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综合资讯
李俊义写红山文化国际研讨会亲历记之二
作者/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735 更新时间:1970-01-01

【字体:缩小放大

      李俊义写红山文化国际研讨会亲历记之二
                八月六日     星期四      晴

    今日上午八点,在赤峰宾馆二楼举行大会开幕式,来自日本、法国、韩国、美国、
意大利、加拿大、匈牙利、俄罗斯等国家,台湾地区和中国大陆的百馀位学者及赤峰市
各新闻单位的记者出席。
    开幕式由中共赤峰市委副书记、赤峰市红山文化学会副会长昭那斯图主持。
    赤峰民族师专党委书记兼校长、赤峰市红山文化学会副会长殷轶副研究员首先代表
原全国政协常委、现任赤峰市政协副主席、赤峰市红山文化学会会长、辽金元史学会理
事长苏赫(因病未到会)先生致开幕辞。他说,本届会议是在一九九三年首届中国北方
古代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基础上,在赤峰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和策划下、在中外
一大批关心和支持中国北方古代文化研究事业的专家学者的多方努力和通力合作下如期
举行的。五年过去了,赤峰地区的文物考古又有了一系列重要的新发现,历史文化研究
又出现了一系列新成果。以宿白先生为代表的一大批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盛誉的高层次
学者光临本届会议,本身就标志着我们北方文化研究事业的发展。
    赤峰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赤峰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任、赤峰市红山文化学会副
会长于建设介绍出席大会的中外专家学者,他的英文很流利。
    赤峰市人民政府代市长高延青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伴随着赤峰经济的发
展与社会的不断进步,推进中国北方古代文化研究,发掘文化旅游资源,带动赤峰的经
济发展,已经提到赤峰市人民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并成为本世纪末、下世纪初赤
峰市国民经济与社会总体规划中的战略重点。
    高延青代市长在讲话中热切地表达了欢迎海内外专家学者多到赤峰来的愿望,欢迎
他们来赤峰研究、整理赤峰的历史与文化,关心、了解赤峰的经济与社会。同时希望通
过这些专家学者进一步加强赤峰市与世界各国及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赤峰
市的经济发展。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宝音德力格尔在讲话中说,发祥于赤峰地区的红山文化,
光彩夺目,灿烂辉煌,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红山文化点
燃的中国北方古代文化的文明之火,其文化内涵丰富,独具特色。深入研究中国北方古代
文化,发掘中国北方古代文化遗产,不仅对于中华民族文明的发展史有重要意义,而且对
于全面认识人类的文明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宝音德力格尔副主席还热情欢迎与会的海内外专家学者到内蒙古的其他地区参观、考
察、作客。接着,中国考古学会会长、北京大学考古系宿白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
究所副所长乌恩岳斯图研究员,原故宫博物院院长、现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成员张忠培教授,
