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柴春泽简介

专题栏目

坎坷人生路 拳拳赤子心(七)
作者/来源:本站 点击数:3950 更新时间:2004-06-09

【字体:缩小放大

回过头来再说说1975年9月的第一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这次会议是在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召开的,有各省、市、自治区及市、地、盟负责人参加,国务院知青办确定了12名知识青年代表上会:天津邢燕子、云南朱克家、河南薛喜梅、河北程有志、黑龙江高崇辉、陕西戈卫、新疆肉孜古丽、江苏曾昭林、广东林超强、安徽张登龙、四川刘俗恕,辽宁省是我。其实参加会议的,不仅这12名知青,各省、市、地、县与会领导中也有不少知青,只是把这12人作为知青代表。
    国务院知青办奚中生同志代表国务院知青办召集这12名知青座谈,国务院副总理陈永贵、大寨党支部书记郭凤莲也参加了。我在座谈会上说:“我挖了一捧大寨虎头山上的土,要带回去,让大家看看大寨人是在这样的土地上创高产的。”后来,我把虎头山上的这捧土作为珍贵礼品送给农村的一对新婚夫妇。
    陈永贵在讲话中希望大家回去后,都搞一个超大寨的点。会后,12名知青和陈永贵、郭凤莲合了影。当会议转到北京的人民大会堂继续召开时,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单位联合召开采访座谈会,请与会的知青代表谈体会。邢燕子、朱克家发言后,《人民日报》记者点名让我发言。这时,河北的程有志说:“柴春泽,你那里是不是一年迈了三大步?”他听别人介绍了我们重新规划方田、林网又试种水稻的情况。我在会上讲,意识形态领域的革命越深入,生产领域的变革越显著。邢燕子提议与会全体知青联合给毛主席、党中央写封信,表示学大寨的决心。由谁起草呢?大家推举朱克家和我,我对朱克家说,请你执笔,写出后咱俩共同商量。起草信的过程中,朱克家请我到云南代表团驻地他的房间去过两次,他是中央候补委员,和中央委员七林旺丹住在—起。
    就在这次农业学大寨会议上,邓小平同志讲话后,一些省代表说“讲得挺实在”。邓小平同志说“我讲三句话”,他的讲话通篇没稿,会场很静。江青讲话时说代表毛主席,大家出于对毛主席的感情鼓了掌。邓小平讲话中说“现在农村一些地方不如解放初期”,江青大声说:“那是个别的。”邓小平说:“个别的也得注意。”我们当时都是从积极方面理解江青插话,认为中央领导之间讲话十分随便。朱克家曾说:“邓副主席讲话有水平,有一次开会,等电梯,见到了邓副主席,没敢和他说话。”
    第一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结束后,《人民日报》头版全文刊发了出席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的12名知青给毛主席、党中央的信,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发后,各省纷纷转载,宣传声势很大,辽宁省团委、知青办、联合召开全省有线广播大会,曾绍山等领导都出席会议,我在大会上传达了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精神。
    后来我们听到传达,邓小平同志在我们的信上批示说:“建议全文或摘要发表以鼓励下乡知识青年。”毛主席的批示是:“应发表,可惜来人太少,下次应多来些。”
    第一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对我产生了巨大的动力,我曾为玉田皋变化太慢急得哭过几次。1975年末,我利用开会机会,几次找旗、盟领导,催促尽快上引水工程,想借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的东风,加快工程的进程。

在“反击右倾翻案风”的旋涡中

    1975年末,第一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上,华国锋同志作报告,邓小平同志讲话,动员全国普及大寨县,把国民经济搞上去,形势喜人,形势逼人。我回到公社,连续召开各种会议,认真传达会议精神,按照已有的规划,为改种水田、加快引水工程进程做准备。可是不久,报刊宣传的调子就变了。当时从中央到地方,极“左”舆论是极富煽动力的。开始传达中央打招呼会的精神,要反击”右倾翻案风”。当时所有的知青典型都面临着一个共同任务:一旦来了新的运动,就被通知去旗、盟、省开会。新闻单位就来要表态稿,不及时表态就是立场问题。极“左”路线统治时期,政治上态度不明朗,对知青典型来讲是大是大非问题,谁也不敢有半点消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