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当代村官

专题栏目

当代村官
作者/来源:本站 点击数:10886 更新时间:2010-03-28

【字体:缩小放大

当代村官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11日09:26 哈尔滨日报

  本报记者 王作龙 杨兴文

  他,是中国最小的“官”———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却赢得了1200多名农民至高无上的拥戴,带领村民苦干30年,使人均只有一亩地的贫困村富起来。

  他,是中国最普通的农民,却完成了愚公移山的壮举,10年填土造田1200亩,使全村 

 TCL笔记本X200面世 买同方电脑送千元豪礼 最佳上网实用手册 体验财富之旅赢大奖!耕地翻了一番。


  他,虽然只有初中文化,却懂得请教授种田比农民种田效益高的道理,成立了哈市唯一的村级高科技水稻开发研究所。

  他,就是尚志市一面坡镇长营村党支部书记张秀林。

  为了让乡亲们都富起来,张秀林带头走出了土地,建起了全市第一个村级运输协会。他说:“只有走出土地才能奔小康。”

  尚志市一面坡镇长营村共有1200多口人,也只有1200多亩地,土地比金子都贵重。1971年,21岁的张秀林就任大队党支部书记。当时村里欠了17万元外债,唯一的资产就是一台破旧的拖拉机和一个拖车。人均只有一亩地的长营村穷得家家揭不开锅,户户有饥荒。怎么办?张秀林说,这点儿地养不活咱了,要想富必须得走出土地。他和大队长焦树清、大队会计张忠有每人借了200元钱,把大队“趴窝”的链轨拖拉机修好了,又求镇里的采石场给做了一个拖车。张秀林领着几名党员进山“倒套子”,给人家拉脚。一冬天下来,张秀林冻伤了手脚和面颊,却挣回了1.8万元钱。大年前秀林回来的时候,乡亲们都站在村口迎接他。寒风中洒下的热泪,充满了关切与希望,给了他无穷的安慰和激励。转年,他用这笔钱买了一台胶轮拖拉机,再干一冬,又买了一台“铁牛55”和一台“胶轮28”。村里的外债还完了,家底儿渐渐厚实了,张秀林带着党员们又建起了铁钉厂和修配厂。

  1983年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不少地方的大型农机都分到了户,可长营村的农机却一台都没分。用张秀林的话说,农机和土地都是咱们致富的根本。1986年,村里又成立了合作基金会,到1993年,基金会挣了300多万元钱。村里靠运输起家,张秀林就给贫困的农民通过基金会贷款,让家家都买了小四轮和大胶轮跑运输。

  301国道铺到村旁,给长营村的发展带来了历史机遇。张秀林说:“只有走出土地才能奔小康。”他把村里的所有机械都卖了,购买了数十台翻斗车,成立了哈市第一个村级运输队,再加上村民各家各户的机动车,给筑路工地运石料。三年的光景,村民们的小四轮都变成了大货车,200多户的村子有100多户有了大卡车。他把全村的运输户组织在一起,成立了哈市第一个村级运输协会,由他任会长。他出头联系货源,实行统一配货、统一结算。村民们谁家买车找他,谁家车坏了找他,谁家车出了事儿也找他……女儿第二天出嫁,他半夜才回家,脸上挂满了愧疚。可女儿却起来给他擀面条儿,她知道爹辛苦,为村里的乡亲们操碎了心。从一个贫困村到现在的人均收入5200元、集体积累2000多万元的富裕村,是张秀林把农民领出了土地,领上了富裕路。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张秀林填土造田,十个冬天没回家。他说:“拼了命也要给子孙后代攒下活命的资本。”

  暴风雪冻僵了塞外的大地,人们都躲进屋里开始了漫长的猫冬,而张秀林却带着他的“造田队”又出发了。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可长营村的土地却少得可怜。