日本国中国东北考古学会会长秋山进午教授,美国丹佛大学人类学系主任尼尔森教授先后
致辞。
   赤峰市文化局局长李瑰峰宣读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中国办事处、文化部办公厅、国家
文物局、内蒙古文化厅等有关部门的贺电、贺信,赤峰民族师专历史系主任、赤峰市红山
文化学会、辽金元史学会秘书长田广林副教授宣读了中国考古学会、内蒙古考古博物馆学
会等有关学术组织和个人的贺电、贺信。
    开幕式持续了两个小时结束。
    上午十点,与会人员从宾馆乘车至赤峰市博物馆,先在博物馆门口合影,然后入内参
观。博物馆工作人员向会议代表散发了赤峰古代文化系列彩色图片,内容包括红山文化、
草原青铜文明、契丹辽文化、荣宪公主昔日丰采四部分,馆内具有代表性的文物照片尽在
其中。赤峰市博物馆二楼、三楼共设七个文物展厅,陈列分历史文物、民族文物和革命文
物,馆藏十分丰富,计一万二千多件,其中的红山文化玉器,小河沿文化鸟形彩陶壶、彩
陶尊,夏家店下层文化彩绘陶器,东胡青铜短剑、礼器,秦代铸有铭文的铁权、陶量,汉
代新莽钱,辽代三彩鸳鸯壶、绿釉凤首瓶、彩绘木棺床,元代壁画,清代康熙皇帝之女荣
宪公主的珍珠团龙袍,金字《甘珠尔经》(“甘珠尔”是藏语,意为佛语部,即释迦牟尼
的训诫。西藏佛教徒,自公元八、九世纪以来,翻译了大量印度佛教经典,但多为零种单
行本。十四世纪后半叶,才由藏传佛教噶举派僧人衮噶多吉将其编订成为一部大藏经,名
为《甘珠尔经》,共收书一千一百零八种。包括显密经律,分为七类,即:《戒律》、
《般若》、《华严》、《宝积》、《经集》、《涅槃》、《密乘》。内容相当于汉译佛经
“经、律、论”三藏中的“经”和“律”,涉及天文、地理、政治、历史、文学、医学、
农学、哲学、建筑、语言的宗教教义,其内容之广泛,可谓百科全书,对中国和世界文化
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等均为稀世珍宝。为了这次展览,赤峰市博物馆又特意从外地调来赤
峰地区出土的部分珍贵文物,以壮门面。
    参观结束后,与会代表驱车返回宾馆。
   下午十四点三十分,我们乘坐赤峰师专通勤车赴赤峰市松山区王家店乡考察。车经过
王家店乡政府,再往东行驶几公里,便到达夏家店自然村。代表们下车向北步行约三百米
左右,一道很宽的灌溉明渠挡住了去路,渠上有一座浮桥,系用两根很粗的钢丝绳上搭几
块稀疏的木板组成,距对岸三米左右的地方无木板,人无法过去。这时,张忠培先生让赤
峰市博物馆刘素侠副研究员介绍夏家店文化遗址的情况。刘女士介绍说,对面翻过山岗子
就是夏家店文化遗址。一九六〇年,由刘观民、徐光冀率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
工作队,在夏家店首次进行考古发掘,历时三个月,经过细心的观察、分析,发现两种性
质的文化遗存,依据地层学原理,把堆积在下层的早期青铜文化命名为“夏家店下层文化”,
上层的晚期青铜文化命名为“夏家店上层文化”(在赤峰地区可称为“东胡文化”,年代
上限当在春秋以前,下限应在以燕秦为代表的战国文化到达这里之前),总称为“赤峰第
二期文化”。这两种类型的遗址在赤峰其他地区也有发现。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存范围:以
赤峰为中心,东至辽宁省西部,南达京津地区,西到河北省张家口以东,北抵西拉沐沦流
域。夏家店上层文化遗存范围:北至查干沐沦和乌尔吉沐沦流域,东南到大凌河上游,东
北达教来河、孟克河,西南到承德地区。刘女士正在介绍时,对面来了一个男孩,扛着一
个梯子,搭在浮桥上。这时,李宇峰副研究员一马当先,踏上浮桥,荡悠悠地走到对岸,
随后日本大手前女子大学教授秋山进午,日本京都产业大学教授池田哲郎,日本佛教大学
文学部史学科助教授门田诚一,日本京都精华大学、同志社大学考古学讲师中村(门田)
润子,日本大阪市文化财协会调查部企画课主任积山洋,日本龙谷大学国际文化学部讲师
徐光辉(中国人,旅居日本,精通朝鲜语、日语),韩国全南大学人类学科教授林永珍
