们喜欢我的文章时,我感谢生活;当我每天在电脑前工作十几个小时时,我感谢生活;当我的心灵一次又一次经历挫折和苦难,我感谢生活。因为所有这一切都是我人生的收获,它使我的生命之树越长越高大,它使我的心里有一种永远的感动。

                             王冬梅

 

王冬梅说,三十年前,当我高举着那面红火的战旗,和一百多名大连知青来到草原时,心里涌动着除了扎根农村改天换地豪情外,还有一个没有言说的梦想,那就是将来为我们自己写一本书。

三十年后,王冬梅的梦想实现了,一部记录当年知青生活的《神圣情感》问世了。七月二十四日,由当年的大连知青大连中青企业集团总裁姜宝泰、辽宁日报记者王冬梅在赤峰红山宾馆组织了“纪念旅大知青插队昭盟三十年暨〔《难忘昭乌达》、《昭乌达寻梦》、《神圣情感》〕三本书的首发式”。在会议空隙,记者采访了这位当年下乡插队的带头人,今天的辽宁日报记者、女作家王冬梅女士。

草原铸就了《神圣情感》

王冬梅这个名字对许多赤峰人来说并不陌生,1974年的8月,王冬梅和首批一百一十九名大连知青高举火红的战旗,来到当时的昭乌达盟插队落户。当天的赤峰几乎倾城而出,像欢迎国家元首一样欢迎他们。三十年后,王冬梅在回顾这段历史时说,“三十年来我一直对赤峰人民心怀歉意,当年真是打扰了……”

王冬梅个子不高,一身中式的靛蓝色夏装,尽管坐了一夜的火车可脸上看不出一丝的倦容,反到有一种兴奋和激动。她告诉记者,这些年她几次回来,每一次一踏上赤峰城都有一处抑制不住的激动,就像游子归来一样的心情。

王冬梅出身军人家庭,从小随父亲辗转各地,中学时来到大连,在第56中学读书,是班里的团支部书记。毕业时她和九名同学联名写信要求到最艰苦的地方插队落户,因为当时昭盟规归辽宁省,是当时辽宁最偏远落后的地方,于是她和一百一十九名同学理所当然地来到了昭盟。那是一个特殊的年代,自此以后三年的时间里,辽宁省共有一万多名知青从沈阳、大连、抚顺、鞍山奔赴昭乌达盟,“王冬梅”就变成了一面率领知青到昭盟去的旗帜。

那一年,王冬梅十八岁,从1974年到1979年,她在克旗的贡格尔草原生活了5年。住蒙古包,烧牛粪,挤牛奶,剪羊毛,配种接羔,打井割草,新鲜和浪漫很快过去,草原的生活是长久的寂寞和艰辛,寒冷的冬天,大雪封路,几个月不能通车,离开草原要靠骑马。一年里,有七八个月吃不到青菜,水果更成了侈奢品。

在这五年的时间里,王冬梅不仅经历了生活的磨难,更经历了政治上的大起大落,情感上生离死别的大悲大痛。在下乡最后的一年,她一边在克旗的铁工厂里从事着繁重的体力劳动,一边接受审查,一边悄悄地复习功课。1979年的8月,她怀揣着辽宁大学中文系的录取通知书,最后一个离开了青年点,从此翻开了她人生的另一个篇章。

四年的大学生活,王冬梅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的养分,1983年,王冬梅以全年级总分第一的成绩拿到了文学学土学位。特殊的经历和丰富的人生积累,王冬梅很快找到了一个最理想的倾诉方式,文学创作。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她先后出版了《欲说当年好困惑》、《敢问路在何方》、《迷夜》等,这些书里都有草原的影子,知青的经历。采访时她告诉记者说,“当年,我和一万多名辽宁知青用青春的汗水和泪水,用青春的热血和激情,浇灌了昭乌达盟的千里草原,也浇灌了我们自己的生命之树。如今,我们走过了三十年的人生风雨,当我们深情回望已逝的青春,那依然是一片美丽的芳草地。”