  车队一年只能修半年路,那半年干什么?张秀林把目光盯在了修中东铁路时留下的上千亩大坑上。为了遮风挡雪,他们在铁道边支起一个塑料大棚,几十人就在里边吃住。白天,到5公里以外的地方去拉砂子、河流石,放炮取土;晚上,这群关东汉子就挤在大棚中相互取暖。妻子惦念他的糖尿病,隔三差五就让姑爷骑摩托驮着她,给丈夫送来牛奶和鸡汤。为了圆再造一个长营村的梦,张秀林竟10个冬天没回家,硬是把3米多深的大坑填满了,造了1200多亩耕地。这360万立方米砂石和客土,浸透了一位基层党支部书记的汗水和心血,也浸透了战天斗地的创业精神。这1200亩土地,花去了长营村的集体积累300多万元。张秀林说:“土地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我们拼了命也要给子孙后代攒下活命的资本。这300万元花得值!”

  填土造田之后,张秀林又把目光投向了村子四周的荒山秃岭。他带着党员和村民栽绿了荒山5800亩,今年再栽1200亩,长营村境内的荒山就全绿了。人们称张秀林为“当代愚公”,而他则说,环境和资源必须保护,不能这辈子摘了穷帽子,再给下辈子戴上。到2004年,长营村的林子已经价值5000多万元,是张秀林带着党员们给子孙后代植下了一片绿荫与财富。现在,长营村的固定资产已达上亿元,超过了镇政府和其他22个村的积累总和。

  张秀林十几次跑到省城去花钱雇教授,建起水稻高新技术开发研究所。他说:“要让宝贵的土地实现最大的价值。”

  造了1200多亩田究竟怎么种?张秀林没有分给乡亲们,而是盘算着把造田“扔”到大坑里的300万元“捞”回来。张秀林把这片地称为农民的“减负地”,开始建了个农场,种上了水稻,每年纯收入50多万元。用这笔钱,他减免了全村农民的统筹、提留和农业税,而且每户还能得到集体“分红”。

  这些年水稻虽然价格不低,但和种子比还差了一大截儿。“要让宝贵的土地实现最大的价值。”张秀林十几次跑到省城,请来了东北农大的3名教授,并在水稻产区聘了7位农民技术员,建起了哈尔滨长营水稻高新技术开发研究所,繁育水稻良种,每年获利100多万元。

  有了钱怎么花?张秀林的观点是:一为经济发展,二为村民减负。经过深思熟虑和村民投票,长营村花300万元把村里的路修成了水泥路,并为村民设了养老金、建房补助金、入学奖励基金、丧葬费等10项为村民造福的基金,还规定植树造林、抢险救灾、农田基本建设需村民出工出车时,一律给核发工资。在长营村当农民,要比城里的工人还优越。

  70多岁的于老太没儿没女,房子漏雨。张秀林带着党员,在村上建房基金中支出2000元钱,帮她修缮房子,添置生活用具。每当刮风下雨、逢年过节,张秀林都得去看看老人。老人病重期间,是他给请医喂药,端屎端尿。他说:“于大娘没儿没女,临终时不能让老人感到孤独,因为村里有共产党员。”全村一共7位孤寡老人,去世后都是张秀林给发丧的。老会计张忠有去世时,张秀林跪在灵前。他忘不了几十年为村民的富裕并肩苦干的情景。他默默地祷念:“老哥,为了村民你没少出力,你放心地走吧,长营村的乡亲们不会忘记你。”

  在长营村,张秀林有两个场合必到,一个是谁家人过世了,一个是谁家孩子考上了大学。谁家死人他必须送到火化场,那里的人熟,好去“砍价”,村里再给500元丧葬费也就够了。谁家孩子考上了大学,他必须到家里祝贺。按村里的规定,每学期奖励500元钱不算,他还亲自开车送孩子到学校。他说:“这是国家的财富,也是咱们村的骄傲。这样做是让孩子们永远也别忘了培养他们的家乡,永远也别忘了家乡的父老乡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