(考古学博士),韩国全北大学讲师宋银淑,中国敦煌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杨富学分别小
心翼翼走过浮桥,其他人望而却步。我一看有人迈过浮桥,便按照先过去的那几个人的
过桥方法,伸开双臂,小心翼翼走过去,尔后与他们一起翻过一座山岗子,到达夏家店
遗址。那里有赤峰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标志,几位日本学者用微型摄像机录下了这里
的场景。最有意思的是秋山进午,头戴旅行帽,脖子上系一块白色毛巾,来回走动,低
头仔细寻觅着残石、碎陶片,一有发现,便俯身捡起来端详半天,觉得有价值的便装进
随身携带的旅行包里,无价值的顺手扔掉。这时李宇峰先生拾起一块石头,半开玩笑地
对我说:“拿着玩去吧!”我只是一笑,不置可否。李先生说:“一九六〇年发掘的,至
今已三十多年了,好东西早让人拿走了。”我们正察看这个遗址周围的地形、地貌,突然
听到对面集合的喇叭声,赶紧返回。路上徐光辉介绍说,门田诚一、中村润子是夫妻,林
永珍、宋银淑是一家子,并不时地用日语、朝鲜语与他们交谈。这时,我发现池田哲郎长
得不像日本人,他并不讲日语,只说英语,以为他是欧洲人。同行的杨富学先生精通梵文
、英文、维吾尔文,经他用英语与池田交谈,证实了池田是日本人,我估计他可能是混血儿。
     按照会议日程安排,我们又乘车奔赴红山后遗址。在车上,杨富学先生得知我是内蒙
古翁牛特旗人,即问我辽永州(遗址在翁牛特旗新苏莫苏木)的情况,并问我老哈河、西拉
沐沦交汇处有无大山,我都一一作了回答。他接着问我辽代木叶山现在何处。我说考古界一
般认为就是翁牛特旗的海金山,此地辽代属永州。他听了以后不以为然,他说木叶山应在祖
州,不在永州,《辽史》记载有误,值得商榷(会后他又给我寄来《北方文物》一九八七年
第一期上发表的赵评春先生撰写的《辽代木叶山考》)。就这样,我们一路交谈,不知不觉
到了红山后遗址。
     车子停在一个村子里,我们下了车,西走,爬上一个山坡。天很热,每个人累得气喘吁
吁,在一处小树林里停下来。我请赤峰摄影家王君才先生帮忙,与孟广耀先生合影留念。孟
先生特地摘下眼镜,其严肃、郑重的样子,又一次印证了他为人与治学的严谨。
    红山文化首次发现于赤峰红山。一九三五年,日本东亚考古学会在滨田耕作等人的组织下,
赤崛英三、岛田彦贞、三上次男、三宅宗悦、水野清一等对赤峰红山后遗址进行了大规模的盗
掘,一九三八年整理出版了《中国赤峰红山后》一书,详细介绍了中国北方古代文化遗存的重
大发现:彩陶与细石器共存的考古学文化,并称为“赤峰第一期文化”(日本人虽然对红山文
化的研究有贡献,但是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在中国北方土地肆意破坏和掠夺中华民族文化宝藏
的事实是不容抹杀的,每一个中国人都不应该忘记)。一九五五年,中国考古学家尹达先生出
版《新石器时代》一书,内有对红山文化的论述和照片,“红山文化”由此正式得名。一九五
六年七月,中国著名考古学家、“北京猿人”的发现者裴文中教授、北京大学历史系吕遵谔先
生,率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门化三年级学生李炎贤、严文明等及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局文物组
汪宇平等一行到达赤峰,对红山后石棺墓地和红山后北大沟进行考古教学实习,复查发掘,出
土了大量文物,红山也随着红山文化的研究而名扬天下(我最早知道红山文化,是在高中读书
时,参阅一九八八年全国高考试题,语文试卷中有一篇阅读问答题,内容涉及红山文化与仰韶
文化的关系。从此,“红山文化”这个词在我脑海里根深蒂固)。
    紧接着,我们又到红山国家森林公园参观。游观音洞,由西向东沿着硬化的山路行走,遇
将军石。从此处向西看红山峰,颇像一员威风凛凛的武将,正如将军石上镌刻的对联所描绘的
那样“金盔银甲忠胆若石传万世,赤山碧野傲骨似铁写千秋”。
大约十八点三十分,我们离开红山,进入市区。
    十九点,红山区政府宴请与会人员,区委书记孙哲致辞,文艺工作者演出节目,以助酒兴。
李俊义写红山文化国际研讨会亲历记之二