潮起潮落,风风雨雨,时间滤去泥沙,剩下的只有那份《神圣的情感》。在离开草原二十五年后,这部反映当年昭盟知青生活的长篇小说问世了,王冬梅说,尽管这部书只写了几个月,可它在我的心里酝酿了三十年。

贡格尔草原,是我们谱写“青春之歌”的地方

“对于我们来说,有一种情感能让我们感动一生,那就是知青情感;有一个地方能让我们想念一生,那就是昭乌达盟。”

在首发式上,王冬梅深情地说,“离开草原二十五年,我也几次回过草原,可是每一次踏上这片土地,我的心情都特别激动,回到草原就像回到了家,见到你们就像见到亲人。”“我祝愿贡格尔草原风调雨顺,祝愿草原人民幸福安康,祝愿美丽的昭乌达更加美好!”当她发出这真诚的祝愿时,我看到王冬梅的眼睛里含满了泪水。

一群十七八岁的中学生,从气候宜人的海滨城市一下子落户到寒冷的塞外草原,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王冬梅和她的知青战友们经历了数不尽的磨难,甚至经历了死亡。然而这一切都随着时间淡去了,忘不掉的是草原的美丽,是草原人民宽广博大的胸怀。她忘不了当她迷路被冻得快要死去的时候,是老额吉一碗香喷喷的热奶茶让她重又回到温暖的人间,她忘不了在她最困难的时候,村里老牛倌的一句安慰,她更忘不了在她接受审查时,当地团旗委书记的鼓励,“你要学习,一切都可以重新开始!”这一切她都记得。她记得当地的牧民教她们对付冻伤的办法,她记得谁教会她骑马打枪,配种接羔放牧牛羊。从18岁到23年岁,她在贡格尔草原上度过了她人生最美好的年华。她说,我和所有当年插队昭盟的知青一样,不管生活给过我们多少磨难,来到昭乌达,我们一生无悔。是的,在那片草原上,他们用热血和激情,用汗水和泪水谱写了一曲草原上的“青春之歌”。

采访时王冬梅说,我离开草原已经二十五年了,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我常常怀念草原。忙完一天的工作,独自坐在黑夜里,听一曲德德玛的《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听一曲腾格尔的《天堂》,我的眼泪就会不由自主地流出来,晶茔的泪珠犹如我们的青春在久远的年代里迸发出的光华。

再写一部更好的书

光阴荏苒,王冬梅,这位当年义气风发的小姑娘如今已经是沉稳干练的老记者,可是回到当年他们生活过的那片草原,王冬梅和她的知青战友们仍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

在首发式结束后,王冬梅和《昭乌达寻梦》的作者姜宝泰及参加首发式的大连知青一起到当年插队的克旗的白音查干苏木和林西大营子乡。王冬梅、武冬梅、裘云、王洪刚,这些如今都已年近半百的老知青,一走进魂牵梦绕的贡格尔草原,都忍不住地流下了眼泪。当年英姿勃发的民兵连长已经是满头花发的老人,当年的大嫂也成了额吉。他们拉着知青的手,眼里同样是盈盈的热泪……

王冬梅在书中写道,“我和贡格尔草原一起经历了无数的风雪与苦难,所有这一切都化做了营养和血液,使我的感情更加丰富,使我的生命更加丰满。”

作为大连日报的记者,王冬梅的工作无疑是紧张而繁忙的,可经过艰苦锻炼的王冬梅却有一股韧劲,别的女人生小孩要老老实实地休产假,可王冬却在一个“月子”里忍着腰痛写出几万字的文学作品。平常的日子里,除了日常工作,王冬梅的业余时间几乎都是在电脑前度过的,有时甚至于一坐就是十几个小时……

如今,她的儿子都已经是一位大学生了。在经历了风雨走过了万水千山之后,她更加懂得了生活,她说,我感谢生活,感谢草原那段特殊的经历,它将永远是我人生最宝贵的财富,是我创作中取之不尽的源泉。

在离开草原的时候,王冬梅说,我还会写一部更好的书,献给我的贡格尔草原,献给我插队昭盟的大连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