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柴春泽简介

专题栏目

坎坷人生路 拳拳赤子心(四)
作者/来源:本站 点击数:4034 更新时间:2004-06-09

【字体:缩小放大

再举一个例子,可以看出我的思想当时“左”到什么程度。   
    访日回国后,地方党政领导十分重视,让我先给盟委常委们介绍访日情况,然后,再开盟直机关干部大会,常委们事先规定了什么可以讲,什么不可以讲。那天,盟委组织部等部门的领导特意到车站接我。到宾馆后,我取出从日本带回来的茶叶,一边给他们沏茶,一边说:“请用茶,这虽然是日本产的,但它是日本农民种的。”事隔10年后,市里研究我调电大工作时,一个当事人在说起我因受影响而说错话、办错事时,特别引用了他亲耳听到的我说的这句话,引得大家捧腹大笑。

难忘玉田皋

    下乡时,我曾做过农村基层领导工作,最初是当知青点负责人,这就需要团结大多数。我在农村工作中,比较注意团结当时被认为家庭出身不好的青年。我在实践中感到,一些所谓出身不好的人,大都智商高、聪明、懂管理、会经营。
    边全有和我一起下乡,曾一度因家庭出身不好,有包袱。但他会木工活,又会修鞋,我就让他当了“五七维修组组长”;搞科学种田,派他出去开会、学习,他十分感动。几十年后在知青返乡大会发言中他还说:“我出身不好,但春泽在青年点没有歧视我……”
    聪明而又足智多谋的王钟,出身富农,开始也有包袱,但他和我是知心朋友。开始,王钟任大队民兵连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又担任大队支部副书记,知青共大校长,返城后先后任市区书店经理、书记,自治区新闻出版局处长,现在是报业中心主任。
    曾经有人说我是口头革命派,即文章中写抓走资派,但在本地不抓。为什么?我在农村工作实践中想到,要想搞好一个地方的生产,光靠知青不行,必须调动本地干部、群众。辽宁省搞知青“挑重担”,即选派大批知青到生产队当队长,一些干得出色的知青都注意调动本地干部群众的积极性。我这里要改种稻田,要动员群众搞农田建设,如果头天晚上定准谁是走资派揪出来,第二天就会有一大批人不出工。因为农村宗族观念强,谁家的二大爷被撤职了,被批斗了,他的同姓亲属就没有参加生产劳动的积极性了。因此,清查“四人帮”时,专案组同志总问我:“你在文章中总讲抓‘走资派’,为什么不见你在本队抓走资派?”我说,我觉得农村干部没啥问题,有人无非好吃请、喝点儿酒,“酒盅一摸什么都说,饭碗一端政策放宽”。批评一下算了,不能当“走资派”打。因此,我与农村干部关系处得一直不错。我那里也搞知青“挑重担”,有沈阳、上海、辽宁、抚顺下乡知青派到生产队当副队长,一把手都是本地干部,知青当队长只抓学习理论,这样不至于耽误生产。
    在由知青组成的青年队,我建立了一所“农民业余理论学校”,把知青派到各生产队,再从各生产队选派农村青年到青年点,业余理论学校除了学理论,还让他们学文化,抚顺知青王维仁曾担任过文化课教员。
    1975年末,盟委、旗委决定在我们公社办知青“共大”,计划把各地知青点点长选送来学习培养,回去带好知青。可各地选送时,不仅送骨干,为甩包袱,把一些纪律散漫的青年也送来了,增加了“共大